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移民一场豪赌?中国科学家聊“天问一号”,回答未来移民火星

以山爱科学 2024-06-01 06:12:35

2020年八月的一天,记者采访了中国两位科学家。

一位是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助理,鸿浩专项首席科学家魏勇,一位是鸿浩专项行星光学遥感首席科学家何飞。

在这场采访中,谈到了天问一号,谈到了火星探测,甚至说到了未来移民火星的事。

那么今天就来聊聊火星移民的那些事,以及这场采访提到的一些问题。

火星移民

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一说到移民,必然离不开火星移民。

所以给人的感觉,火星移民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那么是不是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而且还给出了答案。

以现在人类的技术水平,登上火星,只能活六十八天。

为什么呢?

人类想要生存,不仅要解决吃喝拉撒睡的问题,还要考虑生活的环境,比如氧气的多少,水的多少等等。

那么麻省理工学院一个五人研究小组,研究了之前荷兰火星一号太空发射公司的数据。

他们从氧气、食物、技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从地球带到火星上的植物,只能提供数量不足,甚至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氧气。

就算是这些氧气同样可以进行呼吸,但也会在两个月之后消耗干净,并在六十八天内出现第一位死亡成员。

这个结论,仅仅是依靠荷兰火星一号发射公司提供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如果真的登陆火星,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真就不好说。

毕竟这些数据可靠不可靠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对于火星移民的问题,一直就存在两种声音。

一种是可以移民。

他们提供的证据,就是这些年来火星探测器发回来的一系列数据。

比如说,有证据表明,早之前的火星环境和地球其实是差不多的,甚至地表都存在着液态水。

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古河床就是证据。

那么现在的火星为什么看不到水呢?

答案是,火星上的水,已经逃逸到太空中去了,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

虽然如此,但在火星上还是发现了不少的固态水,甚至在2018年的时候,意大利的科学家宣布在火星的南极下发现了液态湖。

这个液态湖可不小,有一米深,二十公里宽。

不过这个液态湖的温度非常低,零下六十八度,之所以是液态没有结冰,是因为这湖水里含有很多的矿物质,让湖水的熔点变低了。

据说死海的盐度都比不上火星这个液态湖。

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个液态湖内是有生命存在的(没有证据,只是推测)。

而反对火星移民的人,又有什么说法呢?

首先是从环境上去说。

地球之所以能孕育出生命,大气层的保护是居功至伟的功臣。

反观火星的大气,厚不厚就不说了,稀薄的只有地球大气的1%的程度。

虽然火星大气中也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水蒸气,但其中人类呼吸最需要的氧气,却只占据了0.15%。

显然这点氧气含量,一旦人体暴露在这种环境中,直接就是窒息。

再有就是如此稀薄的大气,让各种宇宙射线可以说是毫无遮挡的进入火星地表。

于是就出现了悬殊极大的温差,夏天的平均气温可以达到五十度,冬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一百二十度。

五十度的高温晒的不是出汗而是冒油的程度,零下一百二十度的低温,人类还真就扛不住。

而且别忘记了,宇宙射线可不是什么好的东西。

它可以改变人体的基因,让人体发生变异。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科幻片中,一说到火星人,体型会很古怪的原因。

那么反对者提出了这些问题,认为可以移民的人,又会怎么说呢?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这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生物之所以进化,其实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改变自身,而选择的一条生存之路。

基因工程或许能在基因层面上,调制出适合火星甚至是太空生存的DNA。

不过对于这个回答,不禁要问上一声,这还是人类吗?

关于移民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做到。

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想要移民火星,其实就是战胜火星的环境。

那么人类真的很了解火星吗?

不,其实人类并不十分了解火星,哪怕是这么多年来,有很多火星探测器发送回来有关火星的消息,人类依然不了解火星。

就像人类居住在地球上,人类敢说对地球十分的了解?

