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排名怎么样?强基首届转段率超过清北,随后再次革新

有何高教 2024-06-19 17:13:12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让“新质生产力”一词作为高话题度的两会热点频繁霸榜。那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时代命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主要场所,在培养新质生产力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理应担当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而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育与发展体系,比如加强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这盘棋局的第一步棋。

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这方面,大连理工大学不仅领跑全国高校,还持续求新求变,逐渐形成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拉开了培养拔尖人才培养的大幕,随后珠峰计划、拔尖计划2.0也随即被提出,直到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开始实施“强基计划”,而今年正好是第一届强基生迎来“强基转段”,展现39所985高校培养成效的时候。

那么结合各大高校公示的首届强基计划学生的转段情况可以发现,大连理工大学2020届首届强基生转段比例为100%,这一转段比例登顶985高校第1。而北京大学(校本部)的转段比例为74%,清华大学的转段比例仅为70.51%,对比这组数据,大工的转段比例远超清北在内的一众高校,实力登顶。

可见,大连理工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仅成效斐然,且培养实力超越清北在内的其他数所985高校,为我国提供了基础研究的后备力量。

而大工在这一领域能取得如此成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该校一朝一夕的探索和实践,终是在薄积厚发中迸发出超强实力。

近两年,大工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形成“学域培养、书院协同、厚植基础、分类卓越”的培养特色,“大师引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交叉创新”的培养模式,“自主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培养方案,明确“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四类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育人理念,全新制定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更是重磅发布了《大连理工大学新时代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八项计划,重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工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所付诸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效,也得到了正相关的反馈,甚至获得教育部多次官网推介,这无疑是对大工培养模式、培养特色和培养实力等多方面的官方认证。

当然,即便已经多次收获教育部的认可与推介,在985高校之间也遥遥领先,但大工却未曾停止探索、革新、实践的步伐,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力以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步履不息。

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再次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全面升级六类班型: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继续实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新增多个新工科拔尖班,扩招人工智能班(未来技术班),扩招创新班,革新设置学域班。

其中,新设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是大工强化“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举措,也是践行该校“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四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象化体现,更是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工科建设的切实之举。

据悉,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本研专业随学术大师科研方向,可在全校内专业任选,并采取部分省份高考直接招生和入校后从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符合条件100%保研。同时,大师班的学生可以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还可以获得半年以上世界名校交流的全额资助和进入顶尖企业实习访问机会。

此外,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以及新增的新工科拔尖班和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也都保证学生符合条件即可100%保研,因此这些特色、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大工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给予真正热爱科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深耕热爱的学科领域的机会、平台和资源,也是大连理工大学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需求,加快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和国家急需人才的生动注解。

总而言之,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革新人才培养方式、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道路上大连理工大学已经以卓越的成果诠释了高校担当和顶尖实力,而结合其在强基计划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大工还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书写精彩答卷。

关注“有何高教”,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资讯!

0 阅读:69

有何高教

简介:专注高校和科研领域,服务于考生、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