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首次访华,他的保镖被一道中国美食折服,目不转睛十分眼馋

执笔读春秋 2024-08-05 00:07:29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尼克松上台时欲与中国建交。彼时两国中断交往已达二十五年,美方对中方充满了好奇,与此同时,又不免怀着戒备。

一九七一年,尼克尼松先后向中国派出基辛格和黑格两个访华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试探”,待确定没有问题后,他本人才于一九七二年带着基辛格、罗杰斯,以及一大票保镖来华访问。

这个“一大票”保镖具体是多少人呢?现在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二百名,有的人又说是三十几,反正人数不在少数。

据当年在人民大会堂干过服务工作的人介绍,这些保镖耳朵上都戴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设备,手里拿着“步话机”,个个西装革履,表情严肃,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不管尼克松总统夫妇走到哪里,保镖总是一窝蜂地冲上前,东翻西找地察看一下环境,待确定没有危险后,再往尼克松夫妇身后站成一排。排场之大,令中方工作人员为之咂舌。

可是谁能料到,就在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的当天下午,这批高冷的“中情局”精英,却突然陷入了无比的慌乱之中。

等到晚上国宴开席,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里面正吃着国宴呢,他那个站在门口的保镖,却被一道中国美食给“征服”,当场吃得满嘴流油。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尼克松的保镖会陷入了无比的慌乱之中。晚宴的时候,保镖又为了什么“美食”,把自己搞得形象全无呢?这一切还是要让我们从头说起。

一、尼克松访华背景

话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因为打越战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刚好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尼克松总统就有意与中国结盟。

尼克松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告知中国,说苏联人有意对中方发起核打击,后又在会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

尼克松的政治信号释放得这么明确,中国方面当然不可能忽视。于是毛主席与中央领导层开过会后,决定邀请尼克松来访问中国。

中方的邀请发出了,但是美国方面并不敢贸然派人过来。因为长期的反向宣传,中美之间当时有着很深的隔阂。为了试探中国,尼克松先后派出基辛格、黑格二人前往中国“探路”。

基辛格是一个“中国通”,他来到中国以后得到了周总理的盛情款待,还抢在尼克松之前,品尝了一下我们的“国宴”。

这次宴会的过程当中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原来当时中国没有什么办国宴的经验,做饭的时候,厨房的师傅做的一道“盐焗鸡”直到上菜时还没蒸熟。

后来厨师长“灵机一动”,拿了一把高压气枪直接把把鸡肉弄熟了,没想到后来基辛格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给了中南海厨房灵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他们没有上盐焗鸡,却上了一道“北京烤鸭”。关于这道烤鸭的故事,以后再说,我们现在还是说回尼克松访华过程。

由于基辛格访华非常顺利,于是他回到美国报告给尼克松,后者很快就下了决心,一定要亲自来中国看一看。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尼克松和夫人就乘坐飞机到了北京。

尼克松到达中国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派车把他接到中南海见了面。这件事情是完全出乎人意料的,因为过去毛主席会见外宾,通常是在他们将要离开中国的前一天。

因为尼克松刚刚来到中国,大家没有想到毛主席会作出这样的安排,所以就没有提前通知美国方面。

结果等到尼克松都去了菊香书屋,他带来的那一大票保镖才发现——总统人不见了,当时把这票人给急得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

怎么办,总统不见了,会不会出现什么危险呢?中方的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安抚他们说,是毛主席把你们总统接走了,放心吧,绝对不会有任何安全问题。

可是这些美国人不肯相信,然而在那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做什么,就只有干瞪眼。所以说前面那些什么中情局保镖的高冷形象,一下子就崩塌了。

二、让尼克松保镖眼馋的中国菜

但是这还不算乱,等到晚上尼克松去赴国宴的时候,他的保镖还要出一次“洋相”呢。当天的晚宴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四菜一汤”的故事大家都说过很多回了,这里不再说了。

