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为何十分热衷火锅?背后其实是四川人的一部苦难史!

小松历史菌 2024-08-14 23:19:29

说到火锅,这可是四川人最爱的人间美食。

有人这样形容:来到四川,不吃火锅就证明没来过四川;四川人吃不来火锅,那就算得不上真正的四川人。

在四川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火锅店,一到晚上,整条街都飘香火锅味。

那么,为何四川人对于火锅情有独钟呢?其实,在四川人爱吃火锅的背后,埋藏着一段四川人的苦难史!

其实,关于四川火锅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左思所写的《蜀都赋》:金壘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

目前,川渝地区的火锅,主流说法是起源于清代的泸州,而且是被一群底层船工发明的,后来再传入到重庆。

清朝道光年间,在泸州长江边跑船、拉纤的船工们,经常住宿在小米滩码头。

这些船工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重,但是收入却很低,而且长年在船上工作,导致不少人湿气和寒气都很严重。

当时,这些船工们,为了管饱肚子,又能抵御严寒和湿气,在停船后,便在小米滩生火做饭。

随后,他们放弃以前的煮饭方式,用一瓦罐,罐中盛水,加上各种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除湿气,便创造出一道现代川渝火锅的雏形。

当时,船工们吃完火锅后,便觉得十分美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在长江边的各个码头传开,也从码头里传到各处乡野之地,让不少穷苦百姓多了一条活路。

后来,这种食物从泸州沿着长江流入重庆,到达重庆后,便被一些下力的棒棒知道这种吃法。

所以,这些棒棒便经常去杀牛场,拾捡一些被随意丢弃的牛下水,也就是毛肚、内脏之类,直接到长江边洗净后,就切成大小块,沸煮后和船工们一起享用。

他们觉得,这种便于操作的美食,简直十分美味,一方面能够几乎没成本地填饱肚子,另一方面又能祛湿祛寒,干苦力活更有力气。

后来,甚至有人挑起担子,在担子里用一口分格的大锅进行烫煮,在街道、桥头和河边,开始叫卖这种牛杂毛肚火锅。

所以,这些船工、苦力们也就不再自己生火去烫煮了,而是每个人在认定一格火锅,在格子里随时烫随时吃,直接管到吃饱,也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这种火锅吃法,是既经济实惠,又免去了自己烫煮火锅的麻烦事,还能给苦力劳动者带来工作热量。

慢慢地,除开本身创造火锅的苦力外,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享受火锅,围着挑担子吃火锅的人,也从苦力逐渐扩散到各种人群,包括官吏、商人、农民甚至外商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的火锅店更是日益增加,许多官场大员、记者、商人、军人等,甚至都以吃火锅为荣。

其实,现代的川渝火锅,就是穷苦百姓为了填饱肚子,抵御四川盆地、水域的湿气、寒冷而被迫创造出来的食物。

这不能算作是食物,而是一根救命稻草。

那时,四川盆地的穷苦家庭,盐油非常缺乏,根本吃不上好饭(粗茶淡饭对于普通穷苦百姓来说都是奢侈),而火锅能杂煮许多小菜,用刺激的味道来麻痹味蕾,填饱肚子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四川火锅便逐渐演变到现在,成为寻常百姓爱吃的特色美食!

没错,四川火锅,见证了曾经四川人的一段苦难史!

2 阅读:122
评论列表
  • 2024-08-15 23:02

    谁特么告诉你四川热衷火锅?我80的,我小时候成都就没有火锅!你在开玩笑哦,以前除了开馆子的,有几家有条件整那么多调料去煮一锅汤汤水水来烫菜吃?还热衷?

小松历史菌

简介: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