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列车飞奔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7-30 22:17:08

春节前夕,由上海火车站开往昆明的二十三次列车即将出发,乘务员们热情地迎接旅客上车。这时,列车员小李从站台上飞奔过来,一手拿着闹钟,一手举着感谢信,对广播员小杨喊着:“快拿去,一开车就给广播。”

小杨把手一摆:“不行,列车长天天讲谦虚、谦虚…………你忘了?”“哈呀,”小李不以为然地说,“列车长当然要那样讲啦,领导嘛。我看,这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你可别小看它呀!”小杨没理他,转身走了。

小李很扫兴,转身看见一位带小孩的旅客走走停停,像有心事,忙上前询问。

这位旅客说是原来打算去昆明,领导托她将一个小孩带去,可是刚才接到单位电报,要她改上北京,现在正愁小孩没人带到昆明。小李问明情况后,本想一口答应,但又想到这不符合制度规定,心里犹豫起来。

党支部委员、茶水员老周正巧经过,他了解到这件事后,看着小李疑惑的神色说: “列车长不是常讲,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解决旅客特殊的困难吗?”小李听着老周的话,从旅客那里接过了小孩。

孩子天真地告诉大家他名叫小军,六岁。他一面走,一面还说长大了要像爸爸那样当解放军。见小军身挎冲锋枪的神气样儿,大家都很高兴。多可爱的孩子啊,旅客钱大娘硬把他领过去了。

钱大娘去昆明看望儿子,有小军作伴就更加热闹。小军来到车上样样都感到新鲜。他把头伸向窗外,高兴地看着来回奔跑的火车头,突然,一粒煤灰飞进眼里,痛得他直跺脚。

正在这时,一个戴臂章的人走了过来。他俯下身,把小军眼睛中的煤灰吹去。不一会,小军眨眨眼,笑了。这人就是车班党支部书记兼列车长赵海山。

在大家赞赏的目光中,小李看着赵海山,心想:这么简单的小事,列车长想得到,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其实,列车长何必自己动手,说一声,我做还不是一样。

快开车时,有两个人说笑着从站台上走来。一个拎着公文包,一个穿着灰制服。穿灰制服的人只顾讲话,一不留神,打了个踉跄,小李连忙上前扶住。

两人刚跨上车门,列车就开动了。穿灰制服的人拉住小李的手,很感激地说:“刚才要不是你拉了我一把,还不知要摔成什么样子呢。这种精神真值得表扬啊!”小李嘴里说“应该做的”,心里却热乎乎的。

那个拎包的人坐在硬席车厢钱大娘身旁。穿灰制服的人坐在前面卧辅车厢里,这人一上车就放好行李,过来看望拎包的人,并和钱大娘、小军他们天南地北地扯起来。在交谈中,大家知道他叫万阿龙。

万阿龙待人真热情,他给小军吃糖果,小军不肯吃,还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见小军那认真的样子,万阿龙眯眼笑着。钱大娘在一旁看着万阿龙眯缝的眼睛,感到好像在哪儿见过他。

当万阿龙知道钱大娘是东北来的光荣军属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卧铺让给她。钱大娘再三推辞,感到盛情难却,只好带着小军去卧铺车厢。

就这样,万阿龙坐到了拎包人的身边。他也许是因为自己做了好事,比刚才更高兴了。

在《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的乐曲声中,广播里响起了小杨清脆的声音:“旅客们,我们的列车离开了党的诞生地上海,沿途将经过嘉兴南湖、安源,沿着红色的道路,向祖国的大西南前进!”

听到广播,赵海山对着旅客中的一位部队首长说:“陈政委,你是老红军,这次路上又要请你给大家讲讲革命故事了。”陈政委过去是赵海山的老上级,他乐呵呵地笑着说:“海山啊,一开车你就和我订上合同啦。”

两人边走边谈,来到九号车厢。忽然传来小李的嗓音:“我是九号车厢的列车员,大家就叫我小李好啦,同志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保证让大家满意。”

他们来到小李的乘务室,看到小李摊在桌上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他每天做的好事,每页的结尾都写着“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十个大字。想起小李刚才的自我介绍,他俩会心地笑了。

