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莲花北京仅剩3家门店,是否会步家乐福闭店后尘?

中国城市报 2024-08-09 19:31:26

在多重冲击下,人们熟悉的零售大卖场开始逐渐淡出购物圈。

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获悉,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卜蜂莲花在北京仅剩下朝阳店、金源店、北苑店三家门店。

2023年7月31日,卜蜂莲花北京通州店在彼时宣布闭店改造,虽然该店面改造时间已超过一年,但仍无开业迹象。

是趋势,还是偶然?

“逐渐关店是必然的,因为它仍然是传统大卖场模式。”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道,过去消费者倾向于“一站式购足”,但如今这种经营模式已属于一个业态生命周期的末端,进入衰退期。他表示,不仅是卜蜂莲花,一些外资品牌以及本土传统零售卖场都遇到了类似问题。

多地闭店背后 现存门店冷清

8月1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北京通州乔庄商圈的卜蜂莲花门店改造周期已超一年,当前仍处于闭店状态。

卜蜂莲花北京通州门店大门紧闭。严尉伦/摄

值得注意的是,卜蜂莲花通州店的停车场承包合同也于2023年9月30日到期,且卜蜂莲花未与相关单位签订续约合同。

卜蜂莲花通州店停车场经营管理权移交通知公告。严尉伦/摄

除了通州店,卜蜂莲花在北京的其他门店的经营情况也并不乐观。

8月6日,中国城市报记者又奔赴到卜蜂莲花朝阳店,即便当日气温已超34摄氏度,但朝阳店内并未开启空调。超高的气温也让顾客们望而却步,整个超市区域购物者寥寥无几。

虽然店内不少商品推出特惠销售,但走访发现,其促销力度并不高,对顾客的吸引力也有限。

一位零食区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的客流量逐渐减少,一天当中仅傍晚时刻会出现客流高峰。

“顾客最密集的时候也就集中在每周六的晚上,即便是这样,也没有7、8年前那么火爆。”她感叹道。

客流量锐减的原因,上述工作人员认为:“人们线上购买意愿加强,(线上)价格更便宜,还能直接送到家,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新鲜产品。”

作为一个区域型大型商超,卜蜂莲花朝阳店的设备并未正常运行。

记者发现,店内有近一整排冰柜处于“设备损坏”状态,柜内无售卖产品。部分生鲜肉窗口的设备,也处于瘫痪状态。

朝阳店内有近一整排冰柜处于“设备损坏”状态。严尉伦/摄

冰柜区域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事实上冰柜并未损坏,只是原供货商不满意产品销量,进而停止供货,导致了空柜。

对于卜蜂莲花的经营状况,朝阳店内的售货员也表示悲观。“北京市内多家卜蜂莲花都关了,通州店宣布闭店改造时,我们就知道很难再开业。”她说。

其实除北京外,今年以来卜蜂莲花全国各地门店闭店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2024年3月31日,卜蜂莲花在河南郑州最后一家门店——卜蜂莲花紫荆山店宣布停业。

4月16日,位于山东青岛的卜蜂莲花辽阳西路店发布闭店通知。

5月6日,上海卜蜂莲花南桥店宣布闭店升级改造。

6月29日,在广东揭阳营业时间超过15年的卜蜂莲花揭阳榕城店,也宣布闭店。

五年前退市 卜蜂莲花水土不服?

记者了解到,卜蜂莲花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其母公司是泰国正大集团。

1981年,泰国华商谢国民旗下的正大集团拿到了深圳市0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营业执照;1990年开播的老牌综艺节目《正大综艺》,也是由正大集团冠名。据悉这是中央电视台首个外资介入、以企业冠名的电视栏目。

1997年6月23日,中国第一家易初莲花超市在上海开业;2007年底,易初莲花更名为卜蜂莲花——此前“易初”取自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的名字;2010年,卜蜂莲花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在此期间,卜蜂莲花曾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两度抛出“百店计划”——但在中国门店数超过100家的愿景,直到公司退市前夕仍未能实现。

根据卜蜂莲花公告,截至2018年底,国内以“卜蜂莲花”命名的零售门店共有80家以及有3所购物中心。

2019年6月,卜蜂莲花宣布,最终控股股东计划以每股0.11港元的价格将卜蜂莲花私有化,如果私有化顺利实施,将会在香港联交所退市。最终卜蜂莲花普通股于同年10月28日从港交所正式退市。

针对退市,卜蜂莲花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是集团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比如2018年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7亿元人民币。同时,来自控股股东的美元贷款接近10亿元人民币,该等贷款将于2020年底到期;另一方面,卜蜂莲花认为其“普通股交易缺乏流通性且表现不佳”;此外,维持上市还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和费用。

事实上,在此之前,卜蜂莲花已多年处于亏损状态。2012财年至2018财年,除2017财年实现盈利外,公司有6年都在亏损,累计亏损金额接近14亿元。

到了2019年上半年,卜蜂莲花实现收入52.65亿元,同比微增0.16%,但净利润仅为4006.50万元,同比下滑70.9%。

此前卜蜂莲花也尝试自救。比如2013年,卜蜂莲花曾欲将旗下36家门店出售给物美,但无奈该收购最后以失败告终。

家乐福困境:全国仅剩4家门店

与卜蜂莲花遭遇类似处境的还有家乐福。

去年以来,家乐福在全国范围内迎来关店潮。2019年苏宁易购曾宣布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但根据苏宁易购2023年年报,截至 2023年底,家乐福在中国仅存续4家门店。而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统计,2019年家乐福全国门店共有233家。

卜蜂莲花会是下一个家乐福吗?

