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肺结节手术,术中病理良性术后升级,差点稀里糊涂的做了治疗

代天康康 2024-05-28 05:00:52

田女士26岁,两年多之前感觉胸口中间在用力的时候会有点疼痛,就去医院想拿点药吃,结果到了医院在医生的劝说下稀里糊涂的就做了很多检查,胃镜、喉镜、心脏和甲状腺的彩超、心电图都做了,基本没什么问题,就甲状腺上有两个小结节。

做完以上检查之后,医生又说需要做一个肺部CT。田女士当时才24岁,还是一位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她认为自己很年轻又不吸烟不喝酒的,肺应该没问题,本来不太想做,但是耐不住医生要求就做了。

做完结果出来之后,田女士看到报告上显示她左右肺都有结节,最大的磨玻璃结节为5mm。发现肺结节以后,田女士不停的在网上了解相关内容,越是了解越是焦虑,第二天一早就去挂了一个普通号,找医生问诊。

医生告诉田女士,说这个情况不好,还问了田女士是干什么的,在得知田女士还是一名学生之后,嘱咐田女士下次来医院要家长一起来。田女士从医院出去就开始心慌了,担心是很严重的问题,田女士真的不想让她的爸爸妈妈担心。

当天,田女士的父亲打来电话,问田女士检查的怎么样,胸口疼的原因找出来了没有。田女士说了查出肺结节的事,田女士的父亲安慰她不要担心,挂断电话之后,立即上网查资料,查完之后告诉田女士没事的,早发现早治疗,大不了就做手术切掉。

田女士在父亲的安慰下,心里的焦虑缓解了一些,自己挂了一个专家号,去找专家看诊。专家在田女士面前是惜字如金,就给田女士说了过三个月或者半年来看。田女士问她这个报告上写有胸膜牵连是怎么回事,医生说田女士的胸口在用力的时候会感觉疼痛可能就是这个引起的,让田女士不用管,三个月后再看看结节是什么样子。

专家连田女士的片子都没看,只看了报告就这样说,还说她相信影像科的判断。田女士觉得这专家看的不仔细,起码应该在电脑上看看片子,普通号的医生都是这么操作的,但是又不敢提出意见,就想着还是下次检查再看看情况吧。

田女士从医院出来,遇到个同患有肺结节的姐姐,这位姐姐的肺结节都1cm多了还是混磨玻璃结节,比田女士严重的多,但即使这样,她仍安慰田女士,不要害怕,她这样都还在继续随访呢。

田女士被安慰到了,心态转变,觉得可能是专家看她这个结节都太小儿科了,所以才匆匆几句就让她走了。第一次检查出来磨玻璃结节不太大的可能都是建议随访的,所以田女士决定放松心态,复查之前不再去想结节的事了。

距离上一次检查过去3个月后,田女士去复查了,复查结果和上次没什么变化,医生认为这个磨玻璃结节可能会伴随田女士一辈子或者说必须做手术才能解决。医生建议田女士暂时还是以观察为主,过6个月后再去复查看看结节有没有变化,一旦有了变化就做手术。

田女士自从查出肺结节之后也去了解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她看很多文章里都有写这个肺结节是发展很缓慢的,而且很多人都有结节,做了手术以后,术后完全治愈率也是很高的。

同时,在医院检查时,田女士也遇到过很多做过手术的人,他们用亲身体验告诉田女士这个不用害怕,就算做了手术也没有什么影响。因此,田女士逐渐也就不害怕和担心了,她已经接受了肺结节的存在,只要记得每一次复查的时间就行。

过了6个月,田女士再一次复查,发现结节与之前相比增加了1毫米。1毫米的变化根本不大,但有个医生建议田女士做手术,因为田女士的这个结节靠近胸膜了,还是有风险的,而且现在切就只切除一小块。

这时,田女士的心都乱了,心里害怕,又去看了好几位医生,医生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有医生建议田女士早点切,说年轻恢复快,有的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还有说的最严重的建议田女士立即手术。

田女士个人其实是比较倾向于随访,一来是不想做手术,怕疼,二来是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做手术不好,三来是觉得有些医生的建议过于激进,肺不可再生,应该多观察一段时间。因此,田女士选择的还是继续随访。

田女士又随访了一年,复查时换了一家医院,这次复查结节显示的大小比之前少了一两毫米,只有4mm了,但是报告上说“邻近斜裂稍凹陷”,胸膜还是有点牵拉,并且诊断意见说不除外早期肿瘤。

