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草原减负

守望自然 2024-07-18 01:58:48

6月的草原,满目葱绿,欣欣向荣,脚下的草一天比一天高,牧民们也更加忙碌起来,他们要在这个月向夏牧场转移。

甘南高原上,牧民多瑞一家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把生活器具收拾打包好,在6月23日赶着羊群,离开了山坳之中的冬牧场,翻越山坡5个多小时后,回到高山上的夏季牧场。

8天前,远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的牧民那仁达来一家也完成了转场。他们凌晨4点出发,赶着400多头牛和40多匹马,一路风尘仆仆、风餐露宿,3天后终于赶到了100公里外的夏营地。

在新疆阿勒泰,趁着6月的黄金时间,共有2万户牧民和40余万头(只)牲畜,陆续从沙尔布拉克草原,转场至水草丰沛的阿尔泰山区夏牧场。

踏着四季的节奏,转移草场放牧,是牧区千百年来延续的传统,是游牧生活最直观的体现,也能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尽管这种流动式的放牧能够获取更多牧草,但“靠天放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饲草缺乏的问题,牲畜养殖陷入“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能够吃饱,秋季天气凉爽,饲草仍然充足,牛羊膘肥体壮,而到了冬季,饲草缺乏,牛羊吃不饱,越来越瘦弱,春季草原返青慢,一场大雪可能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很多牛羊冻饿而死。

另外,冬牧场上,牧草枯萎,缺乏营养,牲畜在吃不饱的情况下,甚至开始啃食草根,影响来年春天牧草的生长。在载畜量过高的情况下,更是让草原不堪重负,可能加剧草场退化。

要减轻草原的负担,并走出“秋肥春死”的困境,天然放牧之外的科学补饲成为必然选择。

如今在冬季,多瑞和丈夫刀尔吉不再起早贪黑去放羊,而是上午11点把牛羊赶到草场,下午5点前再把牛羊赶回去,一天只放牧6个小时。牛羊不再只依靠放牧采食,晚上回圈后还有“加餐”的饲草料。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他们采取了半舍饲的生产方式,减轻了草原负担,也让牲畜吃得饱、长得壮,得以安全越冬度春。

多瑞家所在的甘肃省夏河县,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划区轮牧、夏秋放牧、冬春补饲规模达到100%,冬春季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达到85%以上,全年舍饲半舍饲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靠近农区的试点县则利用“农牧互补”优势,挖掘周边饲草料资源,给草原减负。祁连山北麓的甘肃省肃南县,探索出“异地借牧”模式,给祁连山草原“放年假”近5个月。

每年入冬前,肃南县近20万头(只)牛羊“下山入川”,前往绿洲农区借牧,农作物采收后留下的秸秆,成为牛羊过冬的食物。

通过“异地借牧”,牛羊在温暖的低海拔地区过冬,还有充足的食物,掉膘期缩短甚至消除,母畜产仔量、产奶量明显提高,仔畜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农田里的秸秆得到处理,租地农户也增加了收入。

“异地借牧”让肃南县天然草原上承载的家畜数量减少8.3万个羊单位,草原生态实现了好转。

节选自“草原畜牧业:渐别“靠天养畜”“,原载《农民日报》。

0 阅读:0

守望自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