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西安事变中,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建国后结局如何?

纵观历史2021 2024-07-29 00:51:22

1936年12月12日晚,蒋介石慌慌张张地从住处跑了出来,溜到华清池附近的一座山上躲起来。

只听山脚传来响亮的一声:“搜山!”一位将领率领众士兵找来找去,终于在半山的大石头后面发现藏起来的蒋介石。

带头的将领是孙铭九,他后来结局如何?

孙铭九出生在辽宁新民县的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从小就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对军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18岁那年,孙铭九的命运发生转折,因学习成绩优异,人际交往也游刃有余,东北军阀张作霖看中了他,选为次子张学铭的伴读,两人一起到日本陆军士兵学校深造。

在日本求学期间,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毕业回国后,孙铭九和张学铭都加入东北军。

1928年,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担任副总司令。张学良发现孙铭九办事能力非常强,趁着张学铭出国考察时,把孙铭九要了过来。

就这样,孙铭九慢慢成为张学良的心腹。

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起九一八事变,炮轰沈阳。

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招来全国的一片骂声。

民众们指责张学良无所作为,坐视日本鬼子侵略东三省,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严惩张学良”。

眼见蒋介石没有建设性举动,张学良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日本气焰越来越嚣张,大有把东北吞并之势。

张学良逐渐意识到,消极不抵抗是错误的,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必须抵抗到底才有出路。

1936年,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和杨虎城一起向蒋介石提建议,与共产党一起合作,抵抗外国侵略者。

蒋介石不仅一口回绝,还让张学良进攻陕北红军,二人意见出现严重分歧。

张学良的为难,孙铭九全都看在眼里,无论做什么,他作为属下,都会听从号令、全力支持。

趁着蒋介石还在西安,张学良和杨虎城下定决心,要干件大事,决定兵谏逼蒋抗日。

12月12日晚上,孙铭九接到张学良的命令,要活捉蒋介石,逼蒋抗日。

孙铭九行动时,跟士兵们扯了个谎,少帅被扣押了,需要马上营救,要活捉蒋介石。

师出有名后,孙铭九带着士兵赶到蒋介石居住的华清池。拿着手枪摸黑进五间厅,发现老蒋不在。

用手一摸被窝,发现是热的,孙铭九暗自感慨,真是老奸巨猾,跑得快。

猜到老蒋没跑多远,孙铭九在骊山附近大喝一声:“搜山!”

没多久,躲在石头后面的蒋介石被孙铭九发现,随后,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救国于危难的八项主张,逼迫蒋介石同意抗日。

姜还是老的辣。蒋介石当时被迫答应要联合抗日,恢复自由身之后,就立马扣押张学良。

得知少帅被扣押的消息,孙铭九提出要动用武力去解救,这一想法让东北军产生分歧。有些人觉得和平手段更好,不至于搞得四分五裂、大动干戈。

争论多了,东北军内部起冲突,孙铭九情绪一激动,做出极端举动,不慎导致一名高级将领丧生。

矛盾进一步激化,孙铭九因此遭到东北军的追捕,形势危急。

孙铭九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共及时介入,将孙铭九安全转移到了红军之中,得益于红军的庇护,孙铭九最终得以脱离险境。

那时,孙铭九并不希望留在红军部队,国民党的大门已对他关闭,只好加入汪伪政权,一时间民众唾弃。

随着汪精卫政权垮台,孙铭九再次流离失所,不得不寻求国民党寻求庇护。解放战争期间,他在东北与共产党对峙,战败后被我军俘获。

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结束多年的逃亡生活,考虑他在西安事变中的大局意识,在汪伪手下也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党中央对他非常宽容,给他在上海安排工作。

孙铭九知恩图报,积极配合,2000年在上海逝世。

0 阅读:139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