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干子弟,爱写采花日记,最后被枪毙

这个历史有点料 2023-11-05 23:07:23

1892年10月,陈公博出生于广东南海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广西提督,官居一品。与其他高干子弟一样,陈公博受过良好的教育。1917年,陈公博从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时,北京大学卧虎藏龙,风云人物辈出。陈公博先后师从陈独秀、李大钊等名师,他的学问和见识有了很大长进。1920年,陈公博从北京大学毕业,他回到广州,成了一名记者。

当时,陈公博雄心万丈,想干大事业。他先后创办《雨丝》、《新视野》等杂志,宣传新文化运动。渐渐地,陈公博也成了广东一带的新文化代表。1921年,陈公博参与组建革命组织。此后,他联络陈独秀、谭平山等人在广东大造声势,广州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然而,恰在此时,陈炯明炮轰总统府。陈公博与陈炯明交情深厚,他写文章公开支持陈炯明,与革命潮流背道而驰。因为这件事,陈公博脱离革命组织,转投汪精卫的“改组派”。

汪精卫是同盟会的元老,深受中山先生的器重。1925年,中山先生去世,汪精卫做了国民政府主席。在汪精卫的提拔下,陈公博很快就做了宣传部长。不过,历史证明陈公博又一次做了错误选择。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蒋介石强势崛起,汪精卫迅速被边缘化。陈公博作为汪精卫的心腹,长期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他心情十分不好,便去勾栏瓦舍寻欢。由于出手阔绰,陈公博很快便认识了一群高干子弟。这些人大多是北洋军阀的后代,以前十分风光。陈公博与他们志趣相投,便在一起喝酒、打牌。不久之后,在这群高干子弟的怂恿下,陈公博开始写采花日记,将他们在勾栏瓦舍寻欢的场景如实记录下来。陈公博的文笔很好,他写的这些东西一度竟十分畅销。

1938年,汪精卫公开投降,在南京组建伪政府。陈公博追随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表面上,陈公博是伪政府的行政长官,官员的升迁、降级都由他说了算。但是,陈公博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橡皮图章。陈公博也明白这一点,他将印信交给亲信,自己则钻到风月场所,继续寻欢作乐。1945年,伪政府彻底解散,陈公博带着一个名叫莫国康的情妇逃到了日本。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陈公博最后还是被遣返。由于作恶多端,陈公博最后被枪毙。纵观陈公博的一生,可谓是一路下滑。他本来是高干子弟,有着远大前景。然而,他仕途不顺便爱写采花日记,最后被枪毙,可谓是罪有应得。

1 阅读:263

这个历史有点料

简介:读历史,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