万阿龙和拎包的人谈得很热火,赵海山问他们是不是在一个单位工作,万阿龙抢着说:“工农兵一家亲嘛!”赵海山没理他,只是细细地端详着拎包的人。赵海山早已了解到拎包人是个技术员,见他包不离手,估计里面有重要东西。

赵海山走后,万阿龙吸着烟在想什么,嘴里喷出的烟圈在空中一个个地扩大开来,小军见了,取下枪把圈圈一个一个地搅破。

旅客们看到小军那活泼劲儿,想起开车前的情景,纷纷赞扬列车员对待旅客深厚的阶级感情。有许多人写了表扬稿,小李喜悦地一份一份地仔细看着。

当小李看到旅客中有自己的老同学方华写的表扬稿时,惊奇地问她怎么会知道列车长的名字。方华高兴地说:“我们去云南插队落户时,你们列车长就用自己的血泪家史对我们进行了阶级教育,那时就认识了。”

小李兴高采烈地来到学习专栏前,得意地哼着《列车员之歌》,把表扬稿一张一张地贴上去。万阿龙在一旁竖起大拇指说:“好!贴得对。就是要把政治气氛搞得浓浓的,鼓舞鼓舞情绪。”一番话说到了小李心里。

这时赵海山也拿着一篇稿子走来。小李兴奋地说:“列车长,你看,开门红。车子一动,就收到这么多的表扬稿。”

赵海山把另一篇稿子交给小李,内容是对列车员工作不周到,使小军眼里飞进煤灰一事作自我批评的。小李看后,心想,列车长专出难题。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没有了,便把已经贴上去的表扬稿一张一张地撕了下来。

在餐车里,赵海山和小李贴窗交谈着:“小李,你对表扬是怎么理解的?”小李不加思索地说:“这是旅客对我们工作的评价。”赵海山语重心长地说:“对待表扬,我们也得分析啊!”

说到这里,赵海山指着前方说:“快看!这是什么?”只见峡谷的尽头,一盏黄色的信号灯在浓黑的夜幕中闪亮着,列车立即减慢速度。小李渐渐看清路基下挺立着一个身影,正高举信号灯指示列车前进。

“看到吗?这就是我们的巡道工!”赵海山说,“在这偏僻的山区,他们日夜不停、风雨无阻,辛勤地工作着,别说表扬,也许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这种平凡的工作呢!”

小李很有感触地说:“应该向他们学习。可是旅客主动表扬我们,那有什么不对呢?”赵海山说:“我不是说旅客表扬得不对,而是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小李低头不语。

深夜,赵海山巡视车厢,见方华她们还没休息,正围着图纸在研究。原来,方华队里的电灌工程马上就要动工,可是输电线路还有几个难题没有解决。所以,她这次探亲没过春节就提前归队。

方华告诉赵海山,陈政委刚才来给他们讲了故事。陈政委对赵海山说:“还不是你出的点子,我看你忙了一天,就带个头去休息吧。”赵海山说:“大家都休息,明天我把技术员请来,和大家一起研究。”

第二天清晨,列车穿过隧洞,前进在红色的山坡上。欧阳海的塑像越来越高大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赵海山激动地对小李讲着英雄抢救列车的故事。

叮铃铃···”闹钟的响声提醒了小李:对,车厢里那位行动不便的老大爷就在衡阳车站下车,要赶快去搀扶他。这时,万阿龙正在盘算什么,看到小李的举动,霍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列车在衡阳车站停住,万阿龙一面帮助下车的人拎行李,一面注意地看看技术员。技术员也想放下自己的拎包去帮忙,正在犹豫时,忽然赵海山走过来劝住了他。万阿龙暗暗咬牙:唉!这个列车长的眼睛真厉害!

列车开动后,万阿龙起劲地帮助小李做清洁工作。技术员一手拎包,一手提着水桶走来。万阿龙提醒他:“当心包弄湿了!”技术员点点头,顺手将拎包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万阿龙偷偷地看了一眼。

忙了一阵,万阿龙拿着毛巾走到隔壁车厢的茶桶边,用开水洗脸。茶水员老周过来劝阻说:“同志,那边有洗脸水。”万阿龙嘴里应着,手里没停,洗完脸就管自走了。

万阿龙来到小李的乘务室,一看小军也在里面,只见他指指这,摸摸那,小李急忙拉开小军说:“不能乱动,这是紧急制动阀,猛一拉很危险!”万阿龙也随声附和道:“嗬,这么厉害!”

