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独居老人群体的心理及生活问题,子女和社会可以做些什么

佟坤明爱读史 2023-03-01 15:53:10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所有人际交往而独自存在。

不仅人的生产活动与物质生活都依赖于整个社会的运转,在心理健康方面,离开了群体生活的人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心灵上的问题。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中国已经有1.78亿人是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13.26%。

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也出现了60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与在数量与比例上都占据着优势的年轻群体相比,老年群体在面对社会波动和生活巨变时往往显得更加被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疫情与病毒的冲击,身体机能的下降,亲友的接连离逝,这些都让老年人群体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上举步维艰。

沉默的独居老人群体

随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某天,75岁高龄的李大爷早早便从社区养老服务站回到家里,结束了今天的心理辅导。

李大爷的老伴在三年前中风去世,家中三个子女也都已离家成业,老人独自居住,往日无人问津。

直到去年年底大儿子回来探望父亲,才发现他的情绪很不稳定,时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然而前往医院检查后,又显示一切指标正常。

无奈之下,三个子女商量后,决定把老人送至其所在的社会服务站接受心理辅导。

这样的案例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在社会各地不断涌现。

在国内,蔡文媚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的人口研究所,她从事人口社会学研究多年,属于早期提出“空巢老人”概念的一批学者。

这一个概念即是指那些没有与自己的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这其中既包含了与子女不同住所的老人,也包括本身没有子女的老年人。

按空巢老人的居住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只有夫妇二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和只有一人独自居住的老人,并且后一种类型即“独居老人”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往往比前一类型要巨大得多。

独居老人往往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成年子女离家,家庭照顾缺位。

在如今小型化、核心化的新型家庭结构中,子女往往离开家乡工作,少有时间回乡探望年迈的父母。

加之老人年龄渐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病痛逐渐萦绕侵袭,独自生活困难重重,还缺乏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第二则是无伴独自生活,社会交流缺少。独居老人情况的出现,常常是由离异、丧偶等种种原因失去长久相处的伴侣。

长时间一个人生活在原有的环境中,十分容易产生忧郁、焦虑、寂寞等等的负面情绪。

与蔡教授所划分的前一类的空巢老人相比,一人孤老独居的老年人显然是更加容易被社会忽视、遗忘的群体。

独居老人的常有心理问题

首先,是心理适应能力的下降。

独居老人常常面临着进出一人难顾全家的困境,老人独自一人的起居方式与以往的生活、周围邻居的方式都不一样,内心就会产生焦虑。

而社区支持网络薄弱甚至缺失,便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子女外出,老伴离去,社区生疏,独居老人的失落感、孤独感较之一般的老年人更加强烈,也更加容易患上各种负面而又不易察觉的心理疾病。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社会能够给个人提供良好的支持,则更有利于个人的健康生活。

而缺乏了社会支持的个体,就会感受不到自己被关心、被爱着,不再相信自己被尊重,相信自己有价值,更难以感受到社会关系网中与其他人的联系和归属感。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独居老人更难主动地去寻求建议和安慰,获得外在的社会支持,也更加难以觉察与接受那些情感方面的内隐的社会支持。

长此以往,独居老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只会愈加薄弱,而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会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自我评价降低。

认知心理学研究已有证实,人的认知在与世界的具体接触中常常会产生偏向,而认知偏向则会进一步影响人的情绪。

一个孤独的个体的负面偏向,会使其更加关注焦虑和威胁的刺激,表现出更明显的沉默与焦躁症状。

而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着独居老人对身边的关注度减少,而更关注以自身为中心的种种征状,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独居老人与其子女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其自身也容易陷入对子女的负罪感中,导致自我评价的降低。

影片《弃母山》就展示了古代日本曾长期存在的一个陋习,在那里老人一旦跨过了六十岁,往往就会被独自送进大山,孤独地等待死亡降临,以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

影片中的母亲就深刻地展示了老年人失去生产能力后只能依靠子女生存而产生的病态心理。

她不愿意拖累自己子孙的生活,尽管她的儿子善良孝顺,不愿把她送进大山而将她藏在地窖,她也还是悄悄地服下了老鼠药自尽,实在令人唏嘘。

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

回顾近年来由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冲击,这不仅影响着现有家庭规模的变化,也深刻触动了中国养老体系的变革。

随着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减弱,原本由各个家庭氏族内部承担的老人赡养任务,正逐渐转变为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养老机制。

而社会养老目前仍处于通过硬件设施完善养老环境的阶段,忽视了处于“软件”方面的精神养老问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向我们启示,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本人紧密联系的特殊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最主要的因素影响着他的生活轨迹。

这三点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一个个体的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发展。

充分运用“人在情境中”这个系统理论,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全面地把握独居老人现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更加切合实际、可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的方法一般直接对接到老年人自身,比如在身体健康方面,子女应当定期陪伴父母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

让长者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消除疑病顾虑,并积极对其进行情绪上的疏导。长者也可以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并放松心情,转变观念。

在治疗和引导方面,社区或医疗场所的心理工作者可以采用怀旧的方法介入。运用描述、探讨和疏通等反映性技巧,引导长者积极地回忆过去生活的乐趣。

探讨其早年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帮助长者修正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认同感,建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信心。

还可以运用鼓励、倾听、了解、接纳和同理等等的支持性技巧。

鼓励长者表达心中的真正意愿,排遣压抑许久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重新建立积极的世界观,面对未来的生活。

针对老人渴望沟通但又面临着安全感不足的问题,工作者可以从中观的层面出发,从长者熟悉的朋友、邻居这些亲友开始。

交换理论就可以在此运用,尽量让处境相似的长者增加接触,使之在情感和生活中相互提供支持,减少长者的自我封闭性,使其做到逐步以更加宽厚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

第二种方式为间接介入。间接介入则强调从长者的生活环境入手,首先可以建立家庭支持网络。

亲情的联系始终比任何方法都更加见效,子女应当积极地与其父母加深联系。

多付出陪伴,让老人感受更多来自熟悉的家庭的关怀,从而更快地适应目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另外社区支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也十分重要。可以与长者所在社区的邻居进行亲切沟通,改善邻里关系。

与此同时,社区也可以积极组织并邀请社区长者,参与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

并引导长者尝试在活动中表现自我,赢得自尊,在提高长者常年独居而退化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同时,增强他的自信心与价值感。

结语

对老年群体真正的关怀不能只停留在供给衣食住行的物质方面,而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层面。

关注其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才能让像李大爷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发生。

参考文献: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独居老人生存状态与社会支持研究》

《独居生活》

《独居老人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独居颐养天年》

0 阅读:9

佟坤明爱读史

简介:回眸那过往的以往,原来只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