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纸的发明》的作者是谁?揭开这一幕后的卧虎藏龙

文学私秘 2024-07-21 08:12:58

《纸的发明》是目前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在课文的脚注里,标明: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那么,编写的依据与来源来自哪里?值得我们探究一下。

我们首先看一下,《纸的发明》在教科书里出现的时间段。

我们查了一下,《纸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人教版教材中,是1961年出版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中。

这个版本与现在教材里的课文,稍有差异,但基本语句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看出1961年版本的教材,是《纸的发明》最早的出处。

顺便提一下,这篇课文,在文革期间,曾经改换成《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法》的标题出现在1974年的北京版小学教材中。这个版本,与现在课文里的版本在语句上几乎完全相同。

这也意味着,《纸的发明》一课的来源应该在1961年之前的版本里寻找。

这样,我们从建国后的各种书籍里,逐一向后,寻找最有可能的课文来源。

我们最先找到的一本,是商务印书馆于1951年出版的《中国四大发明》,作者黄宁。其中与纸相关的段落,我们摘要出来,看看与课文有没有相似之处:

帛和竹木簡

我們偉大的祖先,在歷史上有着無數光輝優秀的科學創造和發明,在這些發明中間,貢獻最大而影響最廣的,是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我們把它叫做中國的四大發明。

在四大發明中間,我們首先來談談紙的發明。

在今天,紙似乎沒有什麽稀奇,我們自己的工廠每天大量生產着白報紙、道林紙、牛皮紙,還有我們用來寫毛筆字的竹紙、棉紙以及潔白美麗的宣紙,源源不絕地供給我們來應用。

但是,開始發明的時候,可不容易啦!我們的祖先,不知花了多少的心血,才使我們今天能有這樣的享受。

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是沒有紙的,我們祖先用來寫字的東西,是「帛」,是「竹簡」和「木簡」。

我們知道,在很早時候,我們的祖光已發現了蠶絲,並且能夠用蠹絲來織衣料。這種絲織品,在當時就叫做「帛」。帛這樣東西,既輕便,又光滑,除了可做衣服外,我們的祖先便用它來寫字。

但是,帛是貴重的東西,不是一般人都能用得起的。因此,我們祖先不得不另外找些不值錢的東西來寫字。

當時最不值錢的東西,便是天然野生的植物。古時候人口少,在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長滿着茂盛的竹子和高大的樹木。我們的祖先把它們斫下來,鋸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薄板,磨得又光又平,用它來寫字。

我們祖先用原始的筆,蘸了漆,在這些竹片木片上寫字;旁邊準備着一把刀,寫錯了,拿起刀來刮一下,好比我們現在用橡皮擦掉鉛筆字一樣,錯字刮掉後,可以重新再寫。

有時候,一時找不到新的竹木片,也可把用舊的刮一下,上面的字刮去後,便和新的一樣了。

這種用來寫字的竹木片,我們就叫它「竹簡」或「木簡」。

在古時候,黄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竹子比較多,因此當地人便常用竹簡來寫字。現在的新疆甘肅一帶,古時候是不產竹子的。當地人用來寫字的,便只有木簡一種。

公元二七九年(西晉時候),曾經在一個古代統治者的墳墓中發現一大批竹簡,上面寫滿了古代的文字。據當時學者研究的結果,知道這是古代的書籍,是公元前四世紀戰國時代的東西。可惜這批寶貴的古物,在發現不久後就散失了。

不過我們在今天,還能看到這種同樣的古物,這便是近年來在新疆甘肅一帶發現的木簡。這批東西,是一世紀到三世紀漢晉兩朝的東西,上面寫的文字,是當時通行的「隸書」。

最早的紙

帛很貴,但是竹木簡又很笨重。

據說在戰國時候,有位學者出去旅行,路上要看書,就得帶上三大車的竹簡。秦始皇每天辦公,要看的公文太多了,一大堆一大堆的竹木簡,每天要看一百二十斤。——我們想一下,這是多麽麻煩的事情!

