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被日寇一刀刀地割开,身体被撕成两段,“阿庆嫂”慷慨赴义

肥脸哥侃事 2024-08-29 01:23:54

对于红色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剧中阿庆嫂这一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只不过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沙家浜》的故事并非仅是艺术创作,而阿庆嫂这一角色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其原型就是革命烈士——朱凡。

朱凡,1919年出生于今天的浙江宁波,原名陆慧卿。从留存下来的朱凡与三个弟弟的儿时合影中可以看出,年幼的朱凡虽然羞怯,但是目光中却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坚毅。

刚出生不久后的朱凡,便跟随父亲陆成林来到了上海,当时陆成林在上海经营一家工厂,因此朱凡儿童时期的生活还算富足与舒适。

然而,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父亲的工厂在日本侵略者炮火中被炸毁,导致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急转直下,正在读中学的朱凡也深受影响。

尤其是在“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相继发生后,朱凡感受到了国家之危难,于是为了给前线的抗日将士提供支援,朱凡带头在学校发起了募捐活动,还动员家人把早餐钱节约出来。

朱凡的弟弟后来回忆,当时自己还在读小学,姐姐朱凡就时常拿出全国地图,给他们讲述疆土受到侵略的现状,并且用一张桑叶作比喻,告诫三个弟弟,如果不抗日救国,我们就会成为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亡国奴。

到了高中时期,朱凡开始阅读《新生》《永生》等进步书刊,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朱凡开始形成革命救国的自主意识。

朱凡的弟弟回忆,在1936年底,正在读高中的姐姐有一天浑身湿透跑回家中,大家都感到十分惊讶,事后才知道,当天朱凡加入了抗日救国的示威游行,过程中被国民党军警用水枪阻拦。

2018年,全国各地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的人数达220万,其中45万是青少年——革命的伟大精神薪火相传,永不变质,红色的旗帜迎风高悬,永不褪色,伟大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传承!

更重要的是,这种热爱国家,不畏强暴,不惧艰险的精神气质,似乎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烙印”,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挥不掉。

当年,一名青年在离开祖国,远赴重洋求学深造之前,他的老父亲送了他一段临别赠言:“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

往后数十年间,这段殷切话语,时时刻刻都激励着这位青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曾经的青涩少年已经成长期为了全世界顶级的大学者,在美国顶尖大学任教,功成名就,生活优渥。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当年的叮咛,新中国成立后,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国当代导弹之父钱学森先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动情地说道:“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拳拳爱国之心,跃然其间。

在回复陈赓大将“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询问时,在美国憋了一肚子气的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得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豪情壮志,气吞山河。

而支撑钱学森同志等这一批爱国志士排除万难,不惧艰险,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动力,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以及战天斗地的革命情怀。

新中国如今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那一批舍小家为大家,忠肝义胆,铁血忠魂的“无双国士”的辛勤奉献。在这些人的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抗压能力,能曲能伸,能涨能落,能苦能甜。如此民族,在任何考验面前,焉有不胜之理?

四、结束语

再次回归本文主题,当年的沙家浜队伍,有36个伤员10人死于败血症,1人被冲走,最后25人竟然发展成了一个旅。要知道,那些士兵绝非“天生神力”,更没有“神功护体”。他们也都是肉体凡胎,他们也知道人间冷暖。

这种难以想象的人间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锻造出了他们深入骨髓的“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我党的优良传统,又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注入了“迎难而上,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在如此精神内核的指导和支持下,他们战天斗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创造了人间奇迹。

0 阅读:60

肥脸哥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