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有黄色素瘤,并不致癌,为什么有人却因此避免了胃癌晚期?

小罗的笔记 2024-04-25 07:42:16

很多人在例行体检时被查出胃部有黄色素瘤,一下子就会万分担心,生怕这是癌症的征兆。其实大可放心,胃黄色素瘤本身并不是癌变,而是一种良性病变,并不会直接引起胃癌。

胃黄色素瘤俗称"铁钉子",呈现淡黄色或棕黄色,大小从粒米到绿豆不等。它主要由于胃黏膜上皮内富铁色素的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大多数情况下,胃黄色素瘤伴随着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出现,两者有着密切关联。

为什么说胃的黄色素瘤并不会导致胃癌呢?这主要包括以下2个原因:

其一,黄色素瘤的发生机制与癌变完全不同。它是上皮细胞内吞积了过多的铁离子而形成,并非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因此,即使长期存在,也不会转化为恶性肿瘤;

其二,很多临床研究都表明,患有胃黄色素瘤的人并不比普通人更易患胃癌。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没有必然联系,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

但是这种疾病名字也有点吓人,因此很多人都会朝着癌前病变方面想,其实都是想多了。另外,它常常伴随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胃病一起出现,因此以下人群特别容易查出胃部黄色素瘤:

1.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特别是那些患有萎缩性胃炎的人,由于长期胃黏膜的炎症和萎缩,可能促使泡沫细胞的堆积。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可能会出现各种退行性变化,包括脂质的沉积。

3.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高胆固醇血症可能导致更多的胆固醇在胃黏膜中沉积,形成黄色素瘤。

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比如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胃黏膜的保护机制,间接促进黄色素瘤的形成。

5.烟酒习惯者:吸烟和饮酒均可增加胃黏膜的病理性改变风险,从而增加黄色素瘤的可能性。

尽管胃部黄色素瘤通常被视为一种良性病变,不会演变为胃癌,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患者因为患有黄色素瘤而避免了晚期胃癌的发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主要与这2点有关:

第一,虽然黄色素瘤本身无害,但由于它常常伴随着慢性胃炎等疾病出现,因此医生通常会嘱咐患者定期胃镜复查,从而及时发现了早期胃癌病变。众所周知,只要在早期被诊断出来,胃癌都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根治的。

第二,在内镜下,有些表现像是黄色素瘤,实际上可能是早期胃癌。尤其是印戒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黄色素瘤长得很像,如果不注意就误诊了!

为了鉴别诊断,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取活检标本做进一步检查。如此一来,即便最初被误判为良性,癌变也能很快被发现。

那么,如何将胃黄色素瘤与早期胃癌区分开来呢?医生主要依靠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形态特征:黄色素瘤通常呈扁平或微凸起状,边缘清楚;而癌变则常伴有溃疡、糜烂等不规则损害表现。

第二就是颜色分布:黄色素瘤整体呈均匀的黄棕色;而癌变则会出现不均匀的深浅不一的色素沉着;

第三是活检结果:从组织学角度,黄色素瘤里富含铁离子沉着,没有异常细胞增生;而癌症的活检标本则会发现恶性肿瘤细胞;

第四是内镜下染色:利用一些特殊的染色剂,可以增强对病变部位的识别,缩小误诊范围。除此之外,内镜专家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也能从病变的整体表现较为准确地判断其性质。

正是因为这2点,有部分患者因此而避免了不知不觉成为胃癌晚期患者的可能。另外,关于胃部黄色素瘤,还要多说几点。查出黄色素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胃部健康,定期复查跟踪。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如前所述黄色素瘤高发人群,与胃癌高发人群很大程度上重叠,胃黄色素瘤常常伴有慢性胃炎等胃黏膜损害的情况。而胃炎又是引发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密切监测,避免病情加重。

其次,黄色素瘤本身也有可能发生变性或演变的风险。尽管概率不高,但毕竟无法完全排除。如果缺乏有效管理,一旦发生恶变就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再次,即便是良性病变,规模较大的黄色素瘤也可能引发一些症状,比如上腹不适、反酸等胃病症状。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调理,以避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最后,如果疏于管理,漏诊了潜伏期的早期胃癌,将会导致病情被拖延,加重治疗难度。所以对于高危人群,医生通常会建议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

因此,对于患有胃黄色素瘤的人来说,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知,既不可大惊小怪,也不可疏于防范。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跟踪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致病因素影响。只有高度重视、主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疾病风险,赢得健康。

综上所述,胃内发现黄色素瘤虽然并非大患,但同时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良性病变并不意味着无需管理,恰恰需要高度重视并定期随访。

0 阅读:115

小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