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动农民的宅基地,打这个主意有点坏

老九说三农 2024-06-26 18:49:07

近日,多地创新举措,激励农民释放宅基地,换取进城购房落户的经济支持。面对经济下行和房市疲软的挑战,尝试这种新路径以激发农村消费活力,无疑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

然而,若有人试图过度榨取农民的宅基地价值,这似乎有违初衷,需要审慎对待。

正如网友们所言,尽管农民能得到少量补贴勉强在城市购房,但随之而来的房贷和生活重担却无人问津。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农民兄弟受限于教育和技能,找份满意工作困难重重。

在生活本已艰难的当下,失去宅基地后的未来,他们的后代将何去何从?宅基地是农民生活的根基,失去它,他们可能迅速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群。

这显然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悖。若以对国家、民族和农民的真诚关怀审视,看看印度、巴西和发达国家的城乡差距,那"鼓励农民弃宅进城"的提议就显得多么不合适。

我们需要深思,这样的路是否真的是农民兄弟的长久之计。

自古以来,中国乡村的农户们在屋檐下耕种蔬粮,这是深深植根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这小小的庭院经济,支撑着一代代农民朴素的生活,见证了无数贫困家庭坚韧地度过困苦时光。

可以说,那些朴素的院落犹如乡村的稳定锚,默默守护着历史动荡中的宁静,见证了王朝更迭的和谐。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民进城务工是顺应潮流的选择,值得尊重。

然而,政府部门若仅出于短期利益或别有用心,试图动摇农民的家园,即使他们看似欣然接受,也可能为未来埋下隐忧。

事实往往揭示,"鼓励"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强制和误导。因此,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无论面临多大挑战,都应避免那种涸泽而渔、饮鸩止渴的行为。

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小利,牺牲了乡亲们的长远福祉。让农民背离土地,哪怕短期成效显著,但伤害了淳朴百姓,实则是忘恩负义之举(更多类似讨论可在"浩然评论"的农村话题中找到)。

记住,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让乡亲们蒙受损失,太不厚道了。

真正致力于地方经济的稳步繁荣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长远的繁荣昌盛,各级政府不应仅局限于关注农民的传统生活领域。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