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丁玲主动提到终身遗憾,与许多人想的不一样!

兴衰五千年 2024-09-06 09:23:30

1975年5月,丁玲走出监狱,被送到山西省长治的嶂头村,参加劳动。这一年,丁玲已经71岁了。

农村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安宁。对此,丁玲的心里是满足的。她说:“哎呀,这个地方好!”

听到丁玲这样说,丈夫陈明的心里也很高兴,附和着说:“两个人在一块儿,就好!”

那时候,丁玲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于是,在和丈夫陈明商量后,丁玲把补发的工资1万元捐献了出来,为农村生产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可以看出,此时的丁玲是积极乐观的,也没有像一些受过委屈的人一样,不是满腹牢骚,就是到处诉说自己受过的委屈。似乎,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受。

然而,在丁玲看来,这样的委屈,与心中的革命信仰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她觉得,既然选择了革命,就要做好受委屈的准备。再说,什么人才可以不受委屈呢?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也受过多少年的委屈吗?

因此,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间,丁玲的心情是平静的,平静到只想改造自己,改造自己心中的个人主义。关于这一点,丁玲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

“把这些作为革命,特别是革命前进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去看,就没有什么愤愤不平,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

1976年,丁玲在嶂头村找了一处空置的老院子,简单修缮了一下,这才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

在这所院子里,丁玲和丈夫陈明每个月都会领到国家发放的200多块钱的生活费。而这些钱的大部分都花在了看病吃药上。因为,丁玲此时已经步入了老年,除了老毛病腰疼外,她的身上还有关节炎和糖尿病。

在丁玲的心里,他们有着国家发的生活费,生活自然要比当地的村民更加宽裕,至少不会因为钱发愁。

后来,为了节省一些,丁玲和丈夫在院子里养了十几只母鸡,每天都会捡到一些鸡蛋。对此,丁玲十分高兴,也享受着这种宁静的生活。

等到身体有所好转,丁玲便决定把中断了的长篇小说《在严寒的日子里》,继续写完。为此,丁玲还订了《人民日报》和《山西日报》,来增加她对外面信息的了解。

看到这部小说的时候,丁玲便想起了毛主席,想起毛主席对她发表的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的表扬。

关于丁玲决定继续创作这部小说的心情,丁玲的丈夫陈明在后来说:“她总还在想,要把《在严寒的日子里》这本书写出来,将来如果有一天能够见到毛主席,能把这本书给毛主席看,证明自己还是个好党员,还是党的儿女。”

然而,不久后,这部长篇小说还没有创作完成,丁玲便在报纸上看到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那天,丁玲在悲痛之余,痛恨自己《在严寒的日子里》写得太慢,不能让毛主席看到这部小说的后半部分。

在晚年,丁玲不顾体弱多病,勤奋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万字的作品,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她的心中也是有着遗憾的。而且,她的遗憾与大多数的人是不同的!

那时候,不少人对毛主席颇有微词,大有要把国家的灾难归咎在他一个人的身上的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考虑到丁玲也在那段时间受了委屈,尤为外国记者就问她:“现在对毛泽东的看法,与过去对毛泽东的看法,有没有变化?”

与这位外国记者不同,丁玲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她没有使用毛主席的名字来称呼他,而是认真地说:“毛主席是伟大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终身遗憾,就是没有在毛主席生前,能听到他说那么一句话:丁玲改造过来了。”

在丁玲的这个回答中,不仅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更是主动说出了她常人无法想象的终生遗憾。

丁玲和毛主席的认识,从延安开始。

那时候,丁玲是第一位来到延安的知名作家。为了对丁玲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共中央宣传部特意组织了一个欢迎会。

就是在这次欢迎会上,丁玲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后来,在回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时,丁玲说:

“毛主席进来的时候,头发很长,刚刮过脸,披着棉大衣。我的桌子在最后一个,我不认识他。刘群先(博古的爱人)、阿金(罗迈的爱人)非常活泼,刘英没有她们两个活泼,就去拉毛主席,说毛主席刮过脸了,今天漂亮了。毛主席说是的,因为今天欢迎丁玲同志,我今天刮了脸,不过我没有理发。”

