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98长江抗洪抢险总指挥,纵身一跃,26年后,依然令国人泣目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8-20 18:38:47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洪大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洪英雄,其中就包括了抗洪抢险总指挥——董万瑞将军。

遥想当年,面对滚滚洪水,董万瑞纵身一跃,跳入江中,以凡人肉身对抗自然洪魔,其慷慨悲壮之举令在场所有人员无不动容。

现如今,26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依然令国人泣目: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所有的一切还要从董万瑞的戎马一生说起。

戎马一生,清风两袖

1941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极为猖狂的一年,同时也是我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这一年,在山西翼城的一个普通农家里,董万瑞出生了。

出生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时代,对于董万瑞来说已实属不幸,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轻易地放过他,一年以后,山西各地灾祸频仍,从瘟疫到蝗灾,再到饥荒,无数老百姓因此而丧命。

幸运的是,如此风雨飘摇中,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尚在襁褓中的董万瑞竟然奇迹般地闯了过来。

在此后的岁月里,伴随着一路的跌跌撞撞,董万瑞终于成长为了一个硬扎的男子汉,也顺利地踏上了新的时代征程。

1958年,年满17岁的董万瑞开始自力更生,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由于表现突出,他不仅多次被评选为“技术能手”和“工作骨干”,还很快当上了火车副司机,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志愿。

在董万瑞20岁那年,正赶上国家号召参军入,一心向党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入伍从军。

从进入军营、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董万瑞便在心中立下誓言,那便是服从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纪律,不怕牺牲,誓死保卫祖国。

就这样,董万瑞的军旅生涯正式开始,他本着不怕苦的信念,一步一步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一位响当当的军区副司令。

在董万瑞的一生中,时刻将党的使命记在心间,听党指挥、为党分忧是他信守一生的第一信条,而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戎马一生、清风两袖。

1985年,时任第31集团军93师师长的董万瑞奉命带领部队打通鼓山隧道,谁料工程尚未干完,上级却下达了部队整编的命令,这让赶工赶点的战士们颇为不满,有些人甚至闹起了情绪。

面对这一纸裁撤,董万瑞的心中也是有些许不解,但是他更知道军人的使命便是服从命令,于是他当即表明态度,要去要留,听党指挥,但在走之前,一定要将隧道打通!

在董万瑞的带动下, 全体士兵日夜赶工,提前半年完成了隧道打通工作,之后,他又不计得失,主动做好所带部队人员的思想动员工作,配合上级领导顺利完成了军队整编工作。

在军队之中,董万瑞向来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他所带出的兵都是有着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其背后便是他更为苛刻的严于律己。

作为出身于农民的中国军人,董万瑞始终坚持的做人准则便是:端正做人、干净做事、勤俭持家,这一点在子女教育上表现得最为极致。

董万瑞从来不允许儿女们搞特殊,在他们小的时候,不许他们乘坐自己的公务用车,不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谋取私利;待他们长大之后,也不许他们追名逐利,不许他们投机取巧,始终教育他们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纵身一跃,力挽狂澜

1998年夏天,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是记忆里最深刻的痛,这一年,在洪水肆虐之下,长江决口、九江告危,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重大威胁。

对此,党中央迅速做出决断,一声令下,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30多万解放军紧急驰援,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洪大战由此打响。

8月7日,受台风影响,九江水位一路攀升,防洪墙瞬间被撕开一道50多米宽的缺口,汹涌的洪水喷薄而出,九江城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可能。

九江决堤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此危难关头,身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董万瑞临危受命,紧急飞赴九江担任抗洪总指挥,率领着3万子弟兵力挽狂澜、抗洪救灾。

到达九江以后,望着肆虐横行的滚滚江水,董万瑞坚定不移地发出号令:誓与大堤共存亡!

在董万瑞的指挥之下,封堵决口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第一步,将载有上百吨煤炭的驳船用两艘大型拖船牵引至决口处,让它们如同钢铁巨人般死死卡住出水口;第二步,刺穿船体,让这些庞然大物悉数沉入江底,将决堤口牢牢堵住。

经过这一番努力,九江决堤口暂时缓解了危机,然而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这些沉船之间存有空隙,那些无孔不入的洪水便顺着这些空隙源源不断地流入堤内,决堤口仍存在着再度崩塌的危险。

董万瑞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在同专家细致协商之后,他决定围绕沉船的船舷再筑起一道弧形围堰,为重筑大坝架构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时间紧、任务重,董万瑞和战士们不敢有丝毫耽搁,夜色中,他们在月光和探照灯的照射下,将砂石袋和粮包持续不断地抛到江中,但怎奈水流太过凶猛,刚投进去的砂袋瞬间就被冲走了。

眼瞅着那几艘用来堵住洪水的货船也已经被冲得摇摇晃晃,倘若再不将围堰筑起,决堤口将再次被冲开,见此情形,董万瑞当即下令:“所有人立即下水!”

