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理解穴性,方能活用临床:一文说清楚“支沟穴”的妙用

从蓉谈健康 2024-06-27 16:48:50

支沟穴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张智龙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张智龙,男,1961年8月出生,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工党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84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1999年任针灸科主任;2004年考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同年考取全国首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曾师从于李毓麟、石学敏、张伯礼。

临床善于运用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内科病症,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创立了“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等8种针法和“通脑灵”、“六藤水陆蛇仙汤”等中药专方。获得国家科委、天津市科委科技成果证书14项。主编出版著作5部:《汉英对照针灸治疗糖尿病》、《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五味斋医话医案》、《细说经络辨证》、《名中医教你开药方2》。参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针灸高级职称考试指导丛书》等10部。在国家及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为三焦经气所行之“经”穴,功善调理诸气,凡有关气机不调之证,本穴皆能治之。

笔者临床或独取支沟,或配以它穴,灵活施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兹陈述于后,以冀同道之斧正。

一、独取支沟的效用

(一)气秘

本证多因情怀不舒,忧思过度;或久坐少动,气机失于通畅,大肠失于传化所致。

独取支沟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日针一次,辄取良效。

(图片源自“大家中医”app,下同)

病案举例

张××,男,30岁,干部。主诉便秘一年余。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一年前因所欲不遂渐至便秘,曾服中西药治疗未愈。

现大便秘结,伴有嗳气频作,胸胁满闷,纳呆,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证属气秘,法当理气通便,遂用上法针治共五次而愈,未再复发。

(二)胁痛或胀满不舒

本症系肝胆经脉瘀阻所致。

取支沟用徐疾合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一般可立即缓解疼痛。

刺支沟可调理肝胆经经气,疏通经脉。临床上单取支沟对肝气郁结和瘀血停留所致胁痛效佳,若兼它因,需配它穴。

病案举例

马××,男,44岁,工人。主诉右胁痛二天。

患者二天前因搬重物而致右胁扭伤,自服“活血止痛片”和外敷膏药未效。

现右胁刺痛,固定不移,扭转或咳嗽时痛甚,舌暗苔薄白,脉沉涩。

证属血瘀胁痛。施以上法治疗,留针中,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起针后,胁痛尽除,活动如常。

二、配用支沟的效用

(一)支沟配劳宫治腰背窜痛

本症多因感受风寒,致背部气血运行不畅,络脉失和而成。

取支沟配劳宫,施以徐疾合提插泻法,留针20~30分钟,留针中,嘱病人活动腰背,一般痛可立愈。

泻支沟,可调营卫,理诸气。但支沟降逆之功较逊,故配以开郁舒气,化滞降逆之劳宫,助支沟调达内外、上下之气机,使气血得运,络脉和利,则背痛可除。

病案举例

柏××,男,70岁,工人。主诉腰背窜痛一年余。

患者一年前因乘凉引起腰背窜痛,痛无定处,休息则轻,活动则剧,舌淡苔白,脉细缓,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证属行痹。法当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施以本法治疗,针毕痛愈,又连续针治二次,以巩固疗效。

(二)支沟配丰隆治痰热气郁之实喘

本证多因痰浊或气郁壅阻肺气,宣降失司,气机升降出纳失常,上逆而作喘。

其喘虽在肺,而病则在痰;在气,故取支沟以理气,配以丰隆而化痰,均施以徐疾合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日针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

热盛者加大椎;

难愈者加大杼、风门、肺俞。

笔者认为痰饮的形成除与肺、脾、肾有关外,与三焦亦有密切关系。

故欲化痰,必先疏理三焦。

针支沟不仅可理气化痰,而且可使三焦气机调畅,水液运行敷布正常,则痰饮无从所生。

配以胃经络穴丰隆,其别走太阴,性通降,泻之非但除其湿浊,亦可折其痰气交阻之势。

病例举例

穆××,女,30岁,工人。主诉咳喘一月余。

患者一月前因感冒后遗留咳嗽,渐致作喘,曾服中西药治疗未效。

现咳喘,咯痰粘稠色白,伴胸胁满闷,纳呆,端坐失眠,形体肥胖,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证属痰壅气逆作喘。治以理气化痰,降逆平喘。

按本法针治二个疗程,咳喘平息,未再复发。

(三)支沟配丝竹空治奔豚气腹胀

本证无论何因所致,其病机皆在于气机逆乱,升降失常,由下逆上。

取支沟用平补平泻法,配丝竹空。

刺法是针入丝竹空后,手持针柄不动,意守针尖,以意领气,以气运针,待针下气至,病人自觉腹中之气下行后,留针30分钟,日针一次,一般4~6次即愈,不愈再针。

《甲乙经》云:“心痛胸满,逆气……支沟主之。”取支沟意在调理三焦之气,使气机升降有序,配丝竹空以加强调理三熊气机之功。

病案举例

吴×,女,63岁,家妇。主诉时有气从下腹上冲,心胸烦闷半年余。

患者半年前因邻里相骂出现腹部胀满,继而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效。

现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烦闷不已,恶心纳呆,气还如常人,舌淡苔薄,脉弦。

证属奔豚气。法当调气降逆,用本法治疗六次而愈,随访未再复发。

(四)支沟配阳陵泉治郁证

本证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

取支沟配阳陵泉,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日针一次,十二次为一疗程。

笔者认为支沟为三焦经之经穴,能调理本经经气。

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合治内府”,而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胆气调则十一脏之气血皆调。

故两穴都能调气解郁,但支沟偏于调气,阳陵泉偏于解郁,两穴相伍,相得益彰,可治一切郁证。

若气郁化火者加行间;兼痰郁者加丰隆;伤神者加神门、人中;血虚者加三阴交、太冲。

病案举例

骆××,女,52岁,干部,主诉胸胁胀满,伴烘热汗出半月余。

患者半个月前因所欲不遂,出现胸胁胀满不舒,时有头晕头痛,烘热汗出,曾服中药治疗未效。

现伴有精神抑郁,善太息,嗳气泛酸,纳呆,大便不畅,月事不下,舌红苔薄干,脉弦。

证属肝郁血虚之郁证。法当理气养血解郁,按本法共针治十次,诸症尽除而病愈。

除上述之外,笔者还常用支沟配天枢治实秘;

配丰隆治热秘;

配照海治血虚便秘;

配足三里治气虚便秘;

配气海治虚寒便秘。

以及在治疗面瘫、肩周炎、偏头痛等病中配用支沟穴等等。

总之,支沟穴主病范围是很广泛的,单用支沟可治所属脏腑(经脉)疾病,配伍它穴又可兼治其它脏腑(经脉)之病,上述之运用,已说明了这一事实。

同时也说明腧穴既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又有协同作用,而重要的是临证时,抓住每个腧穴的特性,辨虚实,明补泻,随证施治,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其实我们临床常用的穴位就那么几十个,但是能不能用好,关键看你对穴性的把握有多深。

0 阅读:8

从蓉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