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立功,人民日报赞扬高科技弯道超车,网友:提防盗贼要保密

以山爱科学 2024-05-24 06:08:39

不说别的,先看图。

啥?是一只鸟?

这张图,一般人看了也是一脸的懵,一只鸟有什么好看的?

确实一只鸟是没什么好看的,但要告诉你这只鸟他是一只机器鸟,感觉怎么样?

其他人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我第一次看了介绍,然后看到这幅图,确实惊到了。

这是机器?

开玩笑,一点都看不出来啊!

这就是西工大最近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同时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的一项科研成果。

这种机械应该叫做仿生微型智能无人机。

今天就围绕仿生微型智能无人机来说说。

仿生微型智能无人机

要说仿生微型智能无人机,还得从微型无人机说起。

最早的微型无人机是在1990年的五六月份开始研发,到了这一年的年末,第一款无人机的样机就问世了。

那么这架样机是什么国家制作的呢?美国。

不得不说,在上个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很多概念性的东西还是很厉害的。

在这个时间点上,就已经开始琢磨起了微型无人机技术。

从这里开始,微型无人机的各种型号可就出来,但大体就分三个类型,固定翼,旋翼,以及扑翼三个类别。

固定翼和旋翼,都明白,解释一下扑翼。

扑翼这个词其实是蝴蝶的别名。

而扑翼机指的是可以像鸟或者昆虫一样上下扇动着翅膀,在空中进行飞行的飞行器。

相对来说扑翼机有些复杂,扇动的机翼不仅要产生向上的升力,还要能产生先前的推力。

其实扑翼机在1930年的时候,就提出过构想,甚至还进行了试飞,但终因技术问题,就没能实现过。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对扑翼机产生了兴趣?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不会是想着仿生?

没那么复杂,一开始看中扑翼机,是因为在研究鸟类和昆虫飞行的过程中,发现扑翼飞行的时候需要的功率要比飞机少很多的。

飞机最大的缺点就是,携带的重量不大,比如战斗机,装多了油,方向距离远,但弹药必然装少了;弹药装多了,油就少,飞行的距离就短。

如果使用扑翼机型的话,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只是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扑翼机其实发展成仿生机有更大的空间。

这个发现,其实是美国在探索未来战争得到的启发。

最终在这个基础上,仿生智能微型无人机就被提了出来。

仿生智能微型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机动性,如果这种高度的机动性再搭配上隐身性能,再加一点人工智能的辅助。

这绝对是战场上的利器,自动识别、跟踪、对目标发起攻击等等。

而且仿生智能微型无人机,可以完美的融入复杂的环境中,被对手发现的几率极低。

这其中最出名的是,德国的费斯托公司研发的仿生蝴蝶。

想想看,一群翩翩起舞在花丛里飞舞的蝴蝶里,藏着一只戴着摄像头脑袋的蝴蝶形状的机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再有就是在莫斯科举办的“军队—2019”论坛上,俄罗斯展示出了一架有着猫头鹰外形的侦察机,叫极地猫头鹰。

极地猫头鹰,可以像一头真正的猫头鹰在夜晚中飞行,据说现有的雷达几乎就捕捉不到。

这架极地猫头鹰的体重三到五公斤,续航能力四十分钟,飞行距离在二十公里以内。

接着就是美国的蜻蜓智能微型无人机,这架无人机不仅备有导航系统,还结合了合成生物技术,又加入了神经科学技术。

听着就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是一只真正的蜻蜓,他们在蜻蜓的背部安装了一个指甲大小的背包,里面装有太阳能电池,控制器,传感器,工作人员对其实施操作,就是依靠这个背包。

怎么控制这只蜻蜓呢?

按照一般的技术,对蜻蜓实施引导,这种引导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蜻蜓的感官器官进行刺激,另一种是对蜻蜓的肌肉直接进行控制。

而美国的这架蜻蜓智能微型无人机,是使用光学电极模拟生物神经信号,对蜻蜓的神经系统传达命令,从而实施控制的。

所以这种智能微型无人机,是具备原本生物飞行的特征。

这是一般智能微型无人机不能比拟的。

那么中国的呢?

