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和张居正曾经并肩作战,为何后来张居正却要赶高拱下台?

北国历史爱好者 2024-03-24 14:28:58

隆庆皇帝死后,张居正立刻联合冯保驱逐了高拱,独揽大权。张居正赶高拱下台,其实并不突兀。在隆庆皇帝死前,他们就已经发生了几次冲突。

他们之前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拱对徐阶报复的比较狠,张居正心生不满。而张居正暗中帮助徐阶,也引发了高拱的不满。二是高拱和张居正都是喜欢专权的人,彼此难免发生权力争夺的冲突。

在高拱和张居正进入内阁之前,两个人的关系相当不错。他们在政治上有许多相似的见解,性格也一样锐意进取。所以两个人都把对方当做难得的知己,相约要一起改变这死气沉沉的朝堂。

所以,当徐阶成功把高拱赶走后,张居正非常不满,还曾经当众怼徐阶:“我要是再多说一句话,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高拱了。”

徐阶走后,张居正在内阁过了一段说一不二的日子。可是后来赵贞吉进了内阁,张居正的日子就没那么舒服了。

赵贞吉资历比他深,年纪比他大,性格比李春芳等人要硬气不少,所以总拿张居正当小辈看。张居正本来就和高拱关系好,现在有了对手,就想拉高拱回来,挤走赵贞吉。

高拱回来后,很快就赶走了赵贞吉。但是赶走赵贞吉后,高拱在内阁就无敌了。大权在握的高拱,开始报复旧日的仇敌。而高拱最仇视的人,莫过于当初逼他告病还乡的徐阶了。

高拱刚回来的时候,根基未稳,怕受到太多的反对,就做出一副毫不记恨徐阶的样子。高拱主动向其他人表示:我怎么会记恨徐阁老呢?虽然我们后来指示言官,互相攻击。可那都是小事嘛,徐阁老之前毕竟对我有恩。

可等到高拱在内阁站稳了脚跟,立刻就变了脸色。高拱不会立刻找一个自己的人去收拾徐阶,他打算派一个“中立人士”去,这样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这个中立人士,就是海瑞。

许多人一听高拱把海瑞派了过去,就知道,徐阁老这一关不好过。

海瑞不仅是朝廷里著名的孤僻,还是著名的公正。更重要的是,海瑞不仅和高拱没什么私交,甚至还欠着徐阶的人情。要是海瑞查出了徐阶什么问题,谁也不能挑他高拱的理。

就这样,徐阶的苦难开始了。不仅被收缴了许多财产,连两个儿子也被抓去戍边。

徐阶当初安心告老还乡,是因为他培养的学生张居正在内阁。徐阶知道,张居正会庇护他和他的家族。所以,现在有了困难,徐阶肯定找张居正帮忙。

张居正也很发愁,一方面,他实在不忍心自己的恩师一把年纪被逼成这样;一方面,高拱非常固执,他实在劝不动。

张居正只好到处写信求情,尽量帮着徐阶转圜。但现在高拱权势最盛,高拱不松口,张居正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这一天,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里办公,高拱突然叫到:“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张居正神经一紧,不知道高拱要说啥。却听到高拱继续说:“凭什么你有那么多儿子,我却一个都没有。”

高拱在儿女缘分上,确实比较倒霉。别说儿子了,连女儿都没养活。高拱前后有四个女儿,至少有三个是养到十四五岁就病死了。

高拱给前两个女儿起名的时候,还起的是高启宗、高启祯这种正经名字。等到小女儿的时候,连名字都不敢起了,只按照族里的排行,叫五姐儿。

高拱在小女儿的墓志里还写“予方议卜居大梁,冀他日与儿朝夕”因为把小女儿许配给了大梁姓孟的人家,所以高拱想以后搬到大梁去住,好能常常看到女儿。结果几个女儿还没出嫁就病死了。

相比高拱,张居正儿女缘就比较旺,他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己就能凑出一部葫芦娃。

张居正松了一口气,开玩笑安慰高拱:“儿子多也不好,孩子多吃的多。”

高拱没顺着张居正的笑话笑起来,他话锋一转,问:“所以你就收了徐家三万两金子养娃吗?”

张居正这才明白,原来高拱这是要质问他呢。张居正立刻保证,绝对没有这回事。见高拱不信,张居正还发了一个毒誓:“我要收了徐家的钱,我那七个孩子,他们就同一天死去。”

看到张居正发毒誓,高拱感觉不能再往前施展了,才故意打哈哈:“哎呀太岳你这是干嘛,我开个玩笑,你别生气。”

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张居正知道,自己和高拱之间的矛盾没那么容易弥合。

徐阶家的事暂时算过去了,高拱开始琢磨,内阁是不是该添点人了?