后来,在毛主席的支持下,丁玲向中央建议成立一个文艺俱乐部的事情得到了落实并为这个文艺俱乐部取名为“中国文艺协会”,而丁玲也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协会”的主任。

1942年3月,丁玲因为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三八节有感》文章,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给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那时候,丁玲的处境非常艰难。最终,还是毛主席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说“丁玲是个好同志”,才使她的处境得到了改善。

对于毛主席的支持,丁玲非常感激,想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作为给毛主席的礼物。

此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后,丁玲决心到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中去,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

1946年,丁玲主动请求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不久后,丁玲的请求获得批准,到桑干河两岸的怀来、涿鹿一带,参加了土改活动。

这一时期,对丁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轰轰烈烈的土改活动中,丁玲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兴致勃勃地和农民交融在一起,心中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11月,在阜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丁玲开始了长篇的创作。后来,丁玲将这部小说的名字定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48年6月15日,毛主席在西柏坡住处接见了丁玲,对她说:“历史是几十年的,不是几年的。究竟是发展,是停止,是倒退,历史会说明的……你是了解人民的,同人民有结合。”

这一天,毛主席还留丁玲一起吃了晚饭。晚饭后,两人又聊了很久。毛主席对她说:“历史是几十年的,看一个人要从几十年来看。”

6月,丁玲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完稿,全文共23万字。

随后,丁玲将这部小说的原稿交到了胡乔木、萧三和艾思奇的手上,请他们提意见,并准备在定稿之前,让毛主席看看。

不久后,在与毛主席、艾思奇、萧三等人散步时,胡乔木说:“丁玲写了一部描写张家口附近汤鹿地区农村土改的长篇小说,她请我们3个提意见,我们正在讨论。”

由于还没有看到丁玲的原稿,毛主席问:“你们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呢?”胡乔木说:“写得好,个别地方修改一下就可以发表。”萧三和艾思奇也表示丁玲写得不错。

见大家对丁玲表示了肯定,毛主席说:“丁玲是个好同志,就是缺少一点基层锻炼,有机会当上几年县委书记那就更好了。”

后来,得知毛主席说的话时,丁玲心里非常感激。

9月,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正式发表,全书58节,通过描写1946年夏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过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了各个不同阶级在土改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精神面貌状态,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

多年后,在提到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时,丁玲说:

“当时我总是想着毛主席,想着这本书是为他写的,我不愿辜负他对我的希望和鼓励。我总想着有一天我要把这本书呈现给毛主席看的。当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不愿把这种思想、感情和这些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现在是不会有人认为我说这些是想表现自己、抬高自己了,我倒觉得要说出那时我的这种真实的感情。我那时每每腰痛得支持不住,而伏在桌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去,像火线上的战士,喊着他的名字冲锋前进那样,就是为着报答他老人家。”

与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类似,丁玲在撰写《在严寒的日子里》时,同样把对毛主席的感情融入了进去。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是1946年秋冬,桑河两岸人民在土改不久后的严酷经历和不屈斗争。

1956年,《在严寒的日子里》的前半部分被发表在《人民文学》发表,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

可惜的是,丁玲因为受到迫害,未能把《在严寒的日子里》的下半部分创作完。

直到1976年,丁玲处境变好,身体状况好转,想要把这部小说的下半部分继续完成的时候,却传来了毛主席已经去世的消息。这便有了丁玲对自己的恨,恨自己不能早点儿将这部小说写完,拿给毛主席看。

因此,才有了丁玲晚年对外国记者说的那个终身遗憾:“没有在毛主席生前,能听到他说那么一句话:丁玲改造过来了。”

也许是因为感伤毛主席突然离去,也许是因为她的那个终身遗憾,直到去世,丁玲都没有把《在严寒的日子里》创作完成。

0 阅读:60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