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居“开国六王”之首,幼子究竟犯何罪,竟被建文帝直接斩杀?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4-02 10:54:09

1368年朱元璋在群臣多次请奏下终于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当然了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取代元朝,建立明朝,跟身边一群骁勇善战的大将有分不开的关系。为此朱元璋登基后,于洪武三年大封开国功臣。

并且在一些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去世后,将其追封为王。

01 开国六王

而明朝初期被追封为异姓王的仅有六人,被称为“开国六王”,这六王分别是:

开平王常遇春:常遇春有“常十万”之称,是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虽谋虑不及徐达,但若论勇猛无人能敌常遇春。在1355年投奔太祖以后,便经常任先锋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在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被灭后,跟随徐达一起北伐北元,只可惜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年仅40岁而已。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是太祖亲选的儿媳,在洪武四年嫁给朱标,被封为太子妃。

岐阳王李文忠: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投奔太祖后便被太祖收为养子,从18岁开始上战场杀敌立功;年仅19岁便开始统领亲军,因为作战勇猛、善于出谋划策而成为给众军之首。在朱元璋称帝前便已经凭借战功做到了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政事的位置上,太祖登基于洪武二年跟随常遇春一起北征北元,并且在常遇春去世后接替常遇春率领部队回京。洪武三年同魏国公徐达一起北伐,立下大功,被封为曹国公。洪武十六年病逝,得以配享太庙,并被追封为岐阳王。

黔宁王沐英: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而且还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养子,更是朱元璋最信任重用的一个养子。年仅12岁便跟随养父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战,侍奉在养父身边;18岁被授予帐前都尉,多次立下战功;太祖登基时虽然只被封为镇国将军,但是却被授予大都督府佥事一职,掌管整个大明王朝的兵权,在职九年太祖对其非常满意。从洪武九年开始,沐英便跟随大军一起在外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从洪武十四年开始镇守云南,自此以后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洪武二十五年,因太子朱标突然病逝,沐英经受不住打击,不久也病逝了;太祖感到很是惋惜,将其追封为黔宁王,安葬在南京。

东瓯王汤和:汤和是太祖的发小,太祖便是因为汤和在红巾军的缘故而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从这时开始汤和便跟随朱元璋身边一起南征北战,很是骁勇,总是冲锋在前。1355年跟随太祖一起渡过长江,先后攻克集庆、镇江等地,凭战功获封为统军元帅;1357年镇守常州,多次打败张士诚的进攻;1367年升任左御史大夫,打败方国珍;洪武元年活捉陈友定,并且跟随大将徐达一起西征;洪武三年被封为中山侯;之后跟随徐达一起北伐,凭战功获封为信国公,洪武二十八年在凤阳老家病逝。

宁河王邓愈:邓愈天生魁梧,非常勇武,年仅16岁便开始抗击元朝。1355年率领所部上万人归附朱元璋,之后跟随太祖一起渡过长江,攻克太平、集庆、镇江等地,多次立下战功;更重要的是邓愈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为人缜密,是智勇双全之人,凭战功被封为卫国公;只可惜洪武十年病逝在了出征的路上,太祖将其追封为宁河王。

不管是常遇春、沐英、邓愈、汤和还是李文忠,都是太祖身边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十分器重的大将,他们能被追封为异姓王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除了这五位异姓王之外,还有一位异姓王,位居“开国六王”之首,此人便是魏国公徐达。

徐达是太祖的老乡,从太祖创业之初便跟随在太祖身边,不仅有常遇春的骁勇善战,而且还有邓愈的谋略与治军严谨。正因为如此,成为太祖身边最倚重的大将。

哪怕是太祖的外甥李文忠,在徐达面前都要礼让三分,十分敬重。

如此便可以看得出徐达的威望究竟多高,太祖自然很清楚徐达的功劳,在徐达慢慢年老之时,器重其长子徐辉祖,想要将其培养成太子朱标身边的辅佐之才;还将其幼子徐增寿选为勋卫带刀侍从,跟随自己近身随侍。至于徐达的四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做了太祖的儿媳。

可以说徐氏家族,在明朝初期是最强异姓家族。

哪怕是建文帝登基后,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仍旧是位极人臣,是建文帝十分器重的重臣。

然而建文帝却亲手斩杀了徐达幼子徐增寿,这究竟是为何呢?

02 功勋之后

徐增寿是徐达继妻所生的幼子,长相清秀,眉宇之间透露着秀朗。在年少的时候,曾跟随父亲徐达一起入宫,拜见太祖皇帝。太祖见其机警,便赐名“增寿”,也就说徐增寿这个名字还是太祖给取得。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虽然位极人臣,战功赫赫,但他很清楚“月圆则亏”的道理;所以哪怕是太祖皇帝再器重自己,给多大的荣宠,徐达从不恃宠生娇,反而是更加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徐达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亦是非常严格,哪怕是女儿也要读书识字。

而作为儿子,除了要熟读经史外,还要练习骑射功夫。

徐增寿本就勇敢,再加上善于骑射,早早便被太祖皇帝选为带刀侍从跟随自己身边伺候。而作为徐达的儿子,受父亲以及家风的影响,徐增寿为人处事十分谨慎小心,诚实不说谎,很少做错事。

