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密:痛经别慌,这几个“痛经克星”赶紧码住!

力菡的笔记本 2024-07-03 00:45:25



什么是痛经?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专家介绍,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的现象,甚至痛及腰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

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中医认为,这种痛经多是由寒湿凝滞、气滞血瘀、经行不畅,“不通刚痛”导致的。

现代女性酷爱食用寒凉性食物及冰冻食品,热衷于性感的吊带、露脐、低腰、露背装,与痛经的多发有很大关系。除了痛经、经血紫黯、有时伴有血块之外,病人常伴有怕冷、无力、倦怠、食少、大便稀等症状。

继发性痛经由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对于继发性痛经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治疗原则以调理胞宫、冲任气血为主,临床根据不同个体因素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在治疗上,或补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具体治法分为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缓解、控制疼痛;平素辩证求因以治本。标本缓急,主次有序,分阶段治疗。

研究表明,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在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均有着独特优势。

● 中药口服

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出发,结合个体体质特点和生理规律进行调治,以止痛为核心,同时调理人体冲任、气血。具体分型论治如下:

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湿热蕴结证---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

气血虚弱证---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肝肾亏损证---益肾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组方,之后将药液滴入直肠,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直肠给药减轻了对于肝脏的破坏,也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 穴位贴敷

通过使用中药刺激特定穴位达到治病效果。

● 针灸

经络循行全身,气血并行。现代医学证明每一个穴位都有相应的神经阶段和支配器官。针灸具有良好的温经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

● 雷火灸

雷火灸属于灸法的一种,是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基础上发展而来。雷火灸是采用多种名贵中药制成的艾条,其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可以起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淤、消炎镇痛等作用,透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 艾箱灸

艾箱灸是将艾段放置于艾箱中,再置于患者穴位处进行艾箱的方法,借灸火的温和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感传,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温补阳气,消淤散结,补中益气,强壮保健等作用。

● 中药热奄包治疗

是将中药研碎成粉后加入固形剂,调和成药膏,将其加热敷于患处达到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具有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我科采用消炎散加红外线灯治疗。

● 穴位按摩

1)按摩子宫穴

位置:它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往下四寸正中,旁开三寸,左右各一个点就是子宫穴。

按摩方法:采取点揉法刺激子宫穴。

功效:按摩子宫穴,可以活血化瘀,对于缓解痛经症状效果明显。

2)按摩三阴交穴

位置:三阴交穴在小腿的内侧,从足内踝尖往上三寸,在胫骨内侧边缘的后方就是三阴交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的指腹揉捻右腿上的三阴交穴一分钟,感觉到酸胀后,再换右手,用拇指指腹揉捻左腿上的三阴交穴一分钟。

功效:按揉三阴交穴可以引火下行,对于所有妇科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都有缓解。

3)按摩血海穴

位置:坐在椅子上把腿绷直,会发现膝盖内侧有一个凹陷的部位,在这个凹陷部位的上方有一块肌肉隆起,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尤其是要注意多刺激左腿上的血海穴。

功效:坚持按摩血海穴,对于月经期的痛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如果在按摩的同时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一些。

4)按摩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在脚大拇指和第二个脚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的揉捻太冲穴,按摩有酸胀感后,换脚按摩。

功效:按摩太冲穴,有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但可以缓解痛经,还能治疗其他的妇科疾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妇科 闫美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

0 阅读:0

力菡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