田女士以为结节缩小就是好的,但是医生说结节实际没变,是测量角度不同,说结节的密度变大了,密度很高了,建议田女士尽快手术。田女士又去问了其他医生,不同医生的建议还是不一样,田女士的心理压力真的很大。

因为心理压力,再加上也随访了近两年了,不少医生都建议手术,田女士撑不住了,就决定做手术了。田女士的手术被安排的很快,办理完住院以后,当天医生就讲解了一下手术方案和手术顺序的问题。

医生说一天总共7台手术,田女士最年轻,手术难度也最小,所以要排在最后一台做手术。田女士对此没有异议,和她同期做手术的都是比她年龄大好多的叔叔阿姨,早上医生精力最充沛,先做难度大的手术她也能理解。

手术当天晚上7点,有人来推田女士在手术室等候,大概8点主刀医生来了开始做手术。田女士醒来时手术已经做好了,术中一点感觉都没有,出来时已经11点了。

术后刚开始田女士感觉一点都不疼,大概过了一小时就开始疼了,刚开始可以忍受,但到了下半夜就真的太痛苦了,手术切的左肺那边疼的厉害,睡不着觉,尤其左边脖子有根筋疼的最厉害,打开镇痛泵都没有用,让护士打了一针止疼针才勉强能撑住。

到第二天中午又发烧,医生也不给田女士开药,让田女士家属买了头孢,教了一下物理降温就不管了。到第三天早上,田女士烧已经退了,医生安排了CT,然后下午拆了管子。第四天一早医生让出院,田女士就办理了出院同时拿到了术中病理。

田女士的术中病理是“上皮增生性病变,炎细胞浸润,不除外肿瘤,最后诊断待石蜡报告。”医生说田女士的病理是良性的,95%以上的可能,还告诉田女士她是当天做手术的人之中唯一是良性的人。

田女士特别开心,又觉得不该做手术,同时也心有疑虑,要是炎性的结节,怎么两年了还不消失呢?

出院一周后,田女士的石蜡报告也就是大病理出来了,结果是“以贴壁生长为主的腺癌,肿瘤范围0.5cm×0.4cm,是否有胸膜侵犯待弹力纤维染色,取吻合钉处肺组织、其余肺组织未见癌累及,肿瘤占比约30%”。

看到这个病理结果之后,田女士都懵了,怎么一下子从良性变成腺癌了,这病理升级的步伐也太大了吧。田女士问主刀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说切除就治愈了,不要想太多,而且只是微浸润腺癌,没有浸润,让田女士放宽心,

田女士又问要不要做弹力纤维染色看是否有胸膜侵犯,医生说这个不重要,因为肿瘤太小了,只要切除了就好了。田女士还是不放心,花钱去做了弹力纤维染色,染色报告出来后,田女士第一时间拿去打印。

结果是显示有胸膜侵犯,田女士直接就哭了,哭完之后赶紧找医生看。胸外科的医生看了说手术已经切除干净了,术后不需要做任何治疗,肿瘤科的医生却说存在胸膜侵犯的话,建议做化疗或者吃靶向药。

田女士的心态崩了,她的术中病理是良性的,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了,还要化疗和吃靶向药。田女士不愿意相信是这样的结果,田女士的家人也觉得不可能会是这样,就拿着石蜡切片到另一家比较权威的大医院做病理会诊。

会诊结果是田女士确实是微浸润腺癌,但没有侵犯胸膜,也就是说肯定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了。得到这个最终的结果之后,田女士的心情由阴转晴,又觉得生活阳光明媚了。

到此,田女士的手术就算是结束了,这过程也算是一波三折了,田女士当初要做手术的时候都没想到会这样。医生都说这是个小手术,任何医生都能做,所以田女士也没往大医院跑,就在她当地的一家三甲医院做的手术,手术过程倒是顺利,可田女士万万没想到病理科的检测会如此不靠谱。

术中检测成良性,术后病理写成腺癌,微浸润还是浸润都没写,田女士是问的医生才知道是微浸润,然后检测出的胸膜侵犯和病理会诊的结果还不一致。

田女士真是醉了,肺结节的手术毕竟是4级手术,以后还是尽量在一家好的医院做吧,病理检测的结果要是出问题那可真要命,可能稀里糊涂的就要做术后治疗了。

2 阅读:544

代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