万阿龙凑近小李说:“小李,我写的表扬稿,为什么还不广播?”小李正为这事纳闷,经万阿龙一提就更加恼火:“谁晓得为什么?”万阿龙紧逼一步说:“不要同领导上搞僵。我看这表扬稿是列车长管的吧?”

两人谈了一会,小李走了。万阿龙暗暗得意,看到小军端枪瞄着天空的飞鸟,“砰、砰”地喊着,他兴趣来了,对小军说:“这样瞄不对。”说着就斜巴着眼教起小军来。

这时,钱大娘寻找小军,走近他们身边,看到万阿龙的瞄准姿势,不由得心头一惊:这姿势,这眯缝着的眼睛,多么像他啊!···钱大娘深深地回忆着。

钱大娘越想越烦闷,呼吸就更急促了。回到铺位,她拿出随身携带的喷药器,对着嘴巴按了几下,胸口舒服了些。小军好奇地想拿过来玩,钱大娘说:“孩子,不能动,这是奶奶治气喘病的。”说着钱大娘把它收藏起来。

再说,小李离开万阿龙,找到了老同学方华,把对列车长的一肚子意见都对她说了。没想到方华却批评他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小李气得和她争了个面红耳赤。

晚上,小李闷闷不乐地靠在暖气炉边,呆呆地看着窗外,在想着什么。过了一会,他头也没抬,打开炉门,加了几铲煤就走。

赵海山经过小李车厢,感到温度很高,又热又燥,连忙走到炉前,一看,炉壁都红了,多危险呀!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故。

正巧,万阿龙从炉旁走过,见此情景,向赵海山反映说,小李今天的情绪不对,得好好地帮助他。赵海山说:“谢谢你对小李的关心。”

万阿龙离开赵海山,将这件事告诉小李。小李一听更沮丧了。万阿龙又安慰说:“不要这样。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向炉里多加几铲煤是小事情。再说,列车长追究责任,回上海要处分你,也是对你负责嘛!”

赵海山为了耐心帮助小李,来到乘务室。万阿龙见列车长来了,神色慌张地搭讪着要走。赵海山说:“老万,你关心小李,这很好,咱们一起谈谈嘛。”万阿龙显得很尴尬:“不,不,不妨碍你们。”边说边走出乘务室。

赵海山在小李的身边坐下,说:“别难过,多加煤的事我也有责任,只要找出教训,以后注意就行了。”说完,拿出一张纸来。小李一看,正是万阿龙写的那张表扬他的稿子。

赵海山指着稿子说:“这上面有些话夸奖得太过分了。你看,什么‘旅客一家亲’啦,什么‘值得我学习一辈子啦’,所以没有广播。你有什么看法?”小李气忿忿地说:“没有!”

赵海山继续向小李指出:“在表扬声中也要警惕敌人施放糖衣炮弹,咱们可不能被这巴掌大的表扬稿蒙住了眼睛。”小李的思想还没转过来,气火火地说:“你说车厢里哪个是敌人?这是‘小题大做’!”

“嗬!这难道是小题大做?虽然我们说不出车厢里哪个是敌人,但是,我们头脑里却不能没有敌情观念。现时的敌人就是采取两面派的手法向我们进攻的。”赵海山很严肃地回答小李。

赵海山见桌上的闹钟停了,紧了紧发条说:“你看,发条不拧紧,针就不走,摆就不动;头脑里斗争的弦不绷紧,我们就会睁眼分不清敌我,抬腿走不上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路线!小李,我看你头脑里阶级斗争的弦松了。”

小李更火了,推开闹钟说:“钟是钟,我是我,拉不到一块!回到上海处分我就是,还谈什么!”赵海山一愣:处分!这话从哪里来的。正想拉住问他,小李一转身冲出去了。

这一切老周在门外看得清清楚楚,他追上去责备小李:“你这是什么态度!列车长为了你,真是操够了心。你认为自己能哪···你,你怎么能这样。”

小李回到宿营车,躺在铺上怎么也睡不着,想到自己勤勤恳恳地工作,好话没听到半句,批评倒一大堆!工作出了点差错,还要处分,这叫我怎么干下去!他越想越委屈。

看着小李忿忿离去的背影,赵海山心里很难过:是党,把我这拾煤渣的穷孩子培养成革命战士、共产党员,今天又把管好人民列车的重担交给自己,可是小李这样的青年我却没有带好,怎么对得起党啊!