高拱回到内阁的时候,内阁里除了他和张居正,还有李春芳这个首辅、老好人陈以勤、以及精力充沛的赵贞吉。

高拱自然先收拾赵贞吉这个和他抢风头的人。于是,在赵贞吉辞官之前,内阁整天就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李春芳的精神状态,是出了名的稳定,海瑞骂“满朝之士,皆妇人也。”的时候,李春芳就一点也不生气,还说:“如果大家都是女人,那我就是个老太婆了。”情绪稳定的让人羡慕。

张居正乐呵呵的看热闹,有时候看他俩火力不够了,还不动声色的拱两句火。

唯独陈以勤比较老实,经常想劝解一下他俩。陈以勤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和高拱是同一年考上的,俩人算同学;陈以勤还是四川人,和赵贞吉是老乡。

这种微妙的身份,很快吸引了两头的火力。他一张嘴,赵贞吉就觉得他向着自己同学说话,高拱就觉得他向着自己老乡说话。陈以勤一片好心,却落得两头不是人。

一来二去,陈以勤觉得自己脑袋要炸了,干脆主动辞职,捞个清净。

陈以勤一走,高拱和赵贞吉更看对方不顺眼了。高拱觉得赵贞吉把自己的同学赶走了,赵贞吉觉得高拱把自己老乡赶走了。很快,高拱和赵贞吉的矛盾就上升到了惊动皇帝的地步,赵贞吉被迫主动辞职。

赵贞吉走后,内阁又补上一个人,这个人高拱和张居正都熟,他叫殷士谵,当年也是裕王府的讲官,算是他俩的老同事。

除此之外,殷士谵还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是张居正的同学。

但是,高拱虽然和殷士谵一起工作过,俩人却没什么交情。高拱更想把自己的人补进来,让内阁围着自己转。

由于看殷士谵不顺眼,高拱就想搞点小动作,把殷士谵挤出去。但是,殷士谵也是一个暴脾气。

别人不高兴,往往是引经据典的骂人,或者找自己的人去弹劾对方。可是,后来的事证明,这个殷士谵不是一般人。

高拱和殷士谵在内阁,再一次吵了起来。殷士谵气呼呼的问:“你才撵走陈阁老和赵阁老,现在又想撵走我,你不就是想让你的人入阁吗?”

殷士谵说破了高拱的打算,他确实想拉一个自己人进来,但是被殷士谵这么说破,很没面子。其他人听的也有点尴尬。

正当在场的人打算再和一次稀泥的时候,殷士谵扬着拳头就向高拱冲来。内阁的众人都目瞪口呆,还是张居正反应快,拦住了殷士谵的拳头,免去了高拱“一拳之祸”。

总算是老同学还有点面子,殷士谵没揍张居正,但还是冲张居正喊道:“你以为你和他关系好就能一直留下?等他把自己人都带进来,你也离出阁不远了。”

张居正拦下了殷士谵,这会儿大伙也反应过来了,都上去打圆场,把他俩分开了。内阁的风波算是过去了,但是张居正的心里还是留下了一个疑影。

高拱和他一样,都是专权的人。自己和高拱的关系能维持多久?高拱会不会真的对自己下手?

这个时候,张居正虽然有了赶走高拱的念头,却无法行动。因为高拱是皇帝最亲近的老师。只要皇帝还在,自己就很难和高拱抗衡。

不过,大概是命运都站在张居正那边。就在他和高拱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候,隆庆皇帝死了。

皇帝驾崩,太子朱翊钧即将继承皇位。冯保之前就和高拱有点旧怨,隆庆皇帝驾崩后,高拱又对遗诏里的“让司礼监和内阁一起辅佐皇帝”提出质疑,冯保和高拱的矛盾更加激烈。

张居正悄悄和冯保达成了同盟。隆庆皇帝死的时候,高拱和张居正感叹了一句:“十岁天子,如何治天下。”冯保把这句话稍稍修改了一下,然后说给李太后和小皇帝听。

冯保把这句话的主语和动词作了一点修改,改成了“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

高拱的原话,是担忧皇帝年幼,不能治理天下。但是经过冯保那么一改,就变成质疑新君,有没有资格做皇帝的话了。

因此,李太后和万历震怒,很快就下旨,让高拱罢官还乡,不许停留京师。高拱本来还打算对冯保下手,谁知竟被冯保抢了先。高拱听到圣旨后,当即汗流浃背,几乎不能起身,还是张居正把他扶出来的。

就这样,高拱再一次狼狈的离开了京城。不过,上一次他离开京城的时候,皇帝心里还记挂着他,他知道他还会回来。而这一次,他是被新皇帝赶走的,他知道他已经被皇帝和太后厌弃,日后生死还不可知,更别说回去了。

高拱走的相当狼狈,由于圣旨中说“不许停留”,所以朝廷的差役催促着他全家离开。而且他惹怒了皇帝和太后,他还不能使用官员本来可以使用的驿站。这无疑让他的行程更加困难。

处于对失败者的怜悯,张居正还特别好心的向皇帝和太后请求,允许高拱使用驿站。皇帝和太后给了张居正这个面子,同意了这个请求。

不过,高拱可不领张居正的情。他觉得张居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吐槽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

张居正要联合冯保,赶高拱下台,是因为他和高拱都是专权独断的人。他们虽然会因为见解上相似而交好,但也注定因为争夺权力而分道扬镳。另外,高拱在徐阶问题上做的太激进,又增加了他和张居正之间的矛盾。所以,当张居正得到了驱逐高拱的机会后,就毫不犹豫的对高拱下手了。

0 阅读:3

北国历史爱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