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止痛,但有心血管风险,老年人要慎用

药师华子 2024-06-06 20:02:23

有位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上了年纪后,时不时就会出现腰腿疼痛的毛病,自行服用美洛昔康后就会缓解,这个药长期服用安全吗?

华子告诉他,美洛昔康是非甾体抗炎药物,常用的还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萘普生、吲哚美辛、洛索洛芬、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等药物。这一类药物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但是有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老年人要谨慎使用。

一、真正的“消炎药”

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有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其中包括感染性炎症(由病原体感染造成的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

人们常把头孢、青霉素、红霉素、沙星类等药物称为“消炎药”,其实这类药物是抗菌药,通过消灭病原体而使炎症缓解,并不能直接消除炎症,对非感染性炎症无效。

真正的消炎药有两种,一种是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一种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为激素的不良反应较大,所以非甾体抗炎药比较常用。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几乎没有抗炎作用,所以并不算是非甾体抗炎药。

二、对心血管的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发挥作用,人体的环氧化酶主要分为COX-1与COX-2,抑制了COX-1有抗血小板作用,所以有血栓风险的人可以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血栓。

而抑制COX-2会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人体中的致痛物质,还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减少合成之后就可以产生止痛、退热的作用。

但是前列腺素还会使血管舒张,增加钠离子的排泄,所以当合成减少时,就会引起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有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血管风险增加。而且非甾体抗炎药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

血压升高,还有可能增加房颤风险,有可能促使心源性血栓的形成。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更高,不过短期用药也会增加风险性,所以对于有心血管风险的老年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更谨慎。

三、如何安全用药

在止痛治疗上,非甾体抗炎药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应当积极治疗导致疼痛的原发疾病,尽量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如果使用,尽量短期用药,连续服药不建议超过5天。

有高血压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对血压的影响,可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已经患有心梗、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不建议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有“天花板效应”,超量使用并不会增加效果,只会增加不良反应,也不能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有可能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必要时可以与胃黏膜保护剂联用。

总结一下,老年人群需要谨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时要注意此类药物对心血管的影响,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0 阅读:190

药师华子

简介:资深药剂师,专注用药安全,医药常识,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