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进入新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境遇如何?为何多数没回到家乡?

亭下观雨霖 2024-05-25 09:04:0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3年,东北抗日义勇军被迫无奈前往新疆,最终下场令人惋惜。

抗日战争是我国发展历史中非常艰辛的一段经历,而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东北义勇军,更留下过许多辛酸的故事。

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较早,对日本侵略者造成过沉重伤害。可是在战争时期,它们还曾大集体向新疆转移,甚至还留在了当地。

可东北抗日义勇军到底经历过什么?它们为何要前往新疆呢?又因为哪些事没能在后期回到家乡?

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8日,我国人民开启了辛酸的抗日历史。面对武装精良的日本侵略者,人民并没有因此畏惧退缩。

可是蒋介石为谋求一己私利,竟下令东北军执行退让政策,将一个良好稳定的大后方,白送给日本充当为侵略根据地。

不仅如此,国民党不顾东北人民的安危,对日本侵略者一再退让,却对同胞狠下杀手,竭尽全力去消灭共产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地区所有的正规军,几乎都被蒋介石所调走。而只有少部分心怀家国大义的人,拒绝了放弃家园的命令。

正规军撤走后,东三省各地都在组建着民间抗日武装。它们没有政府领导,部队的成分也非常复杂,大多数都是分别战斗,各自组织。

这些武装缺少统一的指挥,但拥有着相同的抗日信念。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那就是东北抗日义勇军。

虽然这支军队不算正规军,但最先打响抗日大旗的,却是正规军之中,不愿意遵从蒋介石命令的爱国将领。

而时任辽宁省公安局领导人的黄显声,便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缔造者。可以说这支部队,便是在他手中逐渐形成发展出来的。

因为在“九一八事变”之前,黄局长便已经察觉到危险,并开始储备武器弹药,准备与日本侵略者作长期抗争。

所以在日本侵略者攻打沈阳的时候,黄显声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他愤然反抗,并指挥手下与敌人进行战斗。

可是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黄显声的部队没能抵挡住敌军的进攻。战斗的失败,让他意识到正规军队的重要性。

于是,黄显声便开始组织人民群众,整编一切立志抗日的武装组织。如果有人能带队伍来抗日,他会直接将其任命为军事领导。

正因为黄显声的号召,东北大地的抗日部队此起彼伏,聚集起来的人马远超他原本的预期。

与此同时,同样在进行抗日的“救国军”“自卫军”等武装组织,也纷纷响应黄显声的号召。而抗日义勇军的名号,便成为这些组合的集体代名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形成规模后,便率先在中华大地与日军进行死战。因为没有政府的支援和强有力的后勤部队,我军在战斗中的伤亡非常惨重。

其中身在黑龙江的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更是指挥发动了“江桥战役”。此战结果虽然失败,但却有力打击掉日军的嚣张气焰。那么,此战是如何打击日军的?

辗转新疆

抗日战争爆发,东北抗日义勇军竟辗转来到新疆,背后原因何在?

1931年11月4日,日本侵略者向江桥发动全面进攻。在此之前,双方发生的战斗次数虽多,但对日军的伤害却并不沉重。

可是在马占山的领导下,当地抗日军队的气势非常高昂。面对敌人重火力的覆盖,我军战士英勇冲锋,奋起反击,与敌人展开近身血战。

初期交战中,马占山调动兵马前后夹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在阻击中,我军击毙敌军四百余名,取得双方交战以来的辉煌胜利。

而失败的日本侵略者很不甘心,当时的敌军总指挥本庄繁,又组织特种部队参战,调集重兵前来攻击我军。

而马占山抢占时机,趁着敌军立足不稳,率先发动攻击。他本人更是亲自上阵,与敌军进行血战。

这场战斗从下午打到夜晚,日本侵略者再次失利,损失人马共计一千五百余人。而马占山所率部队,也开始逐渐出现各种问题。

整场战役期间,日军利用强大的火力优势,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空军轰炸和炮火袭击,将我军后勤设施全面摧毁。

日本侵略者对失败感到无比的耻辱,它们开始更加疯狂地攻击。甚至在一个小火车站的据点争夺中,它们便动用十几架飞机和上百门大炮,投入兵力近万人。

敌人有源源不断地补给,而我军却只能消耗储存的物资,并没有什么外部支援。甚至在战斗后期,马占山等部已经开始空腹作战,但他们依旧不曾退缩。

战斗持续半个月后,我军因为种种不利因素,最后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可东北义勇军表现出来的气节,却在极大程度上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念。

马占山虽然失败了,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得到沉重打击。东三省的义勇军信心高涨,各地都开始展开进攻。

