因郑国为小国,故其内部的七穆内斗不如晋国激烈,也必须维持君权

史海撷英 2024-03-02 19:08:52

春秋时期郑七穆与鲁之三桓、晋之六卿一样都是卿族执政,这种世卿制是分封制度的必然结果。分封大夫并赐可以世袭的采邑,为世卿制提供了政治、经济基础。加上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卿大夫可以领兵征战,获得军权,又为其“执政”身份提供武力支持。

郑国的七穆就是列国卿族执政的典型代表,不过七穆与晋之六卿不同,郑国是小国,经常处于挨打当中,所以七穆并没有膨胀到压过“郑公室权”的地步,反倒是为对抗“大国”,经常性要依赖“郑公室权”。

七穆的起源

“穆”是郑穆公的谥号,“七穆”就是指后世对以郑穆公的几个儿子为始祖而形成的郑国卿大夫宗族联合体的称呼。

郑穆公的十三个儿子中,灵公、襄公先后为君,公子嘉(子孔)于周定王二十年(前587年)被杀,曾一度灭族,子然和子孔的儿子受公子嘉的株连均出奔国外,子羽在成公十三年被杀,其后裔未任卿者。

剩下的“七人”就是历史上的“七穆”。这七人或者七支以其“氏”为“族名”,形成良氏、游氏、国氏、罕氏、驷氏、印氏、丰氏七支旁系,自郑穆公后轮流霸占郑国大权,故统称为“七穆”。

郑襄公

周定王二年(前605年),在位不足一年的郑灵公因开玩笑惹恼了公子宋(字子公)而被后者所杀。郑人欲立子良,子良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于是公子坚继位,是为郑襄公。

子良并不是不想上位,而是当时公族权势强大,稍有不慎就如郑灵公一样被杀死。

郑襄公继位后,也是明白其中道理,想剪除公族势力,其中重点就是自己的叔伯辈。因子良因拥立有功,所以子良不在郑襄公目标内。子良也是穆氏之一,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就劝阻郑襄公说;“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

因郑灵公之死,与当时执政卿公子归生(字子家,郑文公之子)默认有莫大关系。子良的意思是,穆氏与郑襄公是兄弟,是自己人,而郑襄公的敌人是叔伯辈有权有势的“公子”,郑襄公可以团结穆氏兄弟一起对抗他们。

郑襄公觉得很有道理,就让七穆为大夫,这是七穆掌权的开始。

七穆的兴起

郑襄公初年,公子归生(字子家)仍然居执政卿位,且权倾一时,所以即使是公子归生参入了杀郑灵公事件,郑襄公也不敢拿他怎样,只能等。

七穆示意图

周定王八年(前599年),公子归生去世,郑襄公联合子良一起动手,“郑人讨幽公之乱,祈子家之棺而逐其族。”子良借机铲除了公子归生的势力。自此,郑国的内政外交皆决于子良,这是“七穆”中首次有人登上政治舞台。

郑襄公后期,子游、子国相继出总师旅、外交聘享,同子良一起参政。

周简王四年(前582年),子良去世,临死前安排子罕、子驷、子然等七穆兄弟入朝参政,其中子罕接替子良成为执政卿。

由于郑成公既与楚盟,又与晋盟,晋国为了惩罚郑成公倾向楚国,先扣留楚成公,又派晋军进攻郑国。

国难当头之时,郑国再次掀起争立新君的斗争。周简王五年(前581年),公子班(字子如)乘郑人谋伪立君之机,另立公子糯为君。穆氏兄弟自然明白公子班一旦夺权成功,穆氏兄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地位都将功亏一篑。

于是,穆氏兄弟杀公子糯而立郑成公子为“君”,就是后来的郑僖公。不久“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潞泽,子驷为质。”子罕又是贿赂晋国,又派人与之盟誓,再派出人质到晋国,终于获得晋国原谅,晋军撤回,郑成公被放回。

郑国形势图

而公子班这边不甘失败,于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发动叛乱,史载:“六月丁卯夜,公子班自皆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反军于市。己巳,子驷帅国人盟于大宫,遂从而尽焚之,杀子如、子胧、孙叔、孙知。”

也正因穆族众公子保护成公功勋卓著,才有了郑成公临终托孤,“令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

至此,穆族兄弟奋斗三十四年,终于击败老世族,占领执政卿中最重要的三个卿位,登上郑国政治的中心舞台。

所谓“同奋斗易,共富贵难”,接下来,就是“七穆”之间的内斗。

七穆之间的内斗

讲事件必然要写“事物”背后中的东西,“七穆”能打败旧世族上台,最大的原因是“七穆”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调整政策,而当“七穆”执政后,他们又成了“旧势力”的维护者。