又要便宜,又要方便,在我們祖先不斷地研究下,終於克服了這個困難,到了公元前一世紀末葉(西漢末年),我們祖先就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張。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在公元前幾年,西漢的皇宫裏會經用過一種叫做「赫蹏」的紙張來寫字。這種赫蹏紙,是用絲棉做成的,所謂赫蹏紙,也就是絲棉紙的意思。

原來古時候是沒有棉花的,冬天穿的衣服,不是毛皮便是絲棉。絲棉是蠶繭外面一層的亂絲,我們今天要用絲棉,是先把蠶繭放在開水裹煮過,再用手慢慢地把它撕下來的。我們祖先卻不是這樣,他們把煮過的蠶茧,放在浸在水裏的席子上來打擊。幾次一打,席子上就黏了許多殘餘的亂絲,曬乾後,這些亂絲就結成一張張的薄片,可以撕下來寫字了。

這種薄片,就是絲棉紙,我們祖先就這樣地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張。

這種絲棉紙,今天在我們祖國的某些地方仍舊繼續製造着,不過我們習慣上已把它簡稱做棉紙。這種紙,質地很堅厚,顏色很潔白,在太陽光下看起來,蠶絲的纖維還發着一絲絲的閃光。當然,最早的絲棉紙不會有這樣好,因爲一千多年以來,在製造的技術上已有不少的進步了。

不過要說明,今天的紙,大多數不是利用絲棉做成的,它們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的纖維。

這種用植物纖維做的紙,也是我們祖先的發明,發明的時間,大概要比絲棉紙稍爲晚些。

現在寧夏省地方,漢朝時候曾經駐過兵,築過許多碉堡,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碉堡的遺跡。在一九四二年的秋天,我們的二位考古家,在某個碉堡裏發現到一張團皺了的紙,這張紙是當時士兵的書信。根據他們的推測,大概至少是公元九五年以前的東西。

這張紙,經過生物學家的研究,知道是用植物纖維做成的,这是一世紀末東漢時候的產物,比絲棉紙的發明,只後了一百年光景

蔡 倫

我們歷來相傳着這句話:「蔡倫造紙」。

這裏,我們便要談談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的故事。

蔡倫是一世紀末東漢時候人,生長在現在廣東省的連縣地方,因爲生活困難,年輕時就跑到北方,到皇宫裏幹着侍候皇帝的差使。

差使幹了十多年,升了幾次官,皇帝派他做「尙方令」,來領導工匠們替皇帝製造武器,和其他宫裹的用具。

蔡倫從小便很聰明,對於科學技術尤其有興趣,他愉快地擔任了這個職務,專心研究製造的技術,來指導工匠們怎樣改進他們的工作。由於他和工匠們的努力,製造出來的器具便沒有一件不精緻,沒有一件不耐用,創造了驚人的成績,使同時和以後的工匠們不能不向他們學習。

但是,這些器具,只是供給皇帝和貴族們來享受的東西,在蔡倫看來,並沒有什麽稀奇。他一心想製造一些使老百姓們也同樣感到便利的東西。想了又想,最後。他決心來研究改良造紙的方法。

他知道,要使老百姓們大家用得起紙,第一便要使造紙的成本便宜,於是他就找尋價錢便宜的東西做原料。樹皮、麻頭、破布、破魚網,這些都是沒有人要的東西,蔡倫把它廢物利用,利用這些植物纖維,經過幾次的試驗改進,終於造成了一種成本既便宜質地又精美的紙張。

這時正是公元一〇五年,不多時,他造的紙就風行了天下。大家感激他,紀念他,因爲蔡倫後來被封做侯爵,所以大家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前面已講過,開始用植物纖維造紙,是公元九五年以前的事情,所以,蔡倫並不是紙的發明人,他只是一位偉大的技術改良者。由於他改進了造紙的技術,大家才都能享用到價廉物美的紙張。

这个版本里,没有提到甲骨兽骨,描写丝绵纸的部分,与1961年版本的课文,还是有一点相似,但在蔡伦造纸的具体细节,却没有提到,与现在的课文差距较大。

这本书的作者黄宁,其实了解他的真实身份,却是大有来头。他本名叫黄永年,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生于1925年10月,逝于2007年1月16日。

黄永年有多种历史著作面世,但他在青年时代,却写作了众多的历史普及读物,其数量之可观,令人大开眼戒。而且奇怪的是,这些历史小册子,黄永年都署了千奇百怪的笔名,如果不是作者披露的话,我们很难发现,它与历史大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看黄永年主要集中在33岁之前所著的历史小册子,这些书籍,统计在《树新义室学记:黄永年的生平和学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版)中:

1950年,出版《陶器与瓷器——新编儿童读物(小学高年级用)》(商务印书馆),署名“黄宁”。

同年,出版《义和团》(开明书店),署名“黄宁”。

1951年,《黄巢起义》(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黄宁”。

同年,《中国的四大发明》出版,署名“黄宁”。

1952年,《运河》(大中国图书局)出版,署名“澄明”;

同年,《抗清英雄李定国》(大中国图书局)出版,署名“黄宁”;

同年,《十六世纪中朝抗倭的故事》((大中国图书局)出版,署名“黄宁”。

同年,《印刷术的发明故事》出版,署名“黄宁”

1953年,《中国的四大发明》(增定重写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署名“黄宁”。

同年,《农民革命英雄宋景诗》(大中国图书局)出版,署名“端己”。

同年,《指南车和指南针》(大中国图书局)出版,署名“端己”。

1954年,《中国古代大科学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署名“承新”。

同年,《红巾军》(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端己”。

同年,《大科学家张衡》(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澄明”;

同年,《隋末农民起义》(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端己”;

同年,《唐代的长安》(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完白”。

同年,《敦煌千佛洞》(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端己”;

同年,《西北回族的反清斗争》(四联出版社)出版,署名“端己”。

1955年,《司马迁的故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署名“阳湖”。

同年,《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一次署上了本名黄永年。

同年,《古代画家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永年”。

我们这里不厌其详地罗列黄永年教授的历史小册子,是为下面找到《纸的发明》的作者积蓄经验。

可以看出,黄永年教授的这些数目繁多的历史小册子,铺垫了建国初历史学的通俗读物的基础,这些书中的一些描写与内容,都被后来的历史普及读物所吸取,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永年教授为普及历史知识所作出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与低估。

黄永年(笔名黄宁)所写的涉及到四大发明的历史读物,都为日后的作者撰写关于“纸的发明”提供了参照与模本。

但我们比照文本之后,黄永年(黄宁)的相关历史著作,在文本上,还不是《纸的发明》的直接出处。

下面,我们继续寻找。

群联出版社1951年3月出版的燕羽撰的《中国古代十大发明》中也有涉及“纸的发明”相关段落:

紙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其偉大不亞於印刷術。

中國古代的書籍,最初是用竹簡和木简,讀起來是非常不便的。到了秦漢時代,有錢人改用蠶絲織成的練帛,用起來固然比較方便,但成本太貴,窮人無法买得起,直到植物纖維紙發明了,書的流通才廣,書的效能才得到充分的發揮。

中國紙的發明是從織造缣帛的經驗衍化來的。大概在取丝織缣的過程中,偶然把破碎的茧絮黏到一塊,覺得也可把字寫在上面,於是經過觸類旁通的不斷研究,便製造出以植物纖維作原料的紙張。原來蠶繭上有一種膠質,當煮過以後在席上,放到河水中去敲击,敵爛了就是絲绵;取去絲绵,剩下的就是絲絮,這種絲黏在席上成爲薄薄的一片,經取出磨光,就成了原始的紙。這種原始的紙,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几十年,到了公元一〇五年(東漢和帝元興元年),歷史上正式有了紙的發明的記載,就是漢朝的大宦官蔡倫,把自己發明造紙的方法報告了漢和帝。

據范曄著的「後漢書」蔡倫傳上說:蔡倫字敬仲,頗有才學,和帝即位後,參預帷幄,很得信任。他曾奉命监作秘劍及其他器械,都很堅固精巧,显示他富有技術的才能。而他的性格也不愛交際,喜歡研究,每到休假時候,便閉門謝客。他感到織帛太貴,竹簡太重,對人極不方便,乃設計利用樹膚、麻頭、及破布、魚網等來製紙。經他實驗成功後,上給朝廷一個報告,敍述發明經過。和帝大爲稱賞,通令天下探用。所以當時稱爲「蔡侯紙」,又稱做「倫紙」。不過依照紙的原料的不同,名稱還有不同,據三國時的董巴說,當時用旧麻做的紙叫「麻紙」、木皮做的紙叫「殼紙」,舊魚網做的紙叫「網紙」,有如後來人稱「竹紙」、「草紙」一样。

与1961年的课文相比较,这本书的语句差异较大,显然不是课文的出处。

1952年9月,大中国图书局出版了方诗铭著的《纸的发明故事》,其中关于纸的段落如下:

