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里扒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垂垂老矣回来

红色的史纪 2024-06-30 19:03:10

文| 赤晚

编辑| 赤晚

1988年,齐淑芳在美国纽约正式成立“京剧团”,消息经由美报传回国内,无疑坐实了她“叛国”的罪名。

明明前途大好,如何就选择了移民?

不止围观群众,就连其亲友故朋都有些不解,这样明目张胆的吃里扒外,是不是真的打算永不回国?

自己走了还不算,带领30名京剧演员留美演出,美国人声声入耳,我国人阵阵刺痛。

如今垂垂老矣回来,遭受的指点比之以往更甚。

后起之秀

说起齐淑芳,作为几代人心中的“小常宝”,风头可算是被她出了个遍,怎奈其天赋奇好,家学渊源颇深。

1944年,齐淑芳出生于河北晋州京剧世家,祖上曾有进宫展示的御用艺人,代代相传,他的兄长亦是。

嫂嫂张美娟更是中国第一代京剧武旦,出演剧目场场爆满,在这样的熏陶下,她不免耳濡目染。

小孩子最喜欢模仿,看着家中亲人早起“练功”,不由得从旁学习,一来二去,倒是有几分模样。

张美娟看出了齐淑芳的天赋,决定对其有意识的教导,别看她小小年纪,也有一股学艺的韧劲。

精心传授之下,齐淑芳的表现越来越出彩,身边一众长辈为她营造学习氛围,登台亮相毫不怯场。

“后起之秀,后起之秀……”

1960年,齐淑芳上台在北京吉祥剧院的演出引起强烈轰动,演出过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忍不住的出声感叹。

亲自上台与其握手,激动的心情旁人都能够清晰的感知,万众瞩目下,周总理对她的掌声不停。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赞誉,没有人怀疑齐淑芳的前途,那定然是一路鲜花齐放,令人望其项背。

天赋、资源、机会缺一不可,要知道此时的她已经进了上海戏曲学院京剧班学习。

师从松雪芳,齐淑芳开始接受更为系统的京剧知识,只有基本功练得扎实,才有可能成为一棵“常青树”。

所有人都对齐淑芳抱有极大的期许,她在1958年就曾为毛主席演出《三战张月娥》,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齐淑芳知道自己的使命,练习愈发得卖力,随后便成为了上海青年京剧团和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中心人物”。

在外界争相力捧的情形下,她被众多人看着哪敢犯错,身上的担子愈发的重,表现得极为出色。

曾经一段时间甚至名声超过了一众老艺术家,其中不乏有观众抬爱的成分,但齐淑芳接住了这份奖励。

有了不断登台的机会,她便格外注意自己的公开演出,对于京剧是真心喜爱,她随团远赴国外演出。

年纪小自然令人关注,娴熟的台风又接连令人惊叹,齐淑芳在此期间,声名鹊起。

可谁能想到,肥水就这样流向了外人田!

留美创团

外面的世界自然是吸引人的,齐淑芳随团出国,一路风光无限,受到的都是国外顶级待遇,难免意动。

1963年,她在巴黎大剧院首场演出,《火凤凰》、《闹天宫》、《盗仙草》……各个都是我国官方敲定的剧目。

经典就是经典,京剧表演者一开嗓就是掌声雷动,齐淑芳作为剧团的“中流砥柱”着实开了个好头。

别说是座票,站票都是一售而空,随后西欧各国演出场场爆满,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

回国后继续精进功力,根据自身条件改编经典剧目,一经演出获得开门红,随后被成功选中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小常宝”一角。

说实话,戏份不多但齐淑芳严阵以待,将这一角色描绘的有声有色,就此名声传进千家万户。

随后的成长道路,都在京剧的包围中不断进取,根红苗正谁不给她几分薄面,可以说起点甚高。

成家立业,齐淑芳将京剧视作毕生之修炼技艺,荣誉头衔不断加身,这不免就给了她一种舍我其谁的认知。

“技压群雄的艺术家”、“日本人民最喜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大家将齐淑芳捧得未免过高了些。

