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掉到6.3,今年最大的骂战,出现了

独立鱼电影 2024-08-01 10:11:56

最近最热的话题,当属巴黎奥运会了。

比赛如火如荼,讨论也随之不断。

其中最癫的,还是围绕开幕式的舆论大战。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评分,一路从9分掉到了6.3。

五星、一星旗鼓相当,评论严重两极分化。

与此同时,战火不断转移。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词条下,也打响了「五星保卫战」。

网上也到处可见高分低分的互相攻击。

眼看开幕式已过一周,相关骂战还在继续。

到底在吵啥,鱼叔也来吃吃瓜。

现在网上关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形容词花样翻出。

有人夸松弛,有人骂混乱。

但起初鱼叔见得最多的是另一个词:尺度。

怎么「尺度」也能被拿来形容一场奥运会开幕式,这也分敢拍不敢拍?

以防有鱼友没看过开幕式,鱼叔先简单介绍下前情。

这届开幕式主要流程分为三个主线并行:

火炬传递、文化展示、各国代表团亮相。

与以往固定封闭场馆,顺时板块化的开幕式流程不太一样。

巴黎开幕式将流动的塞纳河做舞台,让活动现场穿越城市之间。

代表团乘船游过逐一亮相,观众在河两岸观礼。

过程中交错展示三个主线内容,意图打造出沉浸式的城市派对体验。

刚开始,一股浓烈的法式气质确实扑面而来。

随性、奔放、抽象、松弛到荒诞。

比如,火炬倒扣烧到脚的玩笑、被雨水打糊懒得擦的镜头、《蒙娜丽莎》掉水里无人在意的剧情、甚至最后连五环旗都挂反了......

怪诞的幽默感之外,诸多文化艺术符号穿插其中目不暇接。

加上法国作为电影诞生地,孕育出不少电影大师与影史经典。

于是鱼叔单是找彩蛋,也能在沉浸感里新奇乐呵不断。

开幕式致敬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的名作《玩乐时间》

但接着看,就明白了「尺度」说法的来源。

文化展示的部分百无禁忌,无疑带来争议。

像是,在致敬法国新浪潮电影部分时呈现的炸裂三人行画面;

展示法国当代舞蹈音乐样貌时,LGBTQ演员们的表演;

以及彰显自由平等国度氛围的,对多元化性别性向的聚焦;

还有骂声最凶的,涉及宗教与希腊神话的演出部分。

果不其然,开幕式结束后,网上吵疯了。

国内外的评论都呈现两极化,最多的还是质疑。

念错国家名字、五环旗挂反、流程呈现混乱等问题就不说了。

更多人质疑巴黎开幕式过分追求「政治正确」,导致上演了一出群魔乱舞。

像是,特朗普接受采访就称开幕式在内容上对宗教人士的冒犯可怕且可耻。

开幕式部分赞助商也为此撤销赞助,以致巴黎奥组会紧急道歉。

奥运会官方账号也「疑似删除」开幕式视频,降低舆论风险。

本以为看个热闹就行,谁料吵得最凶的竟然是咱们这儿。

在巴黎开幕式的豆瓣词条下,五星与一星打架,立场质疑立场,才导致评分一路下滑。

一开始确实只是不同观众的观感差距表达。

但两极化评论增多之后,就不可避免地演变成意识形态的互相攻击。

火力加大,就蔓延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评分区。

有人质疑部分「崇洋媚外」的网友一边用高分「跪舔」巴黎开幕式,一边低分打压北京开幕式。

于是,一场五星保卫战开始了。

说实话,近年来相似的舆论事件太多,早已见怪不怪。

但一个星期了还没吵完,鱼叔为了吃瓜也发现了这场骂战里的一些不对劲。

比如,战况激烈,导火索却很模糊。

到底怎么吵起来的?

有网友说,是「崇洋媚外」者用低分侮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致评分下滑,致使战火升级。

但鱼叔翻看评论区到巴黎开幕式当天,发现相关一星评分用户有是有,但并不多。

偶有点赞量高的,也都发布于很久之前。

倒是许多相关事件的雷同报道里,挑动情绪的用词居多,却并没有实质证据。

仅有的几张「一星评论」图被反复使用,其中不少还是凑数的。

比如将北京「奥运会」与「开幕式」的词条和评分混淆。

猛地一看确实评分下降了,但其实是一场张冠李戴。

这么一来,这场骂战更像在虚空打靶。

其次,互相攻击的说辞也没啥逻辑,还有不少是

假消息。

有人宣称巴黎开幕式视频早已被官方表态删除,只有「崇洋媚外」的人还在吹。

意思是,这一届开幕式的群魔乱舞和质量差全球有目共睹,国内坚持喜欢的人立场一定有问题。

但。

紧接着官方就声明,称视频并未下架,只是不同国家地区存在版权限制。

到这,估计大家也能感觉到,消息来源和真实与否似乎无人在意。

一切都是拿来作为意识形态大战的工具。

就像这次巴黎开幕式骂战的侧面,曾经全网群嘲的日本开幕式也被搅了进来用以拉踩。

不知道为啥,鱼叔梳理这次事件走向总有种围观内娱粉圈大战的感觉。

尤其是手法极其相似:

互刷一星、互相拉踩、互相质疑对方立场。

骂声、下架、新闻人物表态,都被拿来巩固观点。

但转念一想,咱们看的也不是啥内娱电视剧啊,这不是奥运会吗?

借此,鱼叔也回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时间十分感慨。

隔了16年再看依然震撼如昨。

一方面,确实来自形式上的设计感和演员们的极致表现。

尤其是开头的击缶而歌,和活人成就的活字印刷术,视觉冲击毋庸置疑。

平心而论,鱼叔也做不到绝对客观评价。

毕竟观感里很难不混杂进强烈的文化共鸣。

相关记录片《北京之路:解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张艺谋的2008》中,呈现了开幕式的背后故事。

创作者与演员们那种极致尽人事的强悍精神力,和苦中作乐的意志力,也让人很难不随之动容。

另一方面,也是被时代记忆裹挟的情绪感染。

回想2008年。

个人经历之外,鱼叔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汶川地震时某学校黑板上被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字。

那一年,雪灾、洪水、特大地震接连来袭,社会氛围里却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我当时还给汶川地震救灾捐款来着)。

那时媒体的镜头仍是国民的眼睛,文娱行业的专业性与责任感也在各种赈灾义演中挺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对内又更是一剂强心针。

对外,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时代的中国需要被看到的迫切。

国民意志的强悍,让当时的对外心态开放、友好、包容。

开幕式上配合击缶吟唱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字的多形态呈现、以及那首《我和你》都是态度的表现。

203个国家征集的笑脸在地球下张开,国别距离在包容下和平消弭。

如今再看,只觉得当时的一切确实是艰难的,但更是有希望的。

有趣的是,「同一个世界」的声音在巴黎开幕式上却似乎失效了。

恰如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

巴黎开幕式上演唱的歌曲,也都是在呼唤超越国界与种族的爱与和平。

如席琳·狄翁演唱的法国香颂名曲,伊迪丝·琵雅芙的《爱的赞歌》。

我的爱,请相信我们彼此相爱

上帝让相爱的人团聚在一起

又或是约翰·列侬的和平颂歌《想象》,在塞纳河上响起。

没谁要消灭谁

也不为谁而牺牲

想像所有的人们

都生活在和平宁静之中

你可能会说我在做梦

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

到那时世界就会大同

但在如今,泥沙俱下的动荡世界局势,和日趋保守封闭的舆论环境下,这种呼声已经显出无力。

各类镜头下,真实与希望同样变得珍稀。

茧房里酝酿戾气,不分对错而仅仅是微小的不同,都很难彼此相容。

就像60年前的电影,可以在当时激发出席卷全球的创造艺术浪潮。

20年前,亦有相似的艺术复兴令人惊艳。

而在今天却只能触发对奇观的辱评,和攻伐的应激反应。

这时回头再看开篇那场骂战,很难忍住不去想:

时代、奥运会、电影、人……到底是哪个环节变了,才走到如今?

众人想要守住的,大概也不仅是一个冰冷的分数吧。

1 阅读:307
评论列表
  • 2024-08-01 21:21

    我反对华为是计算摄影吗?这个拍月亮能拍好我觉得无伤大雅。我气的是华为把人家报道的员工让单位给开了,华为是这样公关的!!!!

  • 2024-08-01 21:34

    现在的手机拍月亮没以前的感觉了。都是假的,边上的云都给你过滤了!假的不能再假了

  • 2024-08-01 10:43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评分真是跌宕起伏啊!不过,审美和理解因人而异,这样的骂战也是一种“特色”

  • 2024-08-01 21:16

    《解密》五星刷屏,观众好评出奇一致,看来这部电影真的很有料啊

  • 2024-08-01 16:34

    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何必非要分个高下!

  • 2024-08-01 12:26

    如果本身镜头就没有能分辨出环形山的清晰度,再好的锐化算法也没办法把环形山给锐化出来;我是这意思

  • 2024-08-02 01:57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VS 16年前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2024-08-01 11:17

    巴西队怎么了?曾经的“足球王国”如今连奥运会都进不去了,真是令人唏嘘

独立鱼电影

简介:电影从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