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文史达观 2024-07-24 13:08:01

“听不到人民的呼声吗?三门峡水库就该被炸掉!”

这段话是在2003年喊出的。

那一年,渭河爆发了50年难遇的特大洪灾,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正因如此,事后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了三峡水库,声称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就是一大败笔。

那么,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我国最伟大的水利建筑之一的三门峡大坝,其背后到底有着怎么的背景和故事呢?

三门峡大坝的修建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百废待兴。

当时面对黄河的肆虐,政府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以控制黄河洪水,并为周边地区提供宝贵的水资源以发展农业,和电力资源以提升生活品质。

但那时候,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修坝技术和专业人才,最后还是邀请苏联专家设计的,主持设计工作的是苏联专家伯克夫。

当设计图纸呈现出来后,因我国缺乏此方面的人才,由此对于苏联的设计方案,当时几乎没有人提出质疑,或者有能力和胆量提出疑问。

要知道,黄河与我国乃至世界其他河流有个显著的不同点,那就是黄河的含沙量极高,要是不考虑建设具备泄沙功能的排沙洞,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当时伯克夫恰恰就没有考虑这一点。

在他看来,到时候大坝建成后,因水势压了效果,会迅速改变那一现状。

其实却并非如此。

尽管当时时任我国清华大学教授的黄万里先生,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不设置泄沙设施会导致严重后果。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持异议者寥寥无几,更没有人敢质疑苏联人的方案,最终三门峡大坝还是按原定方案开始建设。

1957年,三门峡大坝正式动工,历经四年艰苦卓绝的建设,于1961年建成,比原计划预计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年。

建成后,三门峡大坝主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是当时我国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不仅控制了黄河大部分的水流和泥沙,还极大地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但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坝仅仅过了一年,泥沙淤积的问题就严重影响了水库的蓄水。

面对泥沙淤积的问题,专家们又一合计,将原本的“蓄水拦沙”,改成“滞洪排沙”。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在汛期来临之际,坝上的所有闸门都打开,洪水倾泄而出,就能带走水库中的泥沙。

泥沙淤积导致的灾难

可以上的操作,只能带走40%的泥沙,还有60%留在水库,显然当时苏联设计师的预想,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

要知道素有“九曲黄河万泥浪”之称的黄河,每年平均携带约16亿吨泥沙,占全球大河沙量的9%,以常规思维设计是不合理的。

正因如此,仅仅二十年间,渭河河床平均抬升了3-5米,形成了超过160公里的“地上悬河”。

后来,我国专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困扰,分别于1964年和1969年对修建好的大坝,进行了改建。

改建后的大坝,切实提高了排沙量,但并不能完全彻底的改变泥沙淤积的现象。

正因如此,1982年8月,黄河花园口区就遭遇了一场洪灾,整个地区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悲痛之中。

那时起,三门峡大坝就成了那场灾难的众矢之的,甚至被指责为加剧黄河洪灾的元凶之一。

到了2003年,又因为泥沙淤积问题,造成了渭河50年难遇的特大洪灾。

文献记载,2003年8月24日,原本40年风雨顺的渭河流域,忽然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

那场雨不仅大,而且广,波及渭南市5个县市区,55个乡镇,714个村。大雨一共下了51天,降水总量达394.3到493.1毫米。

借着大雨的声势,渭河猛然爆发,接连创下了四个历史之最:洪水水位最高、洪水总量最大、洪水历史最长,洪水演进速度最慢。

在那场洪灾中,一共有56.91万群众受灾,23人死亡,受毁坏的农田面积107.84万亩。

房屋倒塌19.19万间,损害桥涵17座等,给渭南市造成了35.33亿元的经济损失。

正因如此,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水利部前部长钱正英,两人一起就三峡水电站的问题,发表讲话,认为应该进行拆除。

与此同时,陕西省也向上级递交了《关于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陕西潼关高程、彻底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议案》之提案。

一时间,默默守护了半个世纪的三门峡大坝,开始被推上风口浪尖,有着极大的被拆风险。

三门峡大坝的贡献与治理

不过,三门峡大坝作为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重要工程,对其周边及下游河南诸多地区有着显著的效果,河南人率先发文力挺。

尤其是当时三门峡市,更是写下5000字的文章论述三门峡大坝的重要性,最后才得以保留。

不过凭心而论,50年间,三门峡大坝所给地区和区域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可观的:

1、水库的存在,催动着发电站不断运转,每年给国家带来20亿元的经济效益。

2、三门峡水库的存在,每年下游农业额外增收粮食30亿斤。

3、三门峡水库对湿地与渔业的开发,也起到一定保障作用,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三门峡下游渔业产值接近1亿斤。

4、由三门峡大坝修建,建立起来的水上贸易通道,每年来往的货物有200万吨,乘客量超100万。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水患,而否定了三门峡大坝在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最后,还得感谢高层的英明,最终保留下了三峡大坝。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治理和改善,去解决大坝所遇到的问题,不能遇到些事,就一棍子打死。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三门峡大坝的治理开始从单一的工程措施,转向综合治理。

与此同时,三门峡大坝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尝试采用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库区大规模营造水土保持林,减少入库泥沙。

不仅如此,他们还定期开展人工清淤,并利用淤泥发展库区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三门峡大坝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泥沙淤积问题虽然仍然存在,但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严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了。读者们,关于“三门峡大坝背后的故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渭河“03·8”洪水灾害回顾和思考》作者:石正福 陕西网2013-10-07

《【水利史】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之路回眸》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2020-03-17

《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 50 年的“黄河官司”》2007-10-12

《专家破解三峡工程最后一世界性难题"蓄清排浑"》中国新闻网 2002-10-27日

0 阅读:4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