国内一些与齐淑芳相熟的老艺术家不由得心生担忧,少年锐气势不可挡,但总要知道天高地厚。

正因为她行进的脚步太快,天赋异禀更需自知,师从诸位大家,博采众长颇有不管不顾的架势。

随后出国演出,齐淑芳愈发的得心应手,鲜花和掌声最易迷人眼,看着外国观众痴迷于京剧的模样,她有了想要留下发展的念头。

1988年,齐淑芳正式定居美国纽约,出国表演的京剧团队被她劝下,一行30名演员全部留美。

创立“齐淑芳京剧团”,这些演出工作人员不外乎就是核心力量,大家跟着她四处表演,美曰其名是宣传京剧。

可是,这样的言语是多么空白无力,消息传回国内,她的丈夫难以置信,其亲友心中更是失望。

对于国内的京剧观众来说,齐淑芳留美的现实举动不外乎就是“叛变”,她的心思被众人猜来猜去。

即便是再喜欢看她的演出又如何,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很是高涨,对于齐淑芳再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京剧是我国国粹,宣传和继承也是自己家中的事,和美国能有什么具体的牵扯。

这不外乎就是齐淑芳找出来堵住悠悠众口的说辞,她在国内的“粉丝”数急剧下降,颇有一去不回头的意味。

齐淑芳在国外带团演出,自然是无法回国,从而给出了自己丈夫两个选择,一时出国碰头,二是离婚收场。

她的丈夫是国内有名的作曲家,得益于祖国培养铭感五内,让他远离故土是绝无可能的。

就此离婚,齐淑芳把事情做得很是果决,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在美国表演,赖于先前的声势,依旧有很多人买账。

可是久而久之,外国人到底是不如我们自己对京剧爱得深沉,大都只是图个一时新鲜。

慕名而来,齐淑芳为了经营剧团自然需要源源不断的进项,当最初的惊艳感成为日常可见,结果可想而知。

晚年归国

异国他乡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混的,过去了最初的京剧热,齐淑芳的剧团也就没有了表演机会。

官方演出叫停,自然就没有资金来源维持日常生活,一干人等不免有了后悔的心思。

演员当初能够留下来,不外乎都觉得跟着齐淑芳有钱赚,还能够宣传京剧,从而并没有深入的考虑。

国外环境总归没有适合京剧生长的土壤。

如今吃饭都成了问题,远离大舞台走进狭小的表演区,不止一个人替京剧本身觉得委屈。

这样的日子显然也出乎了齐淑芳的意料,她国外多番奔走,寻找演出机会,一有时间就学习英文。

交流是个很大的问题,她不甘心被人指指点点,拿出幼时学艺的韧劲攻克字母排序。

消息传到国内,还有不死心的人对她进行劝诫,但此时的齐淑芳听不得任何的好言相劝。

她依旧坚持留在美国发展,抛去了多个前辈对她的殷殷教导,被指责“没良心”不改其意。

后得益于京剧本身的光环,有华裔对齐淑芳的剧团进行了资助,有了金钱的支持,整个剧团重新焕发生机。

宣传、包装统统到位,齐淑芳带领剧团开始重新登上久违的舞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观众再次蜂拥而至。

剧团收入开始回升,齐淑芳总算是给各位演员交出了一个完美答卷,此后声名大噪,美国官方为其代言。

颁发给齐淑芳的荣誉不被国内人士所承认,这不乏是美国的“离间计”,定期安排其剧团到大型剧场表演。

此外,齐淑芳带领大家深入美国各州的中、小学进行演出,确实也一定意义上推广了京剧的发展。

这从座下越来越多的观众就可以看出,但终究没有再得到国人更多的关注,失望的气氛持续弥漫。

齐淑芳在国外越来越自在,就在众人觉得她此生都不会再回来时,她带着剧团高调回国。

其中许多演员都是外国人,虽说京剧得到了一定传播,但在国内观众看来,不免认为不伦不类。

随着年龄的增长,齐淑芳很少亲自登台,记忆中活灵活现的“小常宝”终究成了不可复制的回忆。

一番表演过后,在媒体记者的报道下,齐淑芳不免又再次站在了舆论的中心,年老思故国,她也终究没有逃过。

口诛笔伐再次袭来,齐淑芳想对前夫道歉,可当初的伤害已经造成,如今漂亮话说的再多也是无用。

时间总归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齐淑芳老了,属于她的时代正在逐渐缩短,强留明显不现实。

可是,即便是过去再多年,她当初带领一众演员留美的历史总是抹不去的,每个人看法不同,越是讨论越是深刻。

参考资料:豆瓣网《齐淑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京剧名角齐淑芳携洋演员献艺京剧节》

0 阅读:24

红色的史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