洪武十八年其父徐达病逝,三年后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爵位。徐增寿作为徐达幼子,但是有长兄在,自然便不能承袭魏国公爵位。不过作为徐达的儿子,太祖还是给了他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将傅友德任命为大将军出征漠北,听从燕王朱棣的节制。此次北伐徐增寿也奉命跟随一起,外出历练,这其实是太祖故意给徐增寿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此才好为徐增寿加官进爵。这是徐增寿第一次与姐夫朱棣一起“并肩作战”。此战元军大败,并且归降了燕王。燕王立下如此大功,朱元璋非常高兴。而徐增寿在此战中,也立下了功劳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徐增寿以勋卫(功臣之后)的身份跟随兄长徐辉祖一起前往陕西练兵。

洪武二十六年,太祖看在徐达的功劳下,将徐增寿授予都督府都督佥事一职。

从洪武十三年开始,太祖便废掉了原先设置的大都督府,将其改为五军都督府,包括: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都督府设置左右都督,为正一品;都督之下便是都督同知,为从一品;而都督同知之下,便是都督佥事,为正二品。

可以说,此时的徐增寿已经位居正二品的官职上。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徐增寿与兄长徐辉祖相比确实逊色不少,毕竟在洪武十七年的时候徐辉祖便已经位居正一品的都督,掌管左军都督府,而且还是第二代魏国公。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兄弟二人能够如此,便可看得出太祖对徐家的重视。

洪武二十九年,徐增寿被擢升为正一品的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掌管整个大明王朝五分之一的兵权,名副其实的位极人臣。

在整个洪武朝,徐增寿作为功勋之后仕途还是非常顺遂的。当然这跟其父徐达有分不开的关系,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徐增寿在父亲徐达的严格教育下,不仅能上马骑射功夫俱佳,还熟读经史;能得到太祖的重用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徐增寿在自己居住的屋子里摆满了书籍,而且还经常请一些贤士来自己家中,一起讨论古往今来成败的故事,可以说徐增寿读书到了孜孜不倦的地步。

当然太祖之所以会如此重视徐辉祖与徐增寿兄弟二人,也是想要为皇太孙朱允炆留下辅佐朝政的人才,帮助皇太孙稳坐皇位。然而向来仁弱的朱允炆,却亲手斩杀了功勋之后徐增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3 兄弟二人走向了反方向

洪武二十五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朱标病逝,对于太祖而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儿子,更是未来的皇帝。“白发人送黑发人”让朱元璋非常伤心,但即便是再伤心,也要考虑储君的人选。最终太祖选定朱标的次子、年仅16岁的朱允炆,将其封为皇太孙,在自己病逝后继承皇位。

然而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便对诸位藩王十分忌惮,尤其是燕王朱棣。

朱允炆登基后,便开始让身边的心腹大臣齐泰、黄子澄商量如此削藩的事情。最终决定的策略是:先将继位与燕王关系不错的藩王削掉,在燕王无人相助时再削掉燕王。

很快周王、湘王、代王等五位藩王被贬为庶人,而朱棣的藩地北平也被建文派去的人时刻盯着;甚至将燕王府两卫调离了北平。朱棣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在走投无路之际,起兵靖难。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在明朝初期所有的将二代中,太祖皇帝最喜欢的有两人:

一人是徐达长子徐辉祖

另一位便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李景隆虽得太祖的宠爱与器重,成为建文一朝的重臣,率领50万大军征讨燕军。但是被燕军打得溃败而逃。可以说李景隆是一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将,丝毫没有父亲李文忠的智勇双全。而徐辉祖不同,不仅熟读经史有才气,而且还能上战场杀敌立功,早早便位居一品。

整个洪武朝,从洪武十七徐辉祖被任命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登基,徐辉祖要么在各地练兵,要么跟随大军出征,要么就是跟随皇太孙朱允炆身边一起读书,深得太祖的器重,得到了历练。成为一位合格的魏国公,也成为建文帝身边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更何况徐辉祖还是出身魏国公家族,在朝中的威望极高。

而徐辉祖确实称得上是建文帝纯臣,对建文帝十分忠心;在建文四年六月,哪怕是燕王朱棣已经率兵兵临南京城下,徐辉祖仍旧没有放弃抵抗燕军。但南军的大势已去,单凭徐辉祖一人之力,已经无法挽回建文帝的败局。

但即便是朱棣进了南京城,坐到了皇位上,徐辉祖仍旧不肯承认朱棣的皇位;最终被朱棣囚禁起来,五年后去世。了解明史的都知道,徐达的长女嫁给了朱棣为燕王妃,也就是说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如此至亲的关系,都没有让徐辉祖背叛建文帝。

而徐增寿与兄长完全不同:

建文帝登基后,靖难之役之前,曾问徐增寿:燕王是否会造反?

