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利民和他的“蛋雕”世界

太原日报 2024-08-03 07:22:00

岳利民正在雕刻作品

作品《十二生肖》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邓寅明拍摄

岳利民的蛋雕作品展示 李晓琳 摄

一把刻刀、一个蛋壳、一双巧手,打开大千世界……这就是非遗文化蛋雕艺术。以刀代笔,游刃薄卵,用的是巧劲儿,拿捏的是分寸。今年66岁,家住柳巷街道西海社区的岳利民,用一双巧手推开这扇“蛋雕”精彩大门,退休日子“活”起来了。八一前夕,记者走进他的“蛋雕”世界,感受那份奇妙。

走进岳利民的家,就像走进一个微型蛋雕博物馆,墙上的陈列格里摆着五六十件作品,加上挂在墙上的镶框摆件,足有上百件,其中,有卡通造型、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内容的蛋雕作品,题材十分丰富。

一次偶然

蛋雕艺术“闯”进岳利民的生活纯属偶然。2015年,他到北京出差,闲暇时逛古玩市场,一枚蛋雕作品吸引了他的目光。蛋壳上作画,妙不可言,但怎么把画雕上去?岳利民产生了浓厚兴趣。摊主热情地向他介绍了蛋雕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技艺的复杂与传承,凭借自身有点绘画功底,他准备一试身手。

蛋雕制作比想象中难很多,只有绘画的“两把刷子”根本不够用,光在蛋壳上作画就难倒了他。“蛋壳是曲面的,与平面作画是天壤之别。”他不知多少次反复尝试,才勉强悟出其中原理。在蛋壳上雕刻,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凭着那股钻研劲儿,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第一件以卡通狗为造型的作品出炉着实让他兴奋了好多天。

一路学习

2019年,退休后的岳利民,有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蛋雕艺术,“干就要干好”是他的做事原则,也为之付出大量心血。从自学琢磨,到后来师从专家,他一路学习成长,收获满满。

“蛋雕是一个非遗项目,技术含量极高,雕刻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说道。”岳利民说,退休当年他就拜师蛋雕非遗传承人刘玮玮,进行系统学习。从蛋壳选取、钻孔取液到巧妙作画、精心雕刻,学习过程解决了他曾经遇到的不少现实难题。比如,钻孔取液由于之前不得法,废弃蛋壳无数,后经指导用小电磨微戳取空,之后用注射器抽蛋液,再用清水、84消毒液反复清洗晾晒,才能保证蛋壳质量,为下一步雕刻作好铺垫。

学习过程就像开启了一段神奇之旅,岳利民跟随老师体验了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如今,他的蛋雕作品中阴刻、阳刻、线刻、浮雕、点刻、拼雕、套雕、衬雕以及镂空、镶嵌,样样全乎。

一种坚持

蛋壳“绣花”,绝非易事,其中酸甜苦辣,唯有岳利民自知。5年以来,他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倾注于此,源于一种执着。

有人说,蛋雕是“脆弱的艺术”,果真如此,普通鸡蛋壳的厚度仅有0.2毫米且无韧性,极易破损。在蛋壳上雕刻,以刀代笔,游刃薄卵,用的是巧劲儿,拿捏的是分寸,玩的是心跳,稍有不慎,毁于一旦。岳利民每每进行蛋雕都会全神贯注、凝神静气,力求完美。

“我家曾经一度‘谈蛋色变’。”岳利民的老伴向记者“抱怨”。原来,为了选到形态周正、皮光斑少、颜色纯正的蛋壳胚子,岳利民把周边卖鸡蛋的摊点转了个遍。不仅如此,雕琢蛋壳,失手是常事,“胚子”消耗量大,于是,他家餐桌上炒蛋、煎蛋、蛋汤是常客,但煮鸡蛋、荷包蛋等几乎不见踪影。

一份热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岳利民的蛋雕技术游刃有余,作品内容十分丰富,这一切得益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出去旅游,他会细心观察自然界的山水之态、花鸟之势、鱼虫之趣;观展看画,他会揣摩人物肖像的喜怒哀乐、书法作品的笔势走向……有了丰厚的素材来源,岳利民在蛋壳上“绣花”便胸有成竹,刻刀下一件件作品逼真传神。

从简单的卡通画起步,逐步练习浮雕、影雕、镂空;表现内容从花草、生肖、人物到红色主题、传统文化;展示方式从配罩到装裱,由镶框到加装饰灯,岳利民一步步探索创新,永不止步。5年下来,近千件蛋雕作品令人叹服。

岳利民最得意的作品是《百福图》,以多种书法字体呈现的100个“福”字跃然蛋壳,花了半年多时间。先是寻找了200多颗大小匀称、颜色相近、表面光滑的鸡蛋,再抽取蛋液、消毒、风干,最后创作,笔绘、雕刻、阴干、打磨……使出“十八般武艺”,舞刀弄钻,极其辛苦。最难的环节不在雕刻,而是将成品一分为二,粘贴在展板上。

“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岳利民形容切割蛋壳像在刀尖上跳舞,需用小电磨精准将雕好的蛋壳切开,线条须直、切口须平,一旦力度没掌握好,蛋壳破碎,作品即废。切割好的蛋壳切口还需用打磨条细致打磨平整,一天只能打磨出两三只蛋壳。将蛋壳粘在展板上也非易事,需用速干胶涂抹迅速粘贴,力度掌握不好会错位、损坏。好在,成品里每个“福”字形态各异,字形活灵活现。

一个心愿

有了千余件作品的功底,岳利民的雕刻技艺日臻成熟,陶醉于蛋雕艺术这条路上,虽经历过各种艰辛,但依旧相信坚持的力量。他创作的《百福图》荣获第四届山西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第八届中国(山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辉煌历程》获银奖;《十二生肖》在“汇报成果 晋享生活”太原工美创新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

小小蛋雕,非遗传承。起初,家人对他痴迷于此不太支持,然而,随着一件件作品诞生,她们被非遗项目成功“圈粉儿”。现在,蛋雕制作变成“全家总动员”,岳利民的老伴打下手给蛋壳打孔、抽液等,女儿帮他录视频在网上传播,希望更多人看到并了解这个非遗项目。

5年间,岳利民携带作品进社区、进校园、进商铺、进家庭……还将自己不少作品馈赠亲朋好友,争取一切机会宣传蛋雕艺术。同时,免费收徒传授技艺,目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非遗项目不断传承下去,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记者 李晓琳 太原晚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