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举才史观感:“孔乙己悲剧”怪科举考试吗,科举选才适当吗

赵知喻 2024-07-01 13:30:48
本节访谈中国古代推举人才的历史,并解答:“孔乙己悲剧”怪科举考试吗,科举选才适当吗? 结论:“孔乙己悲剧”不怪科举;科举考试出现,是中国政治和文化反复博弈的必然。 关键词:科举考试,乡土文化,心怀鬼胎,人际依附。 这一次采访者A继续采访,采访对象,某文化学博士F。 博士F一直关注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并且,他还曾经对科举考试在中国古代的演变发展,做出相对深入的考察和梳理。 当A一提出问题,这次访谈的主题是当代的孔乙己群体化问题,并试图和F交流,鲁迅时代之所以出现孔乙己现象问题,是否和清王朝末年,已经停了“科举考试”有关?另外,科举考试的制度方式,是否对当代解决孔乙己群体化化问题,有某些启示意义。 博士F一谈到科举制度,就侃侃而谈;以至于将采访者发问的主题“孔乙己问题”,都差点忘了。 不过后来,他还是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停科举”和单一农业社会,是导致民国初年出现少数文人孔乙己化的一个方面原因。 博士F谈的内容,都是肯定过去科举考试,对中国政治、社会积极意义的。 (一)科举考试为主政者垂爱,经历一个过程 F说,科举作为选才方式的出现,其地位越来越稳固化,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合理性和生命力。 在王朝政治的选才举才方面,经历了征辟制、察举制、中正制、科举制的漫长演变。 在西汉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早期阶段,最初实行的是征辟制。 所谓征辟,是要将对人才的查访、召请结合起来。当时,行政部门和公共事务都相对较少,这种方式,基本上够用。 不过,随着行政单元和政府部门增多,征辟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此外,由于在那个时代,毕竟读书写字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昂贵的事情,因此,民间自发培养的文化人,对社会公共管理而言,是供不应求的。因此,政府除了有必要发掘现有文化人之外,还要考虑不断培养新的文化人。 那么,选择哪些年轻人来培养呢? F说,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和乡土社会,针对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评价,最初来自族人和乡人。 你去看最早的既是朝臣也是文化名人司马迁的著作,或去看汉语言的各种早期文献,那些记载都显示,从春秋到秦汉的文化人,都非常注重自己在乡域的名声,注重乡人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王朝政治的早期,皇帝、宰相,将人才的最初选拔权,下放到地方官,就是顺应中国乡土文化环境的自然反应。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皇帝下诏书,制定选择人才标准;接着,指令政府官员按照标准,向皇帝推荐人才;最后皇帝亲自对推荐过来的人才进行面试,根据他们的表现授予官职。于是,“察举制”诞生。 再后来,在“察举”中受到推荐的人员,有了一个专门的名称,为孝廉。 所谓孝廉,也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这是因为,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就老是和不断地认为,人的美好品德总是结合在一起的,那些表现出孝顺长辈的人,可以推想,他们也会在操持公务上,表现得廉洁正直。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建立了太学,地方举荐过来的学子,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考试,才能授予官职。 太学生经考试后,成绩甲等直接留在中央为郎官;乙等生,则回到地方为吏,如果表现好,吏还有机会,再征召到中央为官。 这就表明,在汉武帝之后,西汉已经开始实行察举、考试相结合;推荐和培养相结合的选人用人制度。 东汉瓦解之后,到魏晋时期,由于篡夺政权的曹魏和后续政权,要通过承认既得利益的机制,稳定朝政并收买人心,察举制再发展成“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则完全废止了考试环节。州郡设置一个“中正”,中正根据家世、德行等标准,给当地的士人确定等级。