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因肿瘤膀胱全切,医生为她“再造新膀胱”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8-28 09:55:29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复查的各项指标一切良好。如今,宣宣(化名)已经可以和正常的小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了。”8月26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啊白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就在几天前,8月21日,徐啊白看到神清气爽、带着微笑前来复查的小患者宣宣(化名)时,感到十分欣慰:四个月前,这名患有膀胱肿瘤的13岁小女孩还挂着尿袋缩在轮椅里等待命运的安排。

8月2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啊白(右一)与宣宣(化名)一家合影。受访者供图

四处寻医,13岁女孩患有罕见膀胱疾病

徐啊白第一次见到宣宣,是在今年的4月7日。“当时她因为疼痛,无法正常进食和排泄,瘦瘦小小的小女孩缩在轮椅里,旁边还挂着尿袋。”徐啊白介绍,宣宣是安徽人,去年年底因为尿痛尿频,在安徽、江苏等地多家医院检查膀胱内有息肉,治疗后却始终不见好转。随后又出现高热、抽搐、肾积水等情况。

在几乎绝望的时候,江苏一家医院的医生向宣宣的父母推荐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小女孩的父亲当时专门来到广州和我见了一面,和我沟通了一下她的病情。”徐啊白说,宣宣的病理结果被多家医院讨论可能是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肿瘤。

“我们给她做了膀胱镜,发现膀胱内肿物范围广,几乎占满整个膀胱,输尿管口被完全掩盖。短短三个月,膀胱里的病变比原先更加严重了,病情进展得非常迅速。”徐啊白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为其进行膀胱切除手术。

面对棘手又复杂的肿瘤,膀胱肿瘤专病中心专家进行MDT(多学科)会诊。虽然宣宣膀胱肿物多次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但肿物体积大、呈现恶性肿瘤生物学表现,团队专家提出了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全膀胱切除术+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为患者“再造新膀胱”,实现原位排尿

据了解,“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首创的技术,由学术带头人刘春晓教授创立,是指通过去掉结肠带,利用患者自身乙状结肠,再造一个新的膀胱,实现原位排尿,形成了近似生理性排尿习惯。经过多年技术沉淀,目前在腹腔镜技术和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能极大地增加手术操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啊白。受访者供图

“我们考虑的是,消除病症只是手术的第一步,更关键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让小女孩正常生活。”徐啊白回忆,在宣宣家属同意治疗方案后,泌尿外科团队为宣宣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耗时6小时,手术团队为宣宣顺利切除病变膀胱并重建尿路,完整保留子宫、双侧卵巢、阴道等生殖系统重要器官,出血量仅50毫升。

随着宣宣逐步康复,身上的管子越来越少,顽固性疼痛得到明显改善,精神、睡眠、饮食恢复良好,家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术后第12天,宣宣顺利出院,重返校园。

“真的要非常感谢徐主任与珠江医院的全体医生护士,让她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与温暖,你们就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中的一束光。”就在上周复查后,徐啊白收到了来自宣宣妈妈的一条信息,面对他们的感谢,徐啊白表示,这是医患共同努力,才取得了好结果,未来也祝福宣宣可以开启精彩人生。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