赵海山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这些话语读起来感到格外亲切。

“对!一定要帮助小李学好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做一个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赵海山正想得出神,老周走了进来。两人就商量怎样进一步帮助小李。赵海山说:“小李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过去对他帮助不够。”

赵海山提到万阿龙为小李写表扬稿的事。老周说:“这人一会让铺给钱大娘,一会用开水洗脸,又很自私,前后表现矛盾,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谈了一阵,老周烧水去了。赵海山来到宿营车,见小李躺在铺上,饭也不吃,就亲自到厨房里烧了热腾腾的鸡蛋汤,送到他床边,小李气忿忿地没吭一声,只是被子动了一下。

天蒙蒙亮时,钱大娘听说小李病了,赶到小李床前,心疼地说:“你们哪,为别人,样样都想得到,可就是不知道关心自己。”听了钱大娘的话,小李心里一阵羞愧。

钱大娘又说:“夜里不知怎么一下子变冷了,列车长一个个车厢照看着,还给我送来棉衣。为了车厢暖和,他整夜都守在炉子旁边。”小李想到自己昨晚赌气走后,连炉子都没照看好,心里有些内疚。

过了一会,赵海山又来看小李,见鸡蛋汤冷了,便又重新热了端来。就这样,热了又冷,冷了又热,一连几次,小李还是没有吃。

小李心里很乱,心想,列车长对我这样关心,可是为什么有些事却要和我过不去呢?他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来。

不一会,陈政委也来看小李,见他低头没响,就说:“小李子,怎么搞的?你这可不符合‘保证大家满意’的声明呀!起来,下一站有个好地方,跟我下去看看。”

安顺车站,宽敞整洁。列车平稳地停了下来。随着一阵洪亮的钟声响过,只见一队民兵齐刷刷地站在月台上,正要去执行任务。

陈政委看着这队威武的民兵,心情激动,便拉着小李、方华、钱大娘他们走下车,站在一棵高高的桉树下,指着树上挂着的一截尺把长的钢轨,深情地讲起了一位解放军排长的故事。

“那是祖国刚解放的时候,我们铁道兵战士,来到这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上,建筑新的铁道线。当时,残匪还没有肃清,斗争可尖锐哪!我们警卫排的赵排长,就是与土匪作斗争的英雄。

“一个大风雪的夜晚,赵排长正在站岗。突然,发现一群黑影朝着材料库移动,他正要喝问,敌人已经扑了上来。赵排长迎上去一连刺倒三个敌人,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昏过去。

“凛冽的寒风刺人肌骨,他很快就苏醒过来。保护国家财产的坚强意志使他战胜伤痛,站了起来,奋力扑向敌人,接着又抓起一截钢轨,用力敲打着。

“战友们闻声赶来全歼了残匪,保护了国家财产。后来,这里的民兵们,就把这截钢轨看成是与敌人斗争的警钟。刚才那阵洪亮的钟声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警钟长鸣,激励我们战斗不息!”

小李感慨地说:“真有劲,跟敌人真刀真枪地干,多艰苦!”陈政委说:“跟不拿枪的敌人干更艰苦呀。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拿枪的敌人面前是英雄,在不拿枪的敌人面前,也应该是坚强的战士啊!”