中国对于智能微型无人机的研究,最好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西北工业大学。

最初研究的智能微型无人机,外表像一只鸽子。

在这架微型无人机中装有摄像头,图像传输装置,据说可以模拟90%以上信鸽的飞行动作。

而这次被赞扬的微型无人机,是新款的,外表是小隼。

自然界中的小隼体长只有十七厘米。

不说体型,就说小隼飞行器的一些数据,它属于同类飞行器中,最敏捷,最像鸟类飞行的飞行器,而且它在扇动翅膀的时候,可以同时联动翅膀进行折叠。

在飞行的过程中,还可以做到单独收起折叠一侧的翅膀。

很重大的突破。

扑翼飞行器的专利

现在不管是什么样的科技,出了成果,就必然要看看专利水平如何。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从侧面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机构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

那么在中国各个机构对于扑翼飞行器的专利是怎样的呢?

在2017年的时候,就发布过一个专利申请排行榜。

西北工业大学的专利位居第一,占据29%,然后是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占据12%,上海交通大学占据8%,接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占据7%。

最让人想不到的位居第五的是单独的个人申请。

其实在前十六位的申请专利中,有六个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申请的。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对于扑翼飞行器,不仅机构感兴趣,个人也是一样的。

那么全世界又是如何呢?

法国占了最大的一部分专利申请,占据了21%,中国位居第二,占据了17%的专利申请量。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中国在研究扑翼飞行器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最早在是在1985年开始的。

中国的研发虽然比较晚,但出的成果可不少。

位居第三的是德国和美国,都占据了13%

后面的是英国,俄罗斯,以及日本。

至于其他国家的申请,全部加起来也只有5%而已。

扑翼飞机发展的非常的快,要知道最早的扑翼飞机的专利申请是出现在1900年,是德国人制作的一款人力扑翼机,而且在当年只有这么一个专利。

后来扑翼飞机就开始变多了,但在1919年到1949年间,扑翼飞机的专利申请量又跌倒了谷底,这和当时的环境有关系。

过了这个时间段,扑翼飞机的专利申请又开始递增,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09年到2014年,这五年的时间。

这时间段里,中国的专利申请是最多的,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

要知道之前,中国的专利申请也就占了三分之一而已。

所以中国在扑翼飞机上投入的研发是很多的,而扑翼飞机如今都在向仿生智能微型无人机在靠拢。

现在西工大再次做出如此优秀的成绩,其实也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有句成语形容的很好——厚积薄发。

其实在仿生无人机中,不仅仅有天上飞的,还有海里游的。

海里游的无人机

这同样是西工大的科研成果,早在2019年的时候,西工大就制作出了一款滑扑一体自主变形仿生柔体潜航器。

这名字挺长的,简单的说,就是一款模拟蝠鱝的海底无人机。

蝠鱝也就是魔鬼鱼。

当时西工大进行了第一次航行,直接就成功了,这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高性能仿生智能水下航行器。

这款样机的翼展是八十厘米,使用锂电池作为驱动力的,时速可以做到一节。

所以西工大在仿生智能微型无人机上的研究,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其实西工大专研这个领域的时间并不长,最开始是从2001年开始的,到现在也就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成果却是意想不到的好。

比如天空飞的,有信鸽、小隼、还有金雀等等。

现在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就有一百多项。

听着这些数据很高兴,但要知道科研人员在背后的付出是多少。

在西工大步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最开始的研究是从观察鸟类的飞行,鸟类姿态的观察,然后把这些数据记录起来,为了达到记录的效果,不仅要分析,还要把设计出来的样品放到风洞里吹。

从而一一破解鸟类飞行的秘密,然后应用到微型无人机上。

没有捷径可走,只是在这种枯燥的实验中一遍又一遍的做着。

不说别的在设计信鸽结构的时候,光机翼的材料,科研人员实验里了乎所有的材料,其中保鲜膜就购买了十几个型号的,就不用说其他的材料了。

到了2007年的时候,最初出来的信鸽也只能飞五分钟而已。

在看看现在,过去的一切都是现在成功的奠基石。

在这里就要说上一句,这样的科研机构越多越好,给了经费出的成果多不说,还特别的好。

老话说的好,花钱就要花到刀刃上。

1 阅读:931
评论列表
  • 2024-05-24 18:27

    又是老外负责画,我们负责做系列

以山爱科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