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简单模糊几句话,令人眼眶发酸

风华评过去 2024-07-27 02:43:37

1976年5月,北京中南海。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坐在书房沙发上,目光炯炯有神。他就是毛泽东,正等待着自己人生中最后一位外宾的到来。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位身材高大的外国人走了进来。这是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将成为毛泽东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元首。

【毛泽东晚年的坚持】

晚年的毛泽东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始终坚持关心国事。即便在病榻之上,毛泽东依然坚持阅读文件、批阅公文,关注国际局势。他特别重视外交工作,认为这关系到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尽管医生再三劝阻,毛泽东仍执意要亲自接见来访的外国元首。他说:"我是国家领导人,怎能因为身体不适就推辞见客?"为了不失礼节,毛泽东每次接见前都会强打精神,坚持穿上整洁的中山装,端坐在沙发上迎接来宾。

【中巴友谊的历程】

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中巴关系。上世纪50年代,当巴基斯坦加入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时,很多人建议对巴采取强硬态度。但毛泽东却说:"巴基斯坦也是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难处。我们要以诚相待,用行动赢得他们的信任。"

在毛泽东的推动下,中国主动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帮助修建公路、工厂。这种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让巴基斯坦人民深受感动。一位巴基斯坦工人动情地说:"中国人民我们的好朋友!"

【最后的会面】

1976年5月27日,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如约而至。看到憔悴的毛泽东,布托不禁动容。毛泽东勉力起身,与布托握手。虽然声音微弱,但毛泽东仍坚持用英语问候:"How are you?"

布托回答:"我很好,谢谢你."随后又补充道:"主席,您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谦逊地笑了笑:"不要夸我,我没做多少成绩。"

短短几分钟的会面,却给布托留下了深刻印象。离开时,布托对陪同人员说:"毛主席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依然矍铄。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影响深远的遗产】

毛泽东去世后,巴基斯坦举国哀悼。总统乔德里在唁电中写道:"毛主席是20世纪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不仅关心中国人民,也关心巴基斯坦人民的幸福。"

在巴基斯坦民间,人们自发组织悼念活动。一位普通市民说:"毛主席虽然离开了,但他缔造的中巴友谊永存。"

时至今日,中巴两国关系依然密切。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一位外交官感慨道:"毛主席为中巴关系打下的基础太深厚了,这份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

毛泽东与布托的最后一次会面,像是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尽管身体虚弱,毛泽东仍坚持亲自接见,体现了他对外交工作的重视。而布托不远万里来访,也显示了巴方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这次简短的会面,为中巴关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开启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今天的中巴关系,正是建立在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

0 阅读:0

风华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