话音未落,董万瑞纵身一跃,第一个跳入水中,紧接着,抗洪抢险的战士们也都纷纷跳入冰冷的江水中,他们手拉着手,紧紧地围成一个弧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董万瑞和战士们的努力为修筑围堰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着一根根钢管被深深地打入江底,无数袋碎石包、粮包被牢牢地投掷在钢管中间,一道坚固的弧形围堰终于搭建完毕。

堤坝的漏洞被堵住了,肆虐的洪水被遏制了,董万瑞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不容易上岸的他早已是累得筋疲力尽。

凝望着渐渐平息的江面,已经连续72小时没合眼、没吃上一顿热饭的他,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封堵,董万瑞和战士们的这一壮举堪称人间奇迹,而他们那奋不顾身的一跳也将永垂青史。

爱兵如子,将军落泪

在指挥抗洪抢险的那些日子里,董万瑞可以说是拼尽了全部力气,这对于已经年近花甲的他来说实属不易,但是他对自己的辛苦却毫不在意,爱兵如子的他更疼惜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战士们。

初见董万瑞,他那张严肃的面孔总会让人心生几分惧意,但是相处久了,战士们便能深深地感受到他那威严背后所暗藏着的浓情厚意。

事实上,董万瑞虽然带兵严谨狠实,但却是面冷心热,他从骨子里关爱着每一位士兵,甚至远远超过了对于自己儿女的关心。

董万瑞时刻将官兵的冷暖记在心间,他经常会深入营连,亲自检查连队伙食的保障情况;还经常下到基层部队,深入了解一线官兵的生活状况,而在抗洪期间,他更是将战士们的衣食饱暖当作头等大事,时刻关心着他们的安危。

但同董万瑞所带的官兵比起来,他对待儿子董三榕可谓是天差地别,在外人看来,简直就不像是亲生的一般。

就拿抗洪抢险这件事来说吧,当时董三榕也在抗洪队伍之中,父子两人同在一个阵地上奋斗,面对着每天不可预知的危险,董万瑞始终不曾特地去看望过儿子,唯一的一次见面,还是在他陪同上级领导巡视慰问时发生的。

面对着数日不见、又黑又瘦的儿子,董万瑞全程竟没有一句夸奖之词,临了,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看看你的手,还没有我晒得黑呢!”

说完,董万瑞将自己的胳膊伸了过来,两条黝黑的臂膀放在一起,一个年轻有力,一个老当益壮,不同的是年纪,相同的是抗洪抢险的决心和毅力。

对于父亲的过分“挑剔”,董三榕早已熟悉,他知道这所谓的严苛正是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勉励。

或许是性格使然吧,大部分时间里,董万瑞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极为内敛的,但是当面对那些不顾生死、奋力抗洪的热血战士时,他终于情难自抑,发自肺腑地说道:“我们的战士们真是可爱呀!”

是啊,在那么炎热的天气里,他们扛着沉重的砂袋拼命地奔跑着;在那么凶险的环境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工作着;饿了,吃口饭接着干;中暑了,拔掉输液的针头接着往前冲……

所有的这一切,董万瑞都深深地看在眼里,牢牢地记在心间,当记者访问他的时候,他总是让摄像师将镜头对准那些淳朴又可爱的战士们,他说:“我们的战士很苦很累,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熊包,他们全都是最棒的!”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抗洪任务顺利完成,第一批抗洪部队即将撤离,董万瑞特意赶到车站,亲自送别那些可爱的战士们。

站在列车旁,董万瑞目送着战士们一个个登上车,望着他们那黝黑的面孔、疲惫的身体、沾满泥点的军装,他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一向坚毅从容的铁血将军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感动,那如金子般闪耀的泪光,在他的眼睛里是如此的光彩夺目!

2017年2月9日,董万瑞将军因病在南京逝世,曾经的丰功伟绩早已化作历史沧桑,但是当年他面对洪水纵身一跃的壮举,即便是在26年后的今天 ,思来仍旧能令国人泣目。

二十六年前,纵身一跃,将军力挽狂澜;二十六年后,追忆往昔,国人铭记于心。

参考资料:

中国南京红色在线:《感动亿万国人!铁血虎将流泪背后》

九江机关党建:《惊心动魄98大抗洪》

人民网:《98抗洪前线,那位眼含热泪的将军走了!》

澎湃新闻:《董万瑞将军遗体告别仪式明日在南京举行》

0 阅读:9

不急不躁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