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的张居正,到底有多牛?严嵩倒台之前他在做什么?

北国历史爱好者 2024-03-18 19:14:48

严嵩倒台前,张居正在干嘛呢?他在隐忍学习,但是他不是一开始就像徐阶一样,懂得“内报不群,外欲浑迹”。张居正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而严嵩当首辅这段时间,就是张居正成长的过程。

在这段时间,总共发生了三件事,都对张居正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件事,是庚戌之变;第二件是杨继盛的死谏;第三件事,是他称病回家的经历。

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张居正以二甲的名次进入官场,成为庶吉士。明朝官场上有一条潜规则: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张居正成为庶吉士,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内阁的准入门票。嘉靖二十六的年的科场,可谓人才济济,不仅有张居正这个救世良相,还有内阁拳王殷士谵、硬骨头杨继盛……

张居正进入官场的时机很有意思,当时严嵩还不是首辅,自然也不能像后来那么专权毒辣。当时的首辅,是夏言。

夏言比较有个性,不结党、也不阿谀奉承谁。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嘉靖对夏言特别放心。

但是耿直的夏言最终没算计过严嵩。夏言先是因为拒绝戴香叶冠而失宠,后来又被罢黜回家。

首辅被撵回家,按理说这惩罚就到头了。但是在严嵩的算计下,夏言再次被召了回来。据说夏言一听说皇上要自己回京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自己活不长了。果然,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当众处死。

这位权倾一时的首辅,就这样身首异处,开了一个“首辅离职后被清算”的先例。

夏言倒台后,严嵩成了首辅。严嵩做首辅,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逢迎圣意,一个是排除异己。

说到逢迎圣意,严嵩算是做到了极致,不仅戴香叶冠、写青词,一把年纪还给嘉靖当小白鼠试吃丹药。

但是说到本职工作,严嵩就不太称职了。他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关注嘉靖皇帝的喜乐,心思根本不在首辅的职责。大家最开始反对严嵩,主要也是因为他不称职,而废贪污。

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就是严嵩不称职的一个重要体现。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部入侵,当时的明朝缺乏准备,怯战情绪严重。大同总兵仇鸾居然贿赂俺答,请俺答汗不要攻击大同,去打别的地方。

于是,俺答汗进攻北京。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严嵩,应该怎么办,是战还是守?严嵩告诉丁汝燮:“俺答部落不过是掠抢饭吃的贼寇,抢够了自然就走了。咱们就在京城附近,不像在边塞打仗,输了还能掩饰。”

敌人的兵马都打到京城了,内阁首辅居然说出“他们抢够了就走了”这样的话。

这个丁汝夔自以为听懂了严嵩的意思,真就一箭不放,任由俺答部抢完了,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庚戌之变结束之后,嘉靖又来神了,要追击兵部毫不抵抗的责任。严嵩自然不会承认是自己的主意,就把丁汝夔推出来背锅了。

丁汝燮临死前悔恨不已,直呼严嵩坑他。

这件事给张居正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认识到了严嵩的真面目,同时对徐阶生出了深深的信任和崇敬。

当初争论如何处理俺答部的入侵时,严嵩在御前讨论时又说了他的那套话“俺答部的人抢够了走了。”而徐阶却一反常态,坚定的反驳严嵩:“这些亡命之徒已经兵临城下,怎么能说抢完了就走了呢?”

徐阶还找到了拖延时间等援兵的方法。俺答部不是说想要向明朝进贡吗?进贡是大事,你们怎么用我们的文字写?应该用你们自己的文字写,才符合礼仪啊!你们把文书重写一遍吧,朝贡是大事,得按规矩来。

估计俺答汗听到回复都想骂街:这群人咋这么迂腐呢?我用你们汉文写,你们不是正好看着方便吗?