就以郑国“西宫之难”为例。

周灵王二年(前570年),子罕死亡,由子驷当国。子驷的首要政策是“为田洫”——“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

公子騑

洫为边界,属于井田制的内容。子驷“为田洫”目的在于保持公田的地位,是维护井田制的手段。而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就是私有地主,这四家有大片私有土地,子驷此举相当于分他们的田产,自然惹得这些地主强烈不满。

周灵王九年(前563年)冬,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杀了子驷、子国、子耳,劫持郑简公到了北宫。这就是郑国的“西宫之乱”。

子驷之子子西(之后称驷西,方便辨认)招集甲兵平乱,并将反叛的五族灭族。

当然“西宫之难”也有另一重原因,《左传》载;“子孔知之,故不死。”这段反映子孔与子驷、子国、子耳等人的矛盾,按先后顺序上讲,子耳是公孙,子孔是公子,子孔应该排在子驷与子国之后,排在子耳之前,但实际却不是。所以“西宫之难”应该与子孔有某种关系,子孔借助此事件除去政敌的可能性很大。

不管怎么讲,“西宫之难”将穆氏兄弟第一代除尽,只剩下子孔这一人。故周灵王九年(前563年),子孔继任当国。

周灵王十七年(前555年),子孔想借楚援“以去诸大夫”,楚王也允诺帮忙,楚军兵临于郑,门于纯门,史称“纯门之师”。当时“七穆”中势力最大的罕氏子展与驷氏子西拒不合作,加强守备入城坚守,子孔见状也不敢与楚人会师,楚军只得退去。

公孙夏

之后子孔遭到清算,子展、子西率领国内的人们进攻,杀了子孔,瓜分了他的家财采邑,子孔被族灭,族人奔向他国。

“纯门之师”后,郑国高层又换了一遍。由子展(罕氏)、子西(驷氏)、子产(国氏)、伯有(良氏)参政。因伯有是子良的孙子,是继子耳之后望族良氏的代表。子良乃七穆元勋,因为他的奠基,良氏的政治声望和势力一直是领先的。也因为这个原因,伯有的位置虽然靠后,但他的能量极大。

周景王元年(前544年),伯有派子晳(驷氏)去楚国,子晳不肯去,说;“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伯有不听,仍强使之。但驷氏子晳的势力也很强,他要动用武力,“将伐伯有氏”。好在有众大夫调解,子晳方止兵而伯有不使。

矛盾暂时搁置,但并未消除。

周景王二年(前543年),伯有再次故计重施,“又将强使子晳如楚”,这次子晳直接开干,“子哲以驷氏之甲伐而焚之”,驷良两大家族的火并开始了。

郑国中小世族纷纷站队,其余七穆则干脆中立,比如中立的罕氏、子产(国氏),子产因顾及兄弟之情,多次给伯有党徒收尸,而被子晳攻击,好在有罕氏阻止。

春秋形势图

这场“七穆”之间的火并,因子晳支持者甚众,以良氏伯有失败而终,良氏也因此暂时被族灭。

伯有之乱令子晳一朝闻名,也令子晳越来越放恣,他也不再听执政卿的命令。

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子晳与子南(游氏)争妻,结果子南获得美妻。子晳大怒,带兵就想灭了子南,抢其妻,但游氏也是”七穆“之一,势力虽不及驷氏,也不是好惹的。

“子晳怒,既而真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执戈逐之,子晳伤而归。”

次年,子晳将目标扩大,瞄准的是游氏的卿位,“公孙黑欲去游氏而代其位”。这次游氏不能忍,加子晳平日里相当猖狂,得罪了不少人。趁此机会“驷氏与诸大夫欲杀之”,使吏历数其罪,逼其自缢而死。

公孙侨

至此,七穆之间的经历过西宫之难、纯门之师、伯有之乱、子晳之乱,不稳定的因素基本上被排斥出去,剩下的如子西、子产等人迫于外部大国压力,只得通力合作,稳定住郑国后面的政治局势,其中尤其以子产的功劳最大。

同时,因郑国只是小国,且处于四强之间,为了郑国的生存,七穆不可能与晋国六卿一样拥有能发展成小国的实力。也因郑国弱小,七穆只能限度的内部斗争,且必须保持君权的稳固。

0 阅读:2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