一时间,东北大地狼烟四起,日本侵略者四处作战,不断派兵镇压,战况一时间陷入胶着状态。

可是在义勇军得不到政府支援的情况下,全面抗战的高潮过后,便开始出现后继无力的情况。

同时,日本侵略者开始加大进攻力度,东北抗日义勇军出现溃败趋势,并在1933年陷入低谷时期。

根据日军方面的记载,从侵华战争开始至1933年2月,日军每月运送回国的本土战士尸体都在五十具以上。

其中不包括日伪军的伤亡,而日本侵略者的实际死亡人数,也要远高于这个数字。由此可见,当时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反抗斗争有多么激烈了。

在这些斗争中,我军也取得过多场大捷。可是在每击杀一名敌军的背后,东北抗日义勇军所付出的牺牲,通常都是翻倍的。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精神值得钦佩,可是他们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注定导致这场抗日斗争会暂时失败。

他们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进行过良好的宣传和动员。有许多人民群众,都被汉奸欺骗将义勇军当成叛徒。

再加上国民政府的不支持,以及后勤补给不完善等多重原因,东北抗日义勇军逐渐丧失抵抗能力,并计划着向苏联方向退去。

进入苏联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又遇到许多艰难的挫折,甚至连装备都全部丢失。那么,他们苏联又遇到哪些事呢?

异国他乡

东北抗日义勇军战败进入苏联,之后竟又前往新疆,背后原因何在?

1933年,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况不利,各股部队向苏联方向退去并集合在一起。但是这几万人刚到苏联,手中的兵器就被当地士兵送走。

原来,在蒋介石的阴谋下,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达成协议。如果东北抗日义勇军进入苏联,那就会被卸掉武器,防止他们在抵抗日本侵略者。

对于这样的结局,致使数万将士陷入疯狂之中。有的人甚至犯下精神疾病,做梦都在喊着要回到东北杀掉侵略者。

可是没有兵器,这些人几乎就成为“俘虏”一样在生活。苏联方面给的待遇很差,许多人都因为冻饿而死在异乡。

那些留在东北当地的武装组织,开始接受共产党的指挥,并凝聚起成熟的抗日力量。

他们组成新的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也就后期著名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

至于那些前往苏联的数万人马,所经历的则要更为坎坷。如果处理这些没有武器的士兵,对于苏方来说也是个大问题。

1933年2月,新疆陷入更加动乱的时期。当地政府为了保卫祖国边疆,便向上级申请,希望能调回一部分东北抗日义勇军助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抗日义勇军便从苏联借道前往了新疆。他们虽然失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机会,但依然没有放弃保家卫国的信仰。

1933年4月,第一部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来到如今的新疆玛纳斯地区。这支五百多人的部队,刚回国便遇到乌斯满匪帮作乱。

双方很快便展开恶战,东北抗日义勇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当地人民长达十多年的悲惨生活,也在此刻正式得到改写。

在之后的岁月中,这支部队更是多次护卫新疆,建立下许多功勋,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1934年10月,东北抗日义勇军基本上都已回归,并被改编为当地的政府部队。新疆也因此进入相对和平的十几年中,并始终维持着统一状态。

虽然远在新疆,但东北抗日义勇军依然在为国家革命事业发展而努力。特别是在红西路军最困难的时期,这些义勇军还曾伸出援手,帮助红军打开新疆的门路。

除此之外,这些义勇军战士还在1937年间,与新疆地区打开苏联援助我军的陆地通道。此等壮举,更是被称为中华民族“生命线”的延续。

东北抗日义勇军做出的功绩有很多,他们留在新疆保卫边关,并没有机会回到东北继续作战。

而且在盛世才的利用下,许多义勇军的高级将领在后期,都被国民党残忍地杀害。这也导致很多义勇军士兵,永远长眠在新疆地区。

等到新疆解放,全国步入和平发展时期后。曾经的义勇军将士,很多都已经因故离世,没有办法再回到东北。

剩下的那些人中,有的已经在当地成家,也放弃了回到东北定居的想法。只有少部分人回到老家,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还曾多次派人前往新疆探望过义勇军将士。在得知这些人的经历后,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不起他们,我对不起东北父老。”

生活在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大多数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牺牲在盛世才的阴谋暗害中。

这些将士几经辗转,早已十不存一。其中生存下来的人,又有部分在当地组建家庭,所以最后回到东北的更是少之又少。

直至今日,新疆地区还有纪念东北抗日义勇军将士的碑文。他们出身东北,远赴新疆,最后客死异乡。但他们的功绩,将会永远铭记在历史之中。

本文由“观雨霖”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有关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的若干问题

2 阅读:24

亭下观雨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