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一颗威宁马铃薯的自述

多彩威宁 2024-07-16 08:37:06

我是威宁马铃薯,我的家乡因我庞大的家族被冠以“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我还有两个小名:土豆和洋芋。

今天,我想给大家说说我们庞大的家族,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练就过硬本领,并在市场上闯出名堂的故事。

先简短地介绍一下我们引以为傲的足迹吧——

2009年,“威宁洋芋”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登记注册;

2015年,“威宁洋芋”通过农业部农产品无公害认证;

2017年,“威宁洋芋”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同年11月,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审批,授予威宁“中国薯城”称号。

研发端:硬核“芯”动力

aspan_6

每一个家族的成长,都要从“芯”说起,我们“威宁洋芋”家族也不例外。

种子,就是我们的“芯片”。

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若直接将当年收获的马铃薯作为次年的种薯使用,病毒会通过种薯传到下一代。代代累积,就会导致品种退化和严重减产,而培育原原种正是抵御病毒的有效生物技术。

为了拥有硬核“芯”动力,我们引进了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家乡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脱毒种苗研发基地,每年设计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约1.5亿株,繁育原原种超过1亿粒。

我曾听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日裕这样介绍:“通俗来讲,组培就是克隆技术。而产生分离组培苗的种子,则需要科研人员从几十万粒种子中优中选优。”

  组培车间克隆的种薯苗是我们最初的形态,经过雾培、土培、扩繁等三级繁育的多道工序后,才能成长为一个优质的种薯。

在这个优质种子“孵化园”里,全部采用物联网及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智能化茎尖脱毒等先进技术,全程智能化培育。

经过专家们的不懈努力,2023年,我的家乡被认定为“贵州省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种植端:“保姆式”培育

aspan_8

在威宁,我的家族常年稳定拥有近100万亩超大“住宅”。

岔河镇、中水镇、金钟镇等河谷、坝子里的亲戚们,是家族“翘楚”,因为居住环境好、气候条件不错,总是特别早熟。每年4月初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因此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其他居住在山坡上的兄弟姐妹,就相对“稳重”一些,要等到8、9月份才陆续出土上市。

由于生活的地方多为“灰包土”,土质松软、保水,加上温差特别大,我们每天都会拼命吸收不同时段的能量,不断让自己适应气候条件,终于做到收放自如,把自己锻炼得“香香糯糯”的。

有国内著名马铃薯专家这样评价我们威宁洋芋:“薯块大、产量高、品质优、退化慢、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

能获得高评价的秘诀就是强化品种脱毒繁育,人们请来了省农科院和市、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作指导。

他们在雪山镇建了两个试验基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毕节市试验站试验基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威宁育种试验基地。

aspan_9

最近几年,网络直播带货帮助我们拓宽了销售渠道。

在我庞大的家族里,有各类品种380多个,老百姓常种的有10个左右。基地里的专家们,把各类品种从大田选种到实验室培育,经过多道程序,对我们“威宁洋芋”家族品种进行抗性和品质改良。

目前,主要培育出鲜食菜用、高淀粉、薯条薯片加工、全粉加工四大类品种。

2023年9月27日,在雪山镇雪山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威宁育种试验基地,专家们对黔芋10号马铃薯进行测产,得到了喜人的成绩,亩产量平均达到4000余公斤,成为家族的“高产王”。

他们还组建了“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队伍,全程“保姆式”帮助我的家族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近两年,家乡的人们紧跟时代步伐,从种到收,进行机械化操作。

在双龙镇凉山社区700亩全程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示范基地内,从拌种、犁地、播种、植保、采收、残膜回收等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除了农机装备,这些年,我的家族从种子培育、自动化育苗、加工、物流等方面,都吃上了“时代红利”,新设备、新技术覆盖我们的一生,不仅让我们家族产业发展体系更健全,也让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

销售端:“链”出致富路

aspan_11

一位叫“威宁方言哥”的网络主播游走家乡直播带货。今年上半年,他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成功带领我们超20万公斤的同伴去勇闯世界,足迹遍及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赚了钱不说,还为我们“威宁洋芋”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家族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在中垦薯业建成的西南地区首条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上,刚刚被采收的马铃薯正在被加工成全粉,一期项目可年产全粉8000吨。全粉是制作薯片、面包等食品的原料。经过加工,我们“闯”世界的形态更丰富,渠道更多,市场也更大了。

随着家族慢慢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反哺家族产业,整个市场营销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形成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子。

目前,家乡成立了马铃薯协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近60家,常年外销马铃薯商品近百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近40亿元,带动当地群众约21万户67万人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来源:多彩贵州网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