我們古代是沒有棉花的,我們祖先冬天穿的是丝绵的衣服。今天我們製作絲綿的方法是先把蚕茧放在水裏煮過,再用手慢慢地把它撕開。但是我們祖先製作的方法却不是這樣。他們把蚕茧煮過以後,不是用手來撕,而是把它先放在一條席子上,再把席子浸在水裏,就這樣來把蚕茧打碎。蚕茧經過敲打以後,就有一些東西附着在席子上,成爲一片一片的薄片。這些薄片只要通過敲打,並不需要許多麻煩手续,在價錢上說來,當然是很便宜的。而且這些薄片的原料是絲,又當然和帛有同樣的功用,我們最早的紙就這樣發明了。

蔡倫把勞動人民發明的紙,大大地加以改良以後,就普遍地流行起來。蔡倫在漢安帝元初元年(一一四年)封爲龍亭侯,因此這個時候又叫這種紙做「蔡侯紙」。

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是他對於造紙術的卓越改進,却仍舊是值得我們誇耀的。他用來造紙的材料像破布、破魚網一類的東西比蚕茧更要便宜得多,又是在廢物利用。並且在方法上說,這種紙的製造比起綿紙來也簡便得多。雖然我們一千多年來的造紙術已經有顯著的改進和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蔡倫是給我們打下了一個基礎。

这个版本较简,不足以支撑课文的来源,但注意一下,部分语句仍被后人沿袭。

1952年,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作者署名:章回。

这个版本,正是我们在1961年版本的课文中看到的来源。课文里的语句,与这本书里的重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章回的这个版本,正是1961年版本《纸的发明》的来源处。

那么,这个署名为“章回”的作者是谁呢?

我们注意一下,署名“章回”作者的各类通俗读物数量可观。按照上面我们看到的黄永年教授署名的五花八门的历史小册子,可以合理地联想一下,“章回”也是一个笔名。

那么, “章回”是谁的别名?

我们先看看,“章回”的这个署名,之后又重新修订了几个版本的与《纸的发明》相关的历史小册子。

1956年2月,“章回”在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1958年,“章回”在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四大发明的故事》。

1962年12月,“章回”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而到了1978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少年百科丛书”,其中有一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作者署名为:庄葳。

我们会发现,这本书里的语句与结构,与“章回”所著的相关“四大发明”图书,高度相似。

其中,相关的两段摘要如下:

——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等席子晒干了,这层丝绵就变成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〇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可以说,庄葳的这本“四大发明”的书,疑似抄自“章回”的同题材书籍。

那么,这个“章回”与庄葳到底是什么关系?

当我们比较“章回”与庄葳两个人所写的通俗读物小册子的时候,发现两人有众多题材的吻合与相同。

比如,署名“章回”的作者,1957年,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林则徐》。

而庄葳1981年12月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林则徐的故事》。

比较两本书的描写,我们会发现部分章节的语句完全一样,可以说,两本书的作者就是同一人。

“章回”与庄葳还有其它的著述的交集点,如两人都写过《朱元璋》,笔者没有比较两书的相似点,但从《林则徐》中内容的高度重合,可以证明“章回”就是庄葳的笔名。

我们看看“章回”的拼音:zhāng huí;

庄葳的拼音:zhuāng wēi。

两者读音非常近似。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章回”是庄葳的笔名,正如黄永年教授用“黄宁”等笔名撰写历史知识小册子一样。

那么,庄葳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我们在《上海高级专家名录:第4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9月版)中可以看到他的简历:

——庄葳 1925年10月11日生,江苏武进人。编审,已退休。1949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社会教育系。专长中国历史,现从事编审文史书稿。主要论文有《唐开元心经铜范系铜版辨一兼论唐代铜版雕刻印刷》(《社会科学》1979年第4期);主要著、译有《三国人物》(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981年外文出版社)等10余本共80余万字。——

庄葳编写的书籍

从其它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庄葳是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的弟子,所以历史学养厚实。从50年代起,长期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之余,也编写了众多的历史知识普及小册子。

五十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号称二十万册图书的资料室,而庄葳当时三十岁左右,好学精神爆棚,是少有的读遍资料室主要藏书的一名编辑,所以,庄葳撰写的历史小册子,才举重若轻,于娓娓道来中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储备。

署名章回的发表在《儿童时代》上的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61年版的课文《纸的发明》,取自于“章回”所著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章回”用本名庄葳于1978年出版的收入“少年百科丛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更是在少年儿童圈内流布甚广,广为人知。那么,目前的课文《纸的发明》作者署名“章回”或者叫庄葳都能够成立。

0 阅读:34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