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侄子远道而来,苏轼激动之下写诗相赠,流传至今,令人动容

平酱文史 2023-12-19 17:07:29

今天是2023年12月19日,再过3天,就是冬至啦!

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在这一天,苏轼的侄子安节远道而来,让苏轼激动不已,写下了这首诗相赠。

《冬至日赠安节》

(宋)苏轼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

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彫谢,白发催衰疾。

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

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诗中苏轼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过冬至的情景,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父兄的庇护下快乐成长,转眼间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身体也开始衰老。他感慨自己与侄子的关系也如同父兄一般亲密,而现在侄子已经成了一个有志气、有胆识的人。

这首诗充满了苏轼对家族和亲情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们感受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巨匠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情怀。

首句“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苏轼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将冬至日与自己的童年回忆联系起来。这里的“少小如昨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飞逝的感慨。

接下来,“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诗人回忆起小时候侍奉父兄的情景,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这一段描述不仅展示了苏轼孝顺尊敬长辈的美德,也为后文与对侄儿安节到来的激动之情做了铺垫。

“十年阅彫谢,白发催衰疾”,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过去十年间目睹了许多亲人的离世,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身体也开始衰老。这里的“彫谢”和“衰疾”都是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生动描绘。

“彫谢”本指花木草叶脱落,这里代指人的死亡。

“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苏轼表达了对亲人的珍惜之情。他提到自己只剩下三个哥哥,以及苏辙一个弟弟。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诗人描述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近的隔着涛涛的江水,远的隔着高高的天壁。

“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诗人表达了对见到远方侄子的喜悦和激动之情。因为亲人们都离得太远,能够见一面非常难得。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诗人回忆起侄子小时候的情景,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孩,总是无忧无虑地笑着玩耍。这里的“梨栗”是小孩喜欢的小物件,用来形容小孩天真可爱的形象。

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叔叔对长大的侄儿说:“我还记得你小的时候,总是拿着奥特曼玩具大笑,又因为大人不给你零食吃而大哭。”

“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诗人赞扬侄子现在的坚强和慷慨,表达了苏轼对侄子的赞赏和期待。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诗人提到侄子的儿子们也将步上人生道路,再次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感动。这里的“超然”不是“超脱”的意思,而是“怅然”的意思。苏轼写完诗后,仍然觉得内心怅然,流下的眼泪都不是一滴一滴的。意思就是,自己不能控制泪水,这泪水是情不自禁而流下的。

整首诗以冬至日为背景,展现了苏轼对家族、亲情和亲人的珍视。诗歌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感人,读完令人动容。

3 阅读:683

平酱文史

简介: 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