正谈着,开车铃响了。大家回到车厢里。钱大娘在卧铺上一坐下,就感到胸部很闷,气喘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老周估计她是刚才下车着了凉,忙着给钱大娘送来姜茶。

万阿龙听说钱大娘病重,比谁都着急,他忙个不停,到处咋呼着:“大娘不行了,大娘不行了。”旅客们一听,都很着急,技术员和很多人朝钱大娘车厢涌去。

钱大娘一口气接不上,眼看就要昏厥过去,围在旁边的旅客都十分着急。正好赵海山赶到,迅速地打开钱大娘的包,拿出那个喷药器给喷了几下,钱大娘才缓过气来。

车厢里充满了温暖的阶级情谊。陈政委给钱大娘披上了军大衣,技术员为钱大娘端来了洗脸水。

正当大家为钱大娘忙碌时,不料万阿龙向技术员的公文包伸出了罪恶的手。“砰!砰!”小军突然端枪冲了过来。万阿龙顿时慌了手脚。小军笑着说:“你怕啦,你怕啦!”万阿龙见是小军,神色稍为镇静了些。

等到钱大娘病情完全好转,赵海山、小李、方华才离开她向宿营车走去。方华兴奋地说:“列车长,有个好消息,刚才没顾上告诉你,技术员帮我出了个好主意,输电线路的难题解决了。”

突然,技术员神色紧张地走过来,说他包里的图纸和现款都不见了。小李大吃一惊,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技术员连忙说:“我的旅行包都已翻过,肯定是丢了!”

方华向赵海山反映说:“大娘发病时,万阿龙开始很忙碌,后来不知到哪里去了,会不会跟他有关系?”小李不同意,认为方华的话没根据,万阿龙表现一直很积极,不可能干这种事。

这时,小军插嘴说:“我看见万叔叔刚才理东西,听见我开枪,他吓了一大跳呢! ”“别瞎说!”小李白了他一眼。赵海山没有响,紧锁眉头在思索着。

不一会,钱大娘也来到宿营车,轻声对赵海山说:“我有几句话要对你说···”看到钱大娘欲言又止的样子,赵海山关切地问:“大娘,有什么话,你就对我说吧。”钱大娘就把想了很久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那是一九四六年,我还在山东老家范村。有一天,趁民兵外出执行任务时,本村被镇压的恶霸地主的儿子范金龙带领还乡团偷偷摸摸闯进了村,把村干部抓了起来。

“这个范金龙,当时只有十八岁,杀人的手段很毒辣。村干部面对这群恶狼,咬牙切齿地和敌人拼命。我的老伴被捆住了双手,还是冲上去,在范金龙的手臂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这个刽子手吓得后退几丈远,惊慌中,他举起枪,眯起眼,杀害了我的老伴。”

后来呢?”“后来,国民党匪军进攻山东时,我们孤儿寡母流浪关外,我那儿子就在路上失散了。听说范金龙这个家伙在解放前夕就不见了,一直下落不明。”

接着,钱大娘又把昨天在车上看到的情景说了一遍,但觉得时间长了,事情不会这么巧。赵海山问:“他有什么特征?”钱大娘想了好一会,说:“他手臂上应该有被咬伤的疤。”

赵海山听完钱大娘反映的情况,想着自己看到的现象,感到问题很复杂,立即召开了支委会。

经过讨论,支委会统一了认识,决定各车厢加强警戒、严密监视,防止敌人跳车逃跑,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力争在下一站停车前查出图纸,揪出敌人。

钱大娘很着急,她坐在那里想了又想,然后把小军拉到身边,轻声低语了几句,小军就“冲呀、杀呀”地奔去了。

万阿龙正在指指点点地讲着笑着,忽然一顆“纸”弹飞到脚边,小军跟着追了过来,弯下身,在他的旅行袋上摸来摸去,万阿龙心头猛地一跳。

万阿龙感到情况不妙,就想去找小李探听虚实。刚走到门口,只听得劈头一声: “上哪儿去? ”他一看是赵海山,神色马上慌张起来,支支吾吾地说:“上餐车去。”掉头就走。

“回来!”又是一声。万阿龙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赵海山指着相反的方向大声说:“你!走错了,餐车在那边!”万阿龙心虚胆怯,低着头赶紧走了。

夜深了,小李心情沉重地坐在乘务室里。突然,万阿龙冲进来叫道:“快,快,那边有人跳车!”小李想:果真不出列车长所料,便拔腿往外跑。

万阿龙骗走小李,匆忙打开车窗想逃走,猛然一股疾风使他打了个寒颤,心想车速太快,赶紧缩了回来。慌忙中,抬头看到紧急制动阀,心头闪过一个更恶毒的念头。

可是当他的手刚触到阀把,赵海山一个箭步跨进门,铁钳似的大手卡住了他。再扭过他的手臂一看,果然发现上面有块伤疤。紧接着群众一涌而进,在他身上搜出了图纸和现款。

这家伙正是范金龙。钱大娘愤怒地控诉了他的罪行。赵海山接着说:“范金龙一上车就装出一副积极的姿态,大讲捧场话,拉拢小青年,挑拨是非,妄想模糊群众视线,达到作案目的。可是他伪装得再巧妙,也逃不过群众的眼睛。”