徐增寿说道:

“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

徐增寿所说的先帝指的是太子朱标,建文帝登基后将父亲朱标追封为孝康皇帝。

徐增寿给建文帝的回答中,燕王不会造反。其实此时的徐增寿是很清楚姐夫处境与想法的,也知道姐夫很可能会起兵造反,但徐增寿选择了为姐夫遮掩。徐增寿如此肯定的回答,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文帝对燕王是否会造反的想法。

而朱棣为了保住藩王之位以及一家老小的性命,开始装病。

建文元年四月是太祖皇帝的忌日,按理说朱棣应当前往南京祭奠;但是朱棣很清楚若当真自己去南京的话,岂不是自寻死路吗?为此朱棣便称病不出,而是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前往。

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是:将燕王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城,如此更加安心些;

而东宫伴读黄子澄的建议是:若将燕王三子留在京城,岂不是不信任燕王,逼得燕王造反吗

相对齐泰而言,建文帝更加倾向于听黄子澄的话,毕竟黄子澄是自己东宫的伴读,二人的情分不一样。徐辉祖得知建文帝想要将燕王三子放回北平时,便上密奏,建议建文帝将燕王次子、骁勇善战的朱高煦留在南京。

建文帝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便问徐增寿的建议,徐增寿自然是劝说建文帝将燕王三子放回

如此一来,朱棣的三个儿子得以安稳离开南京城。

然而不久朱棣便起兵靖难,而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作战十分勇猛,而且多次救了父亲朱棣的命。此时的建文帝才后悔,没有听从徐辉祖的话,自然也会在心中对徐增寿不满。

靖难之役开始后在建文帝与姐夫朱棣之间,徐增寿仍旧选择了姐夫。身为朝廷的重臣,徐增寿能够得知很多朱棣不知道的消息,徐增寿便经常向朱棣传递消息,将建文帝关于大军的部署透露给朱棣。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够安稳躲过削藩,并且起兵后多次大败南军,徐增寿是功不可没的。

建文四年,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南下,并且渡过了长江,直逼南京。

建文帝也终于得到了徐增寿一直暗中与燕王朱棣来往的证据,而且此时的燕军已经到达南京城外的龙潭,徐增寿派人与朱棣联系,要做朱棣的内应迎接燕王进入南京城。建文帝十分生气,斥责徐增寿吃里扒外,质问徐增寿:为何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面对建文帝的质问,徐增寿无言以对。

建文帝并未直接杀了徐增寿,而是将其囚禁起来。

即便是建文帝囚禁了徐增寿,也无法改变燕王兵临南京城下的现实。而且在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的背叛下,朱棣得以进城。哪怕是徐辉祖再抵抗,终究是以卵击石。建文帝失望之余,直接一把火烧了皇宫;不过在结束自己之前,建文帝亲自斩杀了徐增寿。

得知徐增寿被建文帝所杀的消息,朱棣为此感到很是痛惜。对于朱棣而言,失去的不仅仅是小舅子,更是一位对自己忠心的人。

朱棣登基后,将小舅子徐增寿追封为武阳侯。

徐增寿是朱棣登基后,第一个追封的功臣,此时为救朱棣而死的靖难功臣张玉还未被册封。

便可见徐增寿,对于朱棣而言有多重要。

永乐二年,朱棣加授徐增寿为定国公,而且是子孙可以承袭的爵位,年俸两千五百石。

结语

很多人不解:徐增寿与徐辉祖是亲兄弟,为何一人忠于建文帝,一人忠于朱棣呢?

除了徐增寿与姐姐徐氏、姐夫朱棣的亲情关系外,跟徐增寿对自己地位的不满也有关系。徐增寿作为徐达继妻所生的嫡子,并没有承袭魏国公爵位,从入仕开始在朝中的地位便低于兄长徐辉祖。洪武一朝徐增寿虽然心中委屈,但也无济于事,毕竟自己是幼子。

但到了建文帝登基后便不同了,若是燕王朱棣能够靖难成功,坐上皇位的话;自己一直暗中相助,自然便是朱棣坐上皇位的大功臣,而且将来的皇后是自己的姐姐,到时与兄长徐辉祖一样位居公爵之位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其实徐增寿如此做,风险还是很大的。

一不小心便可能丢了性命,虽然徐增寿万事小心坚持到了建文四年,但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在燕军进入南京城时,被建文帝亲手斩杀。终究是没能等到姐夫坐到皇位上,给自己册封爵位。不过朱棣也没有辜负为自己而死的小舅子,深觉侯爵仍旧不足,将其加封为定国公。

就这样徐氏家族便有了两个世袭的公爵爵位,虽然徐辉祖至死都没有承认朱棣的皇位,但魏国公爵位毕竟是朱棣岳父徐达用战功换来的,朱棣可以痛恨徐辉祖,但不能取消魏国公爵位。所以在徐辉祖去世后,让其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爵位。就这样魏国公爵位在大明传了十世十一代,与大明有始有终。

而徐增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换来的定国公爵位,在明朝传了九世九代,同明朝一起消失。

而且在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将魏国公一脉留在了南京,世代担任南京守备一职;而定国公一脉则是跟随朱棣一起北上,留在京城任职。

虽然徐达两子殊途,但却同归,让徐氏家族成为大明王朝最强异姓家族。

1 阅读:136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