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这棵树,想说爱你不容易

森林驴 2024-05-26 17:55:37

我国1890年引入桉树。

经历了130多年风风雨雨,漂洋过海的桉树不仅落了地、生了根、发了芽,而且开了花,结了果,还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了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树种之一。

在种植面积最多的广西,桉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随处可见,俨然生活的一部分,几乎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然而,人们对桉树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惊奇于快速的生长特性,一方面担忧其可能的生态影响,“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曾几何时,桉树造就很多致富神话,还是人人都爱的“摇钱树”,而如今,变成了人人都骂的“妖魔树”。

同样是桉树,“你是那昨天的云,还是今天淋漓的雨?”

仿佛一夜之间,口碑一落千丈,还把桉树贴上了“抽水机”、“抽肥机”、“有毒树”等标签,指责桉树把地下水抽干,导致地力退化,制造癌症村,林下不长草,林中无飞鸟……

甚至有人曾撂下了狠话,这样下去的话,“将面临的是绿色沙漠,生物灭绝,断子绝孙!”

虽然言语过于偏激,有危言耸听之嫌,且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我们对桉树总不能一好百好,也不能说一无是处。

毕竟,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嘛。

桉树虽然是外来树种,但生长迅速、产材量多,从多个推荐种植的树种中“脱颖而出”,很快就被推上了行业的风口浪尖,中国速度再次彰显,广西以每年新增200万亩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面积增长了整整20倍。

目前的种植面积更是高达4550万亩,相当于每个广西人差不多就拥有1亩桉树。

凭着速生快长的桉树,广西轻松地完成了N多年没有完成的灭荒任务,还成功塑造了一条从品种选育、组织培养、工厂苗木、专用肥料、造林营林,到采伐运输、木材加工,到制浆造纸,再到板材生产、家具制造等完整的桉树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农民得实惠,工人得就业,企业得效益,政府得税收,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皆大欢喜。

在广西桉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轮伐期过短、经营强度过大、树种过于单一、生物多样性少等问题。

特别是大规模过度纯林化,火烧林地炼山,肥料农药除草剂滥用等不当经营手段,确实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造成不良影响。

成绩理应得到肯定,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至于,桉树的是非功过,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在网络媒体上,桉树的正面报道流量极低,而那些“骂”桉树的流量却贼高。

显然,对桉树优良的特性、发展的成就、重大的作用宣传不足,对桉树常识的普及也远远不够,以至于现在公众对桉树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随意断言桉树破坏生态环境。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坐在桉树做的椅子上,用着桉树造的纸,奋笔疾书“怒骂”桉树,就如同一边吃着喷香的外卖,一边骂M团骑手闯红灯,甚至还嫌送得慢。

搞笑吗?

讽刺吧?

尽管官方定调了桉树是从国外引种最成功的树种,但并未取得公众对桉树的完全信任;尽管官方编制了发展规划,但并未得到充分地贯彻执行;尽管有关部门制定了技术规范,但并未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尽管研究机构发布过“10年监测报告”,但并未打消公众对桉树的重重疑虑……

显然,广西桉树未来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著名诗人艾青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广西,这块祖国南疆的热土,好不容易遇上了桉树,爱上了桉树。莎士比亚说:“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总会经历一些磕磕碰碰。

尽管“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不愿意“伫立在风中想你”,还得鼓起勇气,对桉树说“爱”。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