范金龙的阴谋被挫败了,大家都很高兴。事实教育了小李,他惭愧地说:“我,我怎么没有识破这条毒蛇,我···”他看看周围的旅客,像有很多话要说。

陈政委看到这情景,想到自己的战友当年为了人民的解放、祖国的建设,英勇奋战,今天又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勤勤恳恳,战斗不息,真是英雄不减当年勇。他激动地说:“海山,你今天还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小李这才明白列车长就是当年与匪徒搏斗的英雄。他想到自己明明是错了,还对列车长耍态度,越想越难过。他再也按捺不住,一步跨上前,喊了声“列车长”,泪水涌了出来。

钱大娘说:“我这次就是去看望我那失散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在车上,亲眼看到你们抓住坏人,保护了我们大家,你们真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列车员!”

“我能算个好列车员吗?这个教训一辈子也忘不了!”小李习惯地拿出笔记本看着,深深感到:要做一个“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列车员,必须像列车长那样有高度的革命斗争觉悟。

列车开到宣威车站,在愤怒的口号声中,特务范金龙被押下了车。原来这个家伙在解放前夕就改名换姓,在我经济部门潜伏下来当采购员,利用人们的麻痹大意盗窃情报,现在终于落入法网。

汽笛高歌,车轮轰鸣,机车吐着白雾,又飞驰在浴满阳光的轨道上。一位刚上车的旅客,晕车呕吐,兜起自己的衣服吐在上面。小李给她换了靠窗口的座位,擦去地上的脏物,又将她的衣服拿去洗了。

旅客们十分感动,一位女同志把一张纸条交给小李说: “请你交给列车长。”小李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表扬稿,正是表扬自己的,便把它塞进了衣袋。

一会,赵海山来找小李,开门见山地说:“旅客写的表扬稿,你怎么‘贪污’了,快把它贴出去,让大家学习学习。”小李腼腆地说:“不,不值得表扬,离党的要求还远着呢。”

看到小李思想上的进步,赵海山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他指着窗外的大好河山,无限深情地说:“小李呀,革命前辈打下万里江山,今天建设她、保护她的重任落到我们肩上啦。我们应该在列车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放好哨、站好岗!”

列车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祖国的春城——昆明。站台上接客的人群中,有一位解放军干部,他激动地望着从身边闪过的一个个窗口,一扇扇车门。他,就是钱大娘失散了二十多年的儿子钱志明。

列车刚停稳,钱志明朝九号车厢走去。小军眼睛尖,看到钱志明就挣脱小李的手,奔出车厢,大声叫着“爸爸!爸爸!”扑了过去。钱志明问小军怎么今天回来?小军就将列车员叔叔如何带他来昆明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这时,赵海山已搀着钱大娘出现在他们面前。钱大娘、钱志明默默地对视着,他们眼眶里都盈满了泪花。一步,两步··母子两人终于跨过二十多年分别的里程,相认了。

奶奶!”小军看到这激动的场面,一下子扑到钱大娘怀里。钱志明说:“妈妈,这就是您的亲孙子。”旅客们没想到小军是钱大娘的孙子,又惊又喜,分享着他们一家团聚的欢乐。

钱大娘看看小军,慢慢地把目光移向赵海山,感慨地对儿子说:“孩子,一路上多亏列车长他们,要不,我们一家三代今天哪能在这里见面啊!”

技术员看看手里的公文包,握着赵海山的手说:“你们不仅是人民的勤务员,也是保护人民的战斗员啊!”

赵海山满怀深情地对大家说:“是毛主席,使大娘一家三代团圆;是毛主席,为我们列车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啊!”

“呜——”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又将启程。在金色的阳光下,赵海山和同志们雄姿英发,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0 阅读:3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