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戒指,这是现阶段你可能需要知道的一切

三易生活 2024-07-23 19:47:22

2024年7月17日,随着三星方面在国内正式召开新品发布会,传言许久的Galaxy Ring智能戒指也总算是确定正式上市了。

平心而论,Galaxy Ring并不是国内市场首款亮相的智能戒指产品。但由于三星品牌的影响力,以及考虑到Galaxy Ring在技术端可能比此前的一些小众产品要“靠谱”不少,所以它确实可能会更有力地推动其他主流品牌入局,并最终促使更多消费者对于这个看似精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燃起兴趣。

既然如此,那么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现在就是时候与大家来讨论一下,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智能戒指的各种细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了。

智能戒指能做什么?Ta的功能其实很“纯粹”

纵观目前已经发布、较为大牌的智能戒指产品不难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普遍“大同小异”。简单来说,这些智能戒指基本是由六个主要组件组成,即外壳、电池组、控制电路、心率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皮肤温度传感器。

很明显,从这样的传感器设置上就不难意识到,目前智能戒指主打的就是“贴身健康监测”。它们普遍既不带有扬声器、也不包含振动单元或屏幕,所以不能作为智能手机的信息通知终端。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智能戒指注定无法替代智能手表或手环。

与此同时,由于当前智能戒指普遍采用了极端轻量化的设计,单机重量通常仅2-3克,这就客观地使得它们的佩戴舒适度确实要远高于现有几乎全部的智能手表和手环。

于是,现阶段的智能戒指普遍在功能上强调“24小时持续佩戴”所能提供的健康追踪服务,其中包括睡眠跟踪、经期跟踪、心率变异性测量等等。

甚至由于用户可能会更愿意24小时持续佩戴智能戒指(而不是智能手表或手环),所以客观上也使得其得以获取更加完整的血液流变、体温变化数据,从而给出一些更有趣的健康辅助功能。

比如在一款名为“Ultrahuman”的智能戒指上,就可以通过检测用户全天的心率变化和活动趋势,给出“何时应该合理补充咖啡因”,以及喝了咖啡之后“到底起了多久效果”的相关数据。对于既喜欢咖啡、又担心过度摄入的用户来说,这显然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设计。

智能戒指测得准吗?这得看怎么用

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大家有仔细观察市面上各种智能戒指的细节形态就会发现,这些智能戒指的“内面”普遍设计有很小的透明囊状凸起结构,它们的传感器往往就位于其中。

为什么要有这种设计?一方面,这相当于增加了传感器部分所容许的厚度,解决了智能戒指本身体型太小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些用户在佩戴手环、手表时会为了舒适或者美观,故意把表带放得非常松垮,但这就会严重降低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甚至使其变得不可用。但戒指则不然,毕竟没人会故意把戒指戴松,所以这种微微凸起的传感器设计,便可以令智能戒指的传感器更贴合皮肤。

事实上,包括三星以及其他一些厂商都有提到,由于这种佩戴习惯上的差异,再加上手指皮肤较手腕部分更薄的缘故,智能戒指通常可以测得比手环、手表更准确的体温和心率数据。

但大家要知道,尽管智能戒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监测数据可能会表现得不错,但它并不适用于专业的运动监测。根据部分智能戒指厂商的说法,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手指会因为挤压、用力而发生形变,这就会严重干扰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从而使得智能戒指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精度不如(佩戴良好的)智能手表或心率带等产品了。

智能戒指虽然独具特色,但也并非全能

总的来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智能戒指可能更适合那些不怎么运动,但又希望能有一个贴身、舒适健康监测设备的消费者。

受限于体积,智能戒指的传感器数量目前还非常有限,这就使得它几乎不能作为专业运动监测设备使用。但也正是由于更“贴身”、且持续的佩戴方式加持,在日常计步、心率和生理周期测量等方面,智能戒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表现可能反而会比智能手表更好。

与此同时,正因为相关厂商也很清楚智能戒指客观上存在传感器数量的缺憾,所以反而会有活用算法来为智能戒指开发更多衍生功能的“动机”。比如基于动作传感器,可实现对智能手机的隔空手势操控,比如前面讲到的咖啡因摄入建议,比如更细致的睡眠追踪等等。

当然,从这些特性来看,对于部分可能本就不是太依赖智能手表/手环作为腕上信息通知终端,同时又不怎么爱运动的朋友来说,智能戒指或许真的可以完全取代智能手表也说不定。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现阶段的智能戒指可能还是更适合作为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传感器的一种补充,以及一个看起来很美、很耀眼的“科技奢侈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40

三易生活

简介: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