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封建迷信--道家之修(一)

龙港书生 2024-04-01 17:30:04

说起道家,必定会想到一个人——老子。但是老子的个人生平很难查证,因为当时没有相关的记载。后世传说老子过函谷关时被关尹子请去写下了《道德经》,但这个说法有误。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表明,这部经书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德道经》,而不是《道德经》。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各种抄本和错别字,现存的《德道经》有 5000 多个字。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解说《德道经》的内容十分火爆,各种解说和穿插层出不穷。但如果你的水平不够,不讲《德道经》,似乎都无法在自媒体上发展。

然而,道家思想并没有那么玄妙。回归本质,老子只是一个凡人。他不会骑着青牛升仙,这些传说不可信。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管理员,曾阅读过大量书籍。至少,他看过周朝王室藏书中的竹简和帛书。作为管理者,他肯定读过很多书,也有自己的领悟。

就像古语所说的“学富五车”,老子作为图书馆管理员,读书量肯定不少于五车。他的《德道经》正是他对众多知识的总结。现如今,对《德道经》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有音译、音释等各种版本。

自古以来,人们都热衷于研究玄之又玄的事物,不只是现代人。道教和易经是贯通的。《德道经》虽有众多字词,但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解读。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定本,说明《德道经》的内涵非常深奥。这个里面呢,有一个关键点: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有一个叫法家。他这个主张呢,是用严刑峻法来让这个国家发展。包括秦国,商鞅变法,带动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用这个赏罚让民众以及士兵产生斗志,奋勇去战场上建功立业。

这个“法”,应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法律。但是我们看《道德经》上面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这个“法”变到这句话里面呢,就变味了。好像就是这个人呢,将“法”要去向什么东西学习。就变成了“效法”他这个概念。

这个东西就很难再去解释了。他这个“法”到底是什么法?我们该如何称之为“法”?这就不好玩了。法在这句话里面变成了仿效学习的意思。同样一个字,都是在那一个时代产生了两个意思。

但是呢,无论说从哪个角度去学习去看的话,这个“法”也很好理解。当学习也行,当限制管理也可以。我们怎么理解,方便我们去认知,我们就怎么理解就行了。没必要说非得纠结于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就再纠结,也没用。他也不能回到过去,时空穿越去解释这个东西。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