但是抱怨归抱怨,俺答部还是重新送了文书。就这样,通过“程序正义”,徐阶硬是拖出了等援兵的时间。俺答部只得撤去,最后只有大同暂时开放了一段时间马市。

这次庚戌之变,除了拉进了张居正和徐阶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引发了张居正另一个思考;边防,到底该怎么处理?

不过,张居正虽然一直亲近徐阶,但也没和严嵩撕破脸。需要的时候也会给严嵩写诗写文章,应酬一下。毕竟严阁老排除异己的本事,不容小觑。

这“异己”之中,自然有受过夏言恩惠的徐阶。因为徐阶受过夏言的恩惠,所以严嵩非常忌惮徐阶,一时间,大家都离徐阶远远的。生怕严阁老雷霆一怒,波及自己。唯有张居正,还和徐阶正常相处。

和光同尘不只是张居正一个人的生存策略,和张居正同年中举的状元李春芳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张居正是暂时隐忍,而李春芳是本色出演,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老实人,靠着一手好青词得到了嘉靖的赏识,早早进了内阁。

有和光同尘的,就要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杨继盛,就是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在嘉靖二十六年这些进士里,杨继盛的出身可能是最贫寒的。他小时候,他爹让他放牛。他路过私塾,看到人家读书,很羡慕,就和哥哥说想学习。

他哥哥就敷衍他:“你还小呢,学什么习?”他回答:“我这么小可以放牛,怎么就不能学习呢?”他哥哥很惊奇,就把这话转达给他爹。他爹才允许他读书,但是还是要放牛。

庚戌之变的时候,大同总兵仇鸾建议开马市,杨继盛提出反对,一度被贬黜。后来马市果然出了问题,嘉靖想起杨继盛曾经反对,开始对杨继盛有了好感。

恰好,严嵩也讨厌仇鸾。看到杨继盛弹劾过仇鸾,严嵩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有心提拔杨继盛。在皇帝和首辅的双重眷顾下,杨继盛一下子迎来了事业起飞期

不过,严嵩没想到的是:在杨继盛看来,严嵩比仇鸾更可恶。杨继盛虽然受到了严嵩的提拔,但是并不会因此亲近他,成为他的同党。相反,杨继盛很快就无法忍受严嵩的嘴脸,豁出性命弹劾了严嵩。

杨继盛为了让嘉靖皇帝相信他弹劾的内容,还在奏折里写了一句“您可以像二王求证真假。”

二王,是之嘉靖的两个儿子裕王和景王。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奏折里说的都是真的。

但是嘉靖的父子关系比较特殊,他连着夭折了两个儿子,不得不听取了道士“二龙不相见”的劝告,把儿子养在宫外,全交给大臣教导。裕王和景王几乎没什么机会见到嘉靖,父子之间自然也就没什么感情。

所以,看到杨继盛在奏折里说,可以去问问二王。嘉靖的疑心病一下子就犯了:你让我去问二王,是什么意思?

杨继盛的意思很单纯:你不信我们这些大臣,就去问问自己的儿子呀。何况现在严嵩势力大,也只有嘉靖的儿子,才敢说严嵩的过错吧?

杨继盛被投入昭狱,廷杖一百。行刑之前,他的朋友给他送了一副蛇胆,说吃了蛇胆能保命。另一个朋友给他送了酒,告诉他可以用酒来服用蛇胆。但是对于这些“保命措施”,杨继盛都一笑置之;“椒山自有胆,何用蛇为?”