当时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中正官负责确定某个人才属于哪一等。担任中正的一般是地方的士族,他们在评定等级的时候当然也会偏向士族的子弟。 在古代,不像现在百业发达,人们择业渠道非常狭窄。由于做官的利益和诱惑太大了,察举制和由察举发展而来的九品中正制,会产生非常大的弊端。 ——其一,造假泛滥。 为博取名声,文化人的造假、虚伪、相互吹捧,层出不穷。这在东汉的中后期,就已经非常流行。史籍史料显示,东汉时期关于文人的记录,充斥着肉麻的赞美和褒扬。从主政者选才的角度来看,某一范围文化人之间过度的互相吹嘘,显然会导致,关于某某文化人的名声和操守,真假难辨。 ——其二,利益集团。 地方官的举荐权,会在官僚阶层之中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容易发生世家大族相互照顾,并垄断仕途。至于后来察举制会进一步演变到“九品中正制”,那就更是篡权的曹家、司马家出于照顾当时门阀士族,进一步就这种世家大族的相互照顾的既得利益,合法化和固定化。 (二)科举成为历史趋势的管理机制原因 在经历大乱的痛苦之后,科举考试经历萌芽、试用之后,是在隋朝、唐朝、宋朝的大量朝廷政治斗争的发酵过程中,才逐渐走向成熟的。 科举选人得以胜出,其最基本的机制在于,经过残酷的社会动荡和惨烈的政治斗争,中央主政者越来越觉得:只有科举,既有利于帝国发掘培养经世济用的人才;也有利于皇权中枢摆脱其他利益集团的干扰;由此更有利于朝政合理化。 F认为,科举考试之所以会产生,并且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得到规范化,是因为越到后来,帝国中枢的执政者越来越感受到,只有通过将部分重要人才的初选权,抓在皇帝手中,才能实现达到帝国治理的多方面目的。 ——防止重要人才在最初阶段就被埋没。 ——屏蔽掉在层层举荐过程之中,各路大鬼小鬼的各种心怀鬼胎。 ——把最重要人才的初选权,掌握在中央主政者手中;由此,也将重要人才首次进入职场仕途的知遇之恩,掌控在皇权手中。 后来,科举考试中的几个趋势,都可以看出上述动机的关键性。 第一,科举的组织越来越讲究考题保密和考风考纪。 在唐朝时,科举考试试卷是不糊应试者姓名的,并且考生可以在考前广泛接触朝官,包括主考官。到了后来,科举考试试卷糊名;主考官在考试前较长时间要与世隔离;考生进入考场,严禁任何夹带。 并且,一直持续到晚清,科场舞弊案都是斩立决的罪名。 第二,通过科举授官的初阶,在不断提升;储备池在不断扩大。 唐朝进士授官都是科级,并且通过科举授官的名额,也相对有限。宋朝以后进士授官的初阶都是县级。再到后来,一甲状元可以零工作经验,直接授官从六品(相当于当代的副司级)。 第三,自宋朝以后,进士及第者,要面见皇帝,并认皇帝为老师。 “进士”即意味着入选中高层官吏,进士及第后,随即在皇宫参加鹿鸣宴,受到皇帝的接见、祝贺和嘉勉。这就明确,“进士”进入仕途群体,在他们才能“变现”环节的最关键环节,其知遇之恩,首先直接属于皇帝本人。 (三)科举选官的社会文化原因 F认为,科举考试对中国社会之成为必然,是适应中国乡土文化,并挑战中国乡土文化之政治弊端的一项制度反动。 什么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基础特征如下。 ——乡村是传统中国社会人的根,也是评价人的起点;是人生存发展的本源所在,是人成败得失的见证场所;也是传统中国社会人一生挥之不去、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由于乡村的家族生活,加上古代农业看天吃饭,在古代农村,安家立业、生存发展,每时每刻的各种安身立命事项,都需要乡人的出手扶助。 乡土文化和农业文明、耕读文化相适应。 乡土文化导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缺乏边界感,距离感。 从另一方面看,乡土文化背景中的人际关系,到处都是圈子感、依附感。 然而,如果从帝国政治的角度看,即使先不考虑全体人民的利益,即使从帝国主政者的私人角度来看,乡土文化给帝国政治带来的弊端,也是显然的。 ——乡土文化催生的乡土利益倾斜、乃至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小圈子利益倾斜,都和帝国治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帝国政治最基本追求,应该是帝国的长治久安;这种长治久安也建立在适度照顾广大普罗大众的利益基础之上,需要依靠整个帝国范围的纲纪才能得到维持维护。然而,乡土文化,却会要求或催促即使是读过书的文化人,要去对乡人、族人额外关照。 这在某些场合,这就会发生相互矛盾。当某种矛盾出现后,在帝国政治之中,也逐渐出现一些应对乡土文化弊端的“反动”举措。 举一例言之,任官避原籍,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帝国官员任职,要避开原籍。 ——所谓原籍,就是任职者的故乡。 观察所有“反动”措施,由本乡荐举,逐渐过渡到通过科举考试,就是其中功能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积极“反动”。 (四)科举为强势君王倚重的原因要点 从宋以后,频发的北方战乱,已通过杀戮、驱赶等方式,砸碎了原来的门阀家族体系、另一方面,则由于纸张普及,可获得教育群体增加,文化人群体增加,总体上,除了元朝之外,在宋、明、清三代,科举选人越来越受到朝廷重视。 并且,越是掌控朝政相对强势的君王,对自己通过科举过程发掘的骨干人才,越是相对倚重。 在宋朝,作为赵宋国策,从宋真宗之后,几乎所有朝廷要职,统由科举功名人士担任。 在明清两代,那些掌控朝政相对强势的君王——如洪武、永乐、康熙、雍正等,都曾经亲自垂询任内科举殿试的全过程细节,并主动排除殿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乃至努力从进士群体之中,发掘人才。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越到后来,强势的朝政掌控人越来越觉得,其他皇帝要打交道的所谓身边人,什么外戚、宦官、武将,乃至宗室,都一定程度“心怀鬼胎”,只要权力天平向任何一方倾斜,最终会扰乱政治大局,甚至导致天下大乱。 但科举入仕者有所不同,毕竟是多年寒窗,专业研习道德教化和政治治理,只要皇帝的目标是国家长治久安,科举入仕者在思想和步调上,和皇帝同心同德的程度,要高得多。 此其一。 如果依靠荐举,通过各种举荐途径入仕者,从被举荐者角度看,他多少会对举荐者怀有一定程度的知遇感恩,这会使得朝政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官员之间以同乡、同师门或其他联络为纽带的朋党痼疾,会更加严重;从整个朝政运转来看,也会不断固化地方举荐官员的自我存在感。 ——此路有我开,此树由我栽,欲从此路过,留下……。 此其二。 自唐代开始,由于纸张普遍使用,读书成本下降;就可资朝廷使用的人才而言,读书人备选池大大增加,显然,只有考试,才是防止“野无遗贤”的正确方式。 在东汉之前,书籍由竹简编成,且每本书的数量很少,不论是藏书还是读书,都是日常为衣食所累的普通农民阶层,遥不可及的事情。 纸张在东汉发明。随着越来越普遍使用,每本书翻印数量大为增加。虽然读书,仍然要一定的空闲时间和财力支持,但读书人群体的相对规模,相比竹简时代,已经大大扩张。 在西汉和东汉早期,由于读书人文化人的数量有限,察举制自然能将绝大部分读书识字的文化人纳入官僚系统,同时,非常少量的有治学成就或卓越见解的文化人,只要他自己适当在文化圈活动,其名声能够很快上达朝廷。 但是,越到后来,随着读书人数量增加,怎样从中发掘优秀者,就不是察举所能解决的问题了。那用什么方法解决,只有考试才能解决。 此其三。 F谈到这里,还继续提到,他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 他感觉到,从文化差异上看,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思维方式上,和西方人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古代,人们处在农业和乡居环境中,这种传统农业背景的生存,具有一个特点,看天吃饭,勉强维持温饱。因此,也每一时刻,都需要乡人、族人的搭手扶助。 这就决定了,中国几千年,中国式人际关系特征是,人的依附性、从属性、求同性更强。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中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相对缺乏自觉意义上的边界感。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语:吃(南方很多地方也称“恰”)了吗?这表明,在古代,很多时候,在乡居环境之中,确实有很多乡人、族人,是没有吃(“恰”)饭的,是需要乡人、族人搭手扶助的。 再加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从文化人职业选择的收益来看,除部分文化人可能能够从事中医、私塾教师之外,文化人职业选择面窄,即通常只有做官或做吏作为选择。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同学、同乡、同门之间,都会产生高度的共情,并且通常认为,有相互扶助的需要。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如果将重要人才的初选权交给举荐,肯定是同一地方的人,同一圈子的人,大量地相互吹捧,并相互结党营私。 此其四。 (五)科举考试对王朝治理正面作用非常明显 采访者A又问F,很多人都说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的毒瘤,导致了中国科技落后,妨碍了中国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毒害了历代知识分子;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万恶之源。真的吗? F说,大错特错,这些东西,都不是科举制度的错。 F说,上面讲的这些负面作用,实际上都是“中学”“国学”的经典思想的负面作用,这面负面作用的帽子,无论如何都扣不到“科举”身上。 比如说,科举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简直是大污蔑。 没有科举,中国的科学技术只会发展得更加糟糕。 ——在中国古代,绝大部分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是有科举功名或官方身份的人,如张衡,选为孝廉,相当于后世的中举;祖冲之,入选当时华林学省;沈括,进士;徐光启,进士;宋应星,举人。 为什么这些古代科学家都是有科举功名或政府授职人士? 道理一点都不复杂,科举或授职,解决了这些文化人的供职供养问题;没有功名职位的人,天天都要去地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儿有心思科研和著作。 事实上,科举选官对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正面作用,也是显然的。 ——仅说一点,科举大大延长了封建王朝的寿命。 F说,在没有科举制的两汉,也一定程度科举初步推行的唐朝前朝,实际上相对安定的王朝政治,大致都在100年左右。 在科举选士制度相对成熟的明清两代,王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都能达到200年左右。 在科举制下,由于高层文官,都出自“进士”,“进士”层面的文化人对王朝政治决策的影响力,一定程度能够对冲那些皇位世袭者的某些“荒谬”言行的不良影响。 在西汉王朝,国家治乱和皇帝的贤明、昏庸程度密切相关;不是昏君,帝国就治理;昏君,帝国很快就乱。 在东汉后半段,与其说是刘汉王朝,不如说是舅宦对撕王朝;东汉最终也在国舅和宦官的相互撕扯中破碎。 但在科举选官相对成熟规范的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即使有的皇帝行为比较荒谬,其程度丝毫不亚于汉朝昏君;但这种荒谬行为对帝国政治的消极影响,远不如汉朝来的直接和迅速。其中重要原因是,科举人员组成的文官系统,一定程度——虽然不能说全部——屏蔽掉了这种消极影响。 (六)民国个别“孔乙己”现象和停科举有关 鲁迅在《孔乙己》作品之中,鲁迅后来,也都没有提到,是不是因为停科举引发“孔乙己”悲剧。 通观全文,鲁迅的主要意思是,“孔乙己”悲剧已造成,社会大众层面那种麻木,孔乙己自身那种沉沦和找不到出路,值得大家深思和引以为鉴。 不过回过头来说,民国的 “孔乙己”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和停科举有一定关系。因为,如果还有科举,那极少数的“孔乙己”的精力会放到继续考取功名上面,而不至于流落街头。 民国“孔乙己”只是一种零星社会现象,称不上当时的时弊。所谓“时弊”,是弊端已经一定程度成为群体现象。 从鲁迅对孔乙己行为的种种描述来说,鲁迅先生的主要意图,还是讥讽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有很多内容和理念不恰当,并由此导致孔乙己不主动深入社会,沉溺于维持自己的“长衫”身份,并且总觉得,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很可贵知识——比如“回字四种写法”之类的。 从民国“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来看,还是以个人原因居多。实际上,在民国初期,仍然是一个文化人相对稀缺的时代。那些能写会算的人,只要不沉溺于“回字四种写法”之类的东西,稍做用心,是能够找到某种不脱长衫的营生的。 ——报社馆员;账房先生;投考正兴起的师范和专门学校;甚至,投考国立大学;等等。 (七)“孔乙己”群体现象要用公共管理制度治理 F认为,如果比照中国传统社会,可以看到,当代社会“孔乙己”现象,和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有类似之处:都在等待自己期待的工作平台。 但也有不同之处:当代“孔乙己”已经是一种群体现象;民国孔乙己是个别现象。 群体的现象,当然要用面向群体的方法治理。
0 阅读:5

赵知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