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性能翻车,谷歌新旗舰Pixel9遇挫,都怪AI战略太激进?

侠说科技 2024-08-27 19:54:41

文丨侠说科技

成也AI,败也AI。在国内市场的边缘地带默默铺陈,Google Pixel 9 系列于8月22日悄然在海外舞台绽放。这一系列手机的发布,似乎并未在国内掀起太大波澜,其背后映射出的,是Pixel系列近年来在硬件创新上的乏力。

昔日安卓标杆,今天配置全面拉胯

Pixel 9全系列搭载了Google自研的Tensor G4处理器,数字版标配12GB内存与双存储选项——128GB或256GB,而Pro系列则进一步拓展至128GB(9 Pro)、256GB及顶级512GB(仅限9 Pro XL),意在满足不同用户的存储需求。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智能手机战场,这样的配置即便放在中端市场,也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在国际市场上,“实用主义”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硬件参数的极致追求并非首要考量。然而,这种“能用即可”的哲学,在Pixel 9系列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Tensor G4处理器的性能表现,成为了媒体与用户关注的焦点,更是众多评测中的争议热点。提前获得Pixel 9系列评测机的博主们,纷纷对该处理器的性能提出了质疑。DameTech的测试中,Pixel 9 Pro XL在720P分辨率下运行热门游戏《原神》时,其平均帧率竟落后于搭载骁龙8 Gen3的Galaxy S24 Ultra与iPhone 15 Pro Max。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表现甚至不及两年前采用Tensor G2处理器的Pixel 7 Pro,这一结果无疑给Pixel 9系列蒙上了一层阴影。性能基准测试同样未能为Tensor G4挽回颜面,多位博主的测试数据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结论:Tensor G4的性能表现令人失望。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回想起Pixel 8系列的尴尬处境。彼时,Tensor G3同样因性能问题饱受诟病,而Google的应对之策竟是“禁止Tensor G3机型安装跑分软件”,此举虽可视为权宜之计,却也在无形中暴露了其硬件实力上的不足。

Pixel系列的没落,令人唏嘘不已。曾几何时,它作为Android阵营的标杆,引领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而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Pixel似乎迷失了方向。

硬件创新的乏力、性能问题的频发,以及市场战略的模糊,共同构成了Pixel系列当前的困境。然而,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对于Google而言,是时候重新审视Pixel系列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了。

是继续在硬件性能上死磕,还是另辟蹊径,以软件生态、人工智能等独特优势重新赢得市场?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Pixel系列的未来走向。在智能手机这片红海之中,Pixel能否再次扬帆起航,我们或许还是可以拭目以待的。

Google Pixel 的两大致命转折点

在追溯Google Pixel系列的辉煌征程时,两大里程碑式的转折点犹如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Pixel品牌的市场征途,也悄然埋下了后续挑战的种子。首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18年的Pixel 3系列发布,这一时刻标志着Pixel系列在摄影艺术上的飞跃。

自诞生之初,Pixel便以相机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而Pixel 3更是将这一优势推向了极致。通过Google独创的深度计算摄影技术与精密的图像处理算法,Pixel 3在暗光环境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夜视”能力,仅凭单摄像头便能与多摄旗舰分庭抗礼,赢得了全球用户的热烈赞誉。

这一壮举不仅巩固了Pixel在摄影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Google向软硬件深度融合战略的坚定迈进。然而,Pixel 3系列的辉煌背后亦藏着隐忧。尽管相机性能卓越,但其整体硬件配置却显得相对保守,尤其是电池续航与屏幕素质,成为了用户诟病的焦点。

这种“一枝独秀”的产品策略,虽然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却也限制了Pixel在全面竞争中的优势。随着市场对手机综合性能要求的日益提升,Pixel 3系列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现,为其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时间流转至2021年,Pixel系列迎来了又一历史性的转折——Pixel 6系列的问世。这一次,Google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摒弃了长期合作的高通骁龙处理器,转而拥抱自研的Tensor芯片。Tensor的诞生,是Google对AI与机器学习领域深度探索的结晶。

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Pixel带来前所未有的计算摄影、语音识别及AI体验。然而,这一决策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Tensor芯片的性能表现,直接关乎Pixel能否继续稳坐高端旗舰的宝座。

在AI计算领域,Tensor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与Google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相得益彰,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然而,在追求AI极致的同时,Tensor在硬件性能上的短板也暴露无遗。

面对高负载场景如大型游戏等,Tensor的表现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与同期旗舰芯片相抗衡。这种“重AI轻性能”的策略,虽然为Pixel带来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也让其在综合性能上失去了与顶级旗舰一较高下的资本。

Pixel 3系列以摄影之名铸就了辉煌,而Pixel 6系列则开启了Google自研硬件的新纪元。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升级,Pixel系列在追求AI技术革新的同时,也面临着硬件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

Tensor芯片的低性能问题,正是这一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未来,Google若想继续引领Pixel系列走向新的高度,就必须在保持AI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大对硬件性能的投入与研发力度,以满足用户对手机综合性能日益增长的期待。

激进地All in AI 是Tensor 芯片问题根源?

Tensor芯片的性能瓶颈,无疑是制程技术制约下的必然产物,更是谷歌在芯片设计上一味追求AI与机器学习优势的直观反映。这种“偏科”现象,忽略了用户对于设备全面性能的深切渴望。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我们不可否认其作为未来科技核心的力量,但现实是,广大消费者依然将设备的综合体验视为首要考量,而非仅限于AI的单一亮点。

谷歌,这位AI领域的领航者,需在未来的芯片战略中寻找一条微妙的平衡木——既要稳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又需显著提升芯片的整体效能,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然而,时间紧迫,竞争对手们已纷纷觉醒,从硬件优化、核心算法到AI大模型技术的全面布局,Android阵营内的其他企业正蓄势待发,准备与谷歌一较高下。

回望过去,Google Pixel系列以其独特的软件驱动策略,为Android生态注入了新鲜血液,Pixel 3与Pixel 4更是以其卓越的摄影能力,引领了计算摄影的新风尚。但时至今日,市场环境已悄然生变,当GPT-4等更高级别的AI语言模型超越谷歌的Gemini,成为众多手机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时,Pixel仅凭“一招鲜”已难以维系其高端地位。

谷歌的“AI至上”理念虽坚定不移,却似乎忽略了用户需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硬件性能屡遭质疑的背景下,这种坚持显得尤为单薄,甚至带有一丝自我安慰的意味。在AI时代的浪潮中,谷歌试图借助Tensor芯片彰显其对未来的掌控力,但面对技术瓶颈与市场反馈的双重压力,单纯的坚持已不足以支撑其前行。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持AI创新的同时,深刻理解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产品的全面升级。毕竟,再强大的AI技术,也难以掩盖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种种不足。谷歌或许该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路径,思考如何在AI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更加和谐的共存之道。否则,等待它的,不仅是性能上的滑坡,更有可能是市场对其品牌的逐步疏远。

0 阅读:35

侠说科技

简介:数码圈里的徐霞客,科技圈里的风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