地球依然有很多的秘密。

火星的秘密只会更多,人类了解的火星基础信息可以说是并不完全,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

当然并不是说,移民火星不行,移民火星反而是必须的。

这话听起来非常的矛盾,又是不行,又是必须,便宜都让你占了,道理呢?

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不起眼的点,人类的发展,一个小小的地球是放不下的。

星辰大海才是人类的追求。

想要星辰大海,就要出去,离开太阳系,而火星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板。

那么通过上述的表达,对于火星移民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就来看看,中国科学家对于火星探索,以及火星移民的一些想法和态度。

中国科学家的想法。

2020年七月二十三号,天问一号发生升空。

天问一号的目的是,绕着火星飞,然后登陆火星,接着在火星上巡视一下。

最可惜的是,天问一号挖的土,不能带回来。还得需要另外的探测器挖土带回来。

2021年六月二十七号,天问一号的任务完成的相当漂亮,登陆,降落,巡视,拍照,看着都高兴。

说道这里,说一个小知识。

发射火星探测器,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有一个最佳窗口期,每二十六个月才会出现一段时间绝佳的发射期。

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发射窗口,很可能发射出去的探测器,根本就到不了火星。

为什么呢?

因为火星绕太阳一圈是六百八十七天,而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三百六十五天。

所以就会出现当地球和火星遥遥相望的时候,中间会隔着一个巨大的太阳。

最佳窗口期是指火星和地球排在前边,太阳排在最后边的时候,而且三者排成一条直线,这种情况也被叫做火星冲日。

这个时间点上,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最短,最省燃料。

好了,接着说。

就说两个问题,探测火星是为了什么?火星移民中国科学家又是什么态度?

问题:火星探测的目的是什么?

魏勇说:火星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火星的水是怎么演化的。

问题:“天问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何飞:火星探测围绕着一个主题是生命,即火星上有没有可能存在过生命或者有没有可能支撑生命。

(注:两位科学家的回答都很长,只是节选了一部分的回答)

那么从这两个问题和回答中,其实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探测火星其实就是在研究火星是不是存在可以移民的条件。

而关于移民火星的问题,两位科学家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魏勇是这么回答的:

按照目前的理解,太阳现在处于壮年期,当它演化到老年期的时候,会变成红巨星,甚至可能会膨胀到地球的轨道,让地球不再宜居。有没有可能移民其他行星?这个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认为,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这个回答简单的概括一下,太阳终将走向灭亡,变成红巨星的那一刻,会膨胀,甚至是将地球吞噬掉。

那么人类必将逃离地球这个孕育人类的地方。

这个时候,就要面临一个移民其他星球的抉择。

所以就算是,火星移民以目前的技术无法支撑,也会推动火星移民,因为地球的消亡是必然的。

哪怕这个时间很长。

当然魏勇,对于火星移民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他说:

但是,即使研究发现火星可能支撑人类居住,开展火星移民也还有漫长的路,代价非常高昂。可能会有一部分比较热衷于冒险、有好奇心的人作为探路者率先移民到火星。这一少部分人在火星上建立有人值守的科研站和一些人类比较初步的聚集地等,应该会有很多人热衷于从事这样探索性的工作。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火星移民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所以探索火星应该一步一步的来。

做任何事情不能鲁莽。

总结一下

想要移民火星,并不是说上一声,对外公布一下,就可以完成的。

这不仅需要运载火箭运输各种物质,还要更好的了解火星,认识火星,这样才能让人类在火星上的移民变的成功。

而且在移民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这就像是一项科技,总是从实验室里出来,然后进行小范围的实践,再扩大范围实践,最后才能进行全面推广一样。

这种小心谨慎,其实就是为了让这项科技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麻烦。

火星移民也是一样,哪怕是具备了条件,也会一步步的来,而不是一步到位,不然出现的问题会很大很多。

现在人类能够观察到的宇宙半径达到了二百六十亿光年,人类想要进入到这个极限看一看,火星移民必然是第一步,这第一步走得慢不可怕,稳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6

以山爱科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