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广教授专访:致力精准糖尿病学,B细胞免疫疗法大放异彩

星弘康康 2024-05-14 03:24:11

编者按:4月19~21日,第十九届湘雅国际糖尿病免疫学论坛在湖南长沙胜利召开。在过去两届围绕的“精准糖尿病学”基础上,本届论坛以“临床导向 科技赋能 精准防控”为主题,设立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营养、精准管理等版块,力求将精准糖尿病学进行到底。大会现场亮点纷呈、群星荟萃,以权威的解读和精彩的互动为参会者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本刊有幸邀请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周智广教授就本届论坛的策划及热点关注话题进行现场访谈,现分享如下,供君赏阅。

《国际糖尿病》:自2006年始,湘雅国际糖尿病免疫学论坛至今已举办19届,您作为大会主席,想请您谈一谈关于本届论坛的策划重点围绕哪些主题开展,选择这些主题的原因是什么?

周智广教授

湘雅国际糖尿病免疫学论坛至今已举办19届,在最近3届,我们主要围绕“精准糖尿病学”设计相应版块展开讨论。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预测、监测、预防等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精准诊断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今年的论坛在过去两届“精准糖尿病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精准营养”、“精准管理”这两大版块。

今年在精准诊断方面有新的进展,特别是围绕糖尿病的异质性。1型糖尿病的异质性是此次论坛重点讨论的话题,包括Endotypes(内在型)和Phenotypes(表型)。关于内在型方面,从遗传关联(比如HLA-DR3、HLA-DR4)、免疫学、自身抗体以及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浸润比例),再到1型糖尿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等均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讨论内容。

另外,在精准诊断方面,我们特别谈到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随着过去30余年的研究和对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工作推进,我们现在研发了可以通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的平台系统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特别是GADA、IA-2A等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此次论坛也设有相关的发布会环节。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目前最好、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就是胰岛自身抗体测定,因此,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基于电化学发光法的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系统也是此次在“精准诊断”版块上重点展示的内容。关于精准营养,我们把它作为精准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营养物质维生素D如何补充、什么时候补充等都有深入讨论。

《国际糖尿病》:本届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参与,请问此次会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或有哪些新颖亮点内容展现?

周智广教授

在精准治疗方面,比如抗CD3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调节,能够在病因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延缓疾病进程,可以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发挥治疗效果。原来胰岛素治疗只是补充胰岛素分泌不足,如果在早期能够采用针对病因的免疫干预方法,可以延缓甚至阻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延缓疾病进展,这是本次论坛重点关注的话题。此外,治疗靶点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比如B淋巴细胞以及肠道菌群作为免疫干预的靶点也都是热点话题。同时,在临床热点讨论环节,关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疾病进程、改善血糖控制、免疫治疗对胰岛功能的影响等也有相关热点辩论。

《国际糖尿病》:围绕您在此次论坛上的报告话题,请您分享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干预前景。

周智广教授

我们以往对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主要更关注T细胞,T细胞相关研究比较多,对B细胞的关注并不多。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我们研究组以及跟国际合作的研究证明,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从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No B No Type 1”,如果没有B细胞异常,1型糖尿病也不会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目前及未来研究会进一步关注B淋巴细胞上的免疫检查点、B细胞与肠道菌群的关系、B细胞与能量代谢,特别是糖代谢改变对B细胞功能活化的影响。实际上B细胞从3个方面参与到1型糖尿病的发病。第一,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antigen-presenting cells),感受到胰岛自身抗原信号,通过抗原呈递分子,比如MHC I类分子呈递给CD8+T细胞,MHC II类分子呈递给CD4+T细胞,通过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这种相互作用形式,传递特异性免疫信号,引起特异性免疫攻击。第二,B细胞还可以释放细胞因子,比如TNF-α、IL-6等,一方面可以直接参与炎症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化学趋化免疫细胞迁移到炎症反应部位。第三,B细胞本身就可以产生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免疫信号,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以及疾病发展过程的检测。

所以,通过对B细胞十多年的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比如上面所说的B细胞从3个方面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在诊断过程中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作为标志物用于诊断,以及更重要的是可能的干预靶点,例如免疫检查点ICOSL、B细胞分泌的IgA,以及涉及到的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还有B细胞本身与糖代谢等能量代谢途径相关的活性改变,这些都可能成为治疗的靶点,进而干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

专家简介

周智广 教授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导,湘雅名医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杂志》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杂志副主编,《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等5本英文杂志编委。

先后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内外糖尿病项目50余项,专注糖尿病免疫诊治和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和《LADA诊疗共识》,发表SC论文382篇。培养毕业博士、硕士共179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及省部级科技奖10项。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0 阅读:235

星弘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