弹劾严嵩,他已经做好了死亡的觉悟。

大概是从小贫寒,杨继盛的身体素质还不错。没用蛇胆,家属送的药物也被狱卒拦截了。半夜伤势发作,他硬是打碎了碗,用瓷片给自己动了个没麻药的外科手术,生生割掉了伤口处的腐肉。

由于生命力顽强,再加上管理锦衣卫的陆炳是个比较有良心的人。所以杨继盛在条件恶劣的昭狱居然养好了伤,恢复了健康。

严嵩虽然没被杨继盛弹劾掉,但还是非常恨杨继盛,像继续追究这个案子,要是能把徐阶拉下来就更好了。他杨继盛不是说“可以问问二王”吗?那就顺着这条线查啊,谁要是和皇子扯上关系,那

徐阶一面对陆炳说:“咱们皇上可只有两个儿子,这个案子决不能牵扯太多。”一面劝告严嵩:“皇上只有两个儿子,还能为了您而伤害到自己的儿子们?见好就收吧。”

听了徐阶的话,严嵩一激灵,感觉罢手,不敢在继续追究。

徐阶的话保住了自己,保住了两个皇子不受牵连。但是对于杨继盛,徐阶就无能为力了。

杨继盛进谏的那一年,张居正第一次做会试的同考官。过去官场上讲究师生关系:科考时监考的官员,就是那个考场考生的“座师”。座师和学生互相帮助,是官场上非常重要的一种人脉。

所以,在科考中监考或批卷,都会收获一大堆学生。这些人以后在官场上会依靠座师,也会给座师行方便。可以说,张居正此时的前程还是很光明的。

但是在第二年,张居正却称病,辞官回乡了。

临走之前,张居正还给徐老师留了一封信,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徐老师,你咋不敢和老严头干一仗呢!”

张居正回家了。但是回家之后,张居正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因为他的家乡不是世外桃源。在他的家乡,土地兼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豪强欺压小民,这些现象只会比京城更多。

不说远的,他们家乡的宁王,就是一个大祸害。

这个宁王从小就不爱学习,偏偏宁王的妈妈喜欢那“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宁王。他常常在宁王面前夸张居正,说张居正如何如何厉害,虽然你是亲王,但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比不上张居正。

在母亲的教育中,宁王没有奋起直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决定我不能超越你,但我可以让你难受啊。所以张居正考上举人的那一年,宁王把张居正的爷爷找去喝酒。

张居正毕竟有了功名在身,弄死了多少有点麻烦。可是张居正的爷爷的王府的侍卫,毕竟好下手。张居正的爷爷喝完酒回去,很快就死了。这一年,张居正16岁。

对于爷爷的死,张居正肯定不会轻易放下。但是,当年的他只是一个举人,怎么能和秦王抗衡,只能隐忍作罢。而现在,他一个辞职回家的翰林,依然奈何不了宁王这个败类,甚至也奈何不了像宁王一样为非作歹的士绅豪强。

看到张居正回来,宁王很兴奋。兴奋的原因倒不是想到了什么坏招整张居正,而是高兴来了一个能喝酒作诗的人。

宁王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却没有什么自由。明朝对这些王爷的要求很严格,没事不能出封地。所以宁王虽然能享受富贵尊荣,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违法乱纪,但是他出不了湖北。

宁王迫切的需要这样一个从京城回来的年轻文人,来参加他的酒宴,在他的宴会上作诗,讲讲外面的世界。

宁王似乎真的忘了,自己当年一时嫉妒,害死了张居正的爷爷。或许在他眼里,一个王府的侍卫,一个举人进士,都不过是蝼蚁,踩死了就踩死了。

宁王可能不知道,蝼蚁虽小,也是某些人的全世界。

面对宁王的频频邀请,张居正没有拒绝。他不仅去参加宁王的酒宴,还顺从的留下诗文,满足宁王的文化娱乐需求。

不过,每次酒宴过后,离开宁王府,路过田地,路过街边贫苦的人群时,张居正都难免想起杜甫的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凭什么呢?凭什么有些人可以为非作歹,却不用受到处罚;凭什么有的人整日无所事事,还你安享富贵;凭什么田地里的人终日辛劳,却不能保证一家温饱?

这些疑问沉淀在张居正的心里,催促着他再次回到朝堂,寻找解谜的钥匙。也成了他后来不惜被仇恨非议,也要推行变法的原因。

0 阅读:0

北国历史爱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