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的故事

无心镜 2024-06-18 00:19:59

01

整个大明王朝之中,有两部的尚书是最难当的,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户部尚书。由于有明一代,北部边患伴随着整个王朝的始终,故而兵部尚书身担重任,却无力彻底解决问题,所以,明代被杀的兵部尚书数量不少,就以崇祯朝为例,一共有10多位兵部尚书,竟然有一半未能善终。

而明朝的财政危机伴随着王朝的始终,虽然户部并不包揽朝廷所有的财权,皇帝有自己庞大的内库,兵部、工部等部都有着自己独立支配的仓库,但是户部无疑还是整个朝廷收支的重心,其掌握的太仓库也一直是朝廷最重要的仓库。所以皇帝在缺钱的时候,他们都会向户部要钱——这种要钱往往有着各种理由:比如朱棣是用于战争,正德帝用于自己各类游玩,万历帝用于自己奢靡生活等等。

但户部尚书作为国家的财政负责人,面对太仓库的入不敷出和严重的财政危机,往往不能及时地将钱交给皇帝,或者解决皇帝所需,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户部尚书这个职位有如坐在火山口之上,稍有不慎,即可能遭到来自于皇权的重击。

所以明朝的户部尚书,结局也多让人唏嘘。

02

比如洪武时期户部尚书茹太素,其为人刚正不阿,几次差点被治罪,明太祖都宽容他。有一天,明太祖在便殿设宴,恩赐茹太素喝酒,并对他说:“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茹太素回答说:“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明太祖闻此十分伤感。后来茹太素也确实为朱元璋所杀。

例如夏原吉,在洪武朝时任户部四川主事,建文朝任户部右侍郎,永乐朝任户部尚书,在仁宣时期则继续担任户部尚书。夏原吉其仕途主要都是在户部,历经五朝,同时他是明朝历史上担任户部尚书时间最长的官员,长达20多年。夏原吉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由于其精通业务,朱棣每次御临便殿门口,总喜欢召夏原吉来谈话,两人的谈话非常仅二人自己知晓,左右的人都不得听闻,而且这种交谈常常忘了时间,从中可见朱棣对夏原吉的倚重。

夏原吉也确实有能力。

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郑和七下西洋,其中六次都是在夏原吉任户部尚书期间;永乐四年(1406),朱棣下令营建北京宫殿,工程浩大,连工部尚书也被派往去采木,而耗费巨资修建的宫殿建成不久,即不幸被大火焚毁,遂又花费巨资重建;永乐四年(1406)七月,朱棣命成国公朱能、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等率率军80万征安南;永乐八年(1410)、永乐十二年(1414)、永乐二十年(1422)、永乐二十一年(1423)、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先后五次亲征漠北,前两次都是夏原吉任内完成的。

这些事项,无一不考验着朝廷的财力和物力,夏原吉作为户部尚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好在夏原吉悉心应对,保证国家的各项开支。

到了永乐十九年(1421年)冬,朱棣将要第三次大举远征漠北。夏原吉与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一起商议之后,觉得不应当耗费巨资出兵。他们还没有将意见上奏,正好成祖召见方宾,方宾极力说兴兵的费用不足。成祖很不高兴,就召夏原吉来询问他的意见,夏原吉也以军马储备不足和灾荒不断发生为由,反对出兵。

朱棣大怒之下,命令夏原吉去前线的开平负责的粮食储备,怒气未消的朱棣又将夏原吉下狱,并抄了他的家,将曾经给他的各类赏赐全部没收,只剩下一些不值钱的布衣和坛坛罐罐。夏原吉就这样被朱棣关在监狱里四年,直到朱棣去世后才被仁宗放了出来,重新任职。

再比如毕自严,他是天启、崇祯时期两度担任户部尚书。当时由于在辽东军事上的巨大开支,国家的财政几近崩溃,崇祯继位扳倒魏忠贤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财政问题。

崇祯问毕自严:“昔年兵马几何?钱粮几何?今日兵马几何?因何不足”等主要的财政问题,要求户部说明并提出足以解决的方法,毕自严都一一回答。经过毕自严的努力,户部随后系统地提出了多条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

毕自严广泛征求朝廷群臣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2条解决财政困难的应对措施,不久在此基础之上,又上了12条建议。包括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商议鼓铸钱币,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等项,皆得了崇祯的同意。为了杜绝地方官侵吞赋税银两,他亲自主持编订了赋役清册,颁行天下,严格监督审核,使严重的贪污现象受到一些控制。原来的官屯地亩因年代久远皆被势家豪族侵占,赋税收不上来,毕自严不畏困难,亲自组织人员核查清丈了官屯土地,严令按亩科税,增加了收入。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冗兵冗费减下来了,虚报冒领、贪污侵吞的现象大为减少,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下去,不说完全解决财政危机,至少能够起到一些效果。

但就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发生,后金军10万兵临北京,各地勤王大军云集,军费开支急剧攀升,毕自严连续数月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昼夜不停地手批口答处理后勤供应事务。在他的精心筹划下,基本保障了军队的粮饷供应。后金军退走后,毕自严累得头脸肿得像斗一样大,口吐鲜血不止。但毕自严的一系列的增收方案也彻底破产,朝廷的财政更加恶化。

崇祯帝渐渐对毕自严失去了耐心,派遣了太监张彝宪来主管户、工二部,不久又因为一件小事将毕自严丢进了监狱之中。

毕自严是明末一位优秀的财政专家,他去世后,明朝的财政更加恶化。

03

黄仁宇在《十六世界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中认为:户部从来都不是决策部门,而户部尚书在多数时间里只是皇帝财政顾问。

最终决策当然只能由皇帝来进行,整个大明朝所有的重大事务都得由皇帝一人来决定。虽然皇帝能决策,但具体财政事务还得由尚书来办,所以户部尚书不仅仅是财政顾问,还是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者。而且户部尚书并不一定就屈从于皇帝的压力,在很多时候,户部尚书在按照文官们的价值观行事。

而户部尚书职位任免最频繁的时候往往就是朝廷财政最困难的时候。明朝除了洪武时期,因为国家创立,加上朱元璋反腐,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嘉靖时期和天启、崇祯时期,而这些时期都是明朝财政最困难的时期。

天启、崇祯 两朝统共 24 年,共有15人担任尚书,平均1 年半更换 1位。事实上,数月一换也很常见,比如李长在庚天启二年(1622)二月任职,三月就被免;陈大道三月任,七月免。崇祯朝,王永光崇祯元年(1628)三月任,五月改任他职;倪元璐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任,十七年(1644)二月解职。

1 阅读:95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