这次说一说咱们国宴上的酒,也是这次晚宴上,给尼克松印象最深刻的酒——茅台。尼克松对茅台的印象深刻,不是因为他感觉这种酒的口感好。

尼克松本人的酒量显然不行,他平时在美国都是喝葡萄酒和果汁的。他对茅台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咱们中国人在宴席上老是会拿这个来招待客人。

来中国之前,尼克松通过基辛格了解到了中国很多文化,其中就包括酒席上的礼仪,以及使用筷子的礼仪。当时周总理向尼克松敬酒,尼克松当众复述了一个周总理讲过的笑话。

那个笑话是说:一个客人在中国的宴席上喝多了酒,掏出一根烟,想用打火机点燃,结果“嘭”地一声,烟还没点燃,自己就给点爆了。

当时周总理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就取了一个杯子,倒上茅台酒,用打火机点给尼克松看,果真能点燃。

茅台属于高度白酒,其酒精度数可以达到50度,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红军战士曾经用它来解渴、提神,镇痛、消毒。

尼克松问周总理一次能喝多少茅台,周总理回答说他最高纪录是一次喝了25杯,但是现在年纪大了,喝得少了。

周总理一边说着,一边给尼克松敬酒、夹菜。这个时候他们在里面吃得很开心,可是尼克松的保镖们呢,还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外,一口菜也吃不着。

服务员端菜进来之时,发现保镖们一直盯着盘子里的烤全鸭流口水。工作人员们商量说,等尼克松和周总理用完了餐,就要去下一个地点了,那么这些保镖就没有时间吃饭了吧。

怎么办呢?大家伙就想一个办法,拿了一个小茶几到门口,叫师傅把北京烤鸭片好,再配上面皮、黄瓜丝儿和甜面酱,再摆下几双筷子、一副刀叉放到门口,请保镖们吃。

美国人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吃鸡肉,没有什么机会吃鸭肉,看到这道北京烤鸭啊,马上十指大动。

当时这些保镖中的很多人根本不会用筷子,但是吃烤鸭用刀叉也不方便,于是他们就直接上手去抓,抓到了就往嘴里塞。

这北京烤鸭啊,原来是一道明代宫廷菜,专门挑选肉质细嫩、脂肪均匀的北京填鸭烤出来的。它外皮酥脆,肉嫩多汁、口味咸中带甜,正好对了美国保镖的胃口。

这美国保镖往嘴里这么一塞,一咬,顿时咬得满口流油,肉汁都到鼻子、眉毛上了,他们也顾不得用毛巾去擦。

总而言之,尼克松这一次访华,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取得了圆满。从总统到安保人员,也都吃得十分尽兴。

因为尼克松和周总理吃饭时用了一双筷子。当尼克松离席的时候,这双筷子还被一个叫伯恩斯的加拿大记者“抢”去做纪念了。

结语

都说中国是美食的天堂,外国人来到中国,往往先被我们的美食所折服,但是事实上很多老外吃不惯中餐。不过尼克松的保镖们,喜欢“北京烤鸭”也是有道理的。

美国人虽然很少吃鸭肉,但是他们有在感恩节吃烤火鸡的传统。火鸡个头比鸭子大,肉质也比鸭肉糙,不过外观上看着还挺像的。

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的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到了下午就被接去了中南海。在这段时间内,尼克松的保镖们一度因为总统失联而惊慌失措。可想而知,他们连午餐也顾不上吃。

到了晚宴时,这些保镖已经饿得人仰马翻了。在这种时候,当他们看到一道长得特别像家乡火鸡的菜肴,焉能不十指大动呢。

不知道后来这些保镖回到美国以后,有没有怀念过这道中国美食。毕竟比起又老又柴,烹饪手法普通的火鸡,人民大会堂提供的肥嫩多汁的“北京烤鸭”,还是要好吃很多的。

参考资料:

《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神秘国宴》——《党史纵横》,作者:王梦悦,2011.01.01;

《尼克松访华时的警卫细节》——《中国人才》,作者:邬吉成,2008.08.15;

5 阅读:985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