“大卖场这种业态以前主要靠货全、价格低、服务好和便利性,以‘一次性购足’的‘one-stop-shopping’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但是由于其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而具有较强的电商替代性,在电商兴起的情况下和其他新业态的分流之下,竞争力逐渐丧失。”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这是大卖场业态近些年来逐步式微的主要原因,而卜蜂莲花不能例外。

赖阳也持类似观点:“过去消费者是开车过来买上一天东西,再顺便吃个饭回家。现在人们在网上可以随时随地下单,某些商品甚至比实体超市价格更低,那么‘一站式购足’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就趋向于零了。”

他表示,任何一个业态都有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不仅是卜蜂莲花,一些外资品牌以及本土传统零售卖场,都进入了这样的衰退期。

与家乐福、沃尔玛相比,赖阳认为,卜蜂莲花原本就在供应链、货源采购、与品牌谈判的能力等方面就相对弱势。

“对于商超经营来说,有一个重要指标即消费者最喜欢的品牌要齐全,且这些品牌的产品价格要有竞争力,在这两点上,卜蜂莲花是一直有弱项的。”他分析,在营业趋势上,卜蜂莲花的闭店潮恐怕还会持续。

对卜蜂莲花来说,是否还有破局之法?

对此柏文喜表示,商品结构和卖场设施落后、消费者购物体验不佳,也是卜蜂莲花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软服务及硬件设施,同时需要创新经营模式,增加商品的多样性和性价比,改善购物环境等。

至于卜蜂莲花是否会步家乐福闭店后尘,还需要看其是否能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和改善服务来挽回消费者。同时由于背靠正大集团,柏文喜认为卜蜂莲花不会轻易结业或者退出中国市场。

赖阳分析,如果其能与正大集团的资源对接,特别是一些海外资源,做差异化经营实际上是可以探索的,但是一定不能再做大卖场。另外他提到,即便是在一个集团里运营,不同的业态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具体如何打通对接也将是一个难题。

“传统商超要想破局,必须做业态转型,但这非常难。”赖阳认为,一种方式是原有物业不动,做成社区生活方式中心,同时淡化超市业态,只用很小的面积做生鲜,其他的用来打造服务年轻人的共享空间、生活空间、文化娱乐与艺术活动的空间;第二种方式是发展以小业态的生鲜、主食厨房、快餐等等为主的小型超市。

但赖阳提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数传统商超企业并没有这方面的经营管理的经验。

另一方面,小业态超市并不是简单的超市小型化。他分析,此前家乐福、家乐福都尝试过把原来的超市小型化,但实际上这种小型业态是一种全新模式,其选品要求时尚性、创意性、价值独特。这种经营模式考验的是企业对供应链的资源整合。

仓储会员超市:一柄“双刃剑”

虽同为外资商超,仓储会员超市这两年在国内风头正盛。

比如2019年8月,国内首家仓储会员超市Costco在上海开业,开业前一天晚上停车场便被挤爆,到开门10分钟限流;沃尔玛更是一边关闭大卖场,一边狂开山姆会员店。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沃尔玛已在国内各地关闭超15家门店,分布于湖北、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其中不乏有经营超20年的省市首店。

沃尔玛向下,山姆向上。截至2023年底,山姆在全国拥有47家门店。2023年12月,沃尔玛中国在其微信公众号中提到,预计未来每年都有6-7家山姆新店开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山姆会员店的加持下,沃尔玛在今年全国连锁品牌超市的销售排名中再次夺冠。

7月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沃尔玛中国销售额同比是榜单前十名中唯一一位不降反增的连锁品牌。此外榜单还显示,永辉、卜蜂莲花两品牌2023年销售额则同比减少12.7%和20.8%。

仓储会员超市能否在商超大战中一骑绝尘?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5月31日,位于北京CBD的盒马X会员建国路店宣布关店,开业仅7个月。而盒马X会员店则一度被视作是盒马鲜生业务之外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对标山姆会员店。

北京盒马X会员建国路店宣布在2024年5月底起停止线下门店营业。张阿嫱/摄

赖阳分析,实际上山姆的核心价值并不是仓储业态,而是冰鲜食品的竞争力。

“消费者到山姆最核心的还是购买新鲜绿色食品,以及招牌烘焙产品。”他表示,永辉、盒马等等都曾尝试转型仓储会员超市,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核心价值,仅是盲目模仿了会员店的模式。

而这些冰鲜食品,赖阳表示,是利用沃尔玛国际采购的供应链来提供的,国际采购的成本往往很高,这一优势又是很多国内企业很难模仿的。

盒马不甘落后,高调打出价格战。早在去年盒马推出“移山价”,以更的低价格推出了多款与山姆会员店相似的网红单品,如榴莲千层蛋糕、瑞士卷、整只烤鸡等,与山姆“硬刚”。

但打价格战的代价是直接伤害了自己的供应商。茶饮消费品牌Chabiubiu创始人就曾在去年10月发长文声讨盒马,称10月21日起,产品被盒马下架;随后其又控诉盒马对库存产品单方面从79元/盒降价到39.98元/盒,导致不少其他渠道高价下单的客户跑来要求其退款。

“急功近利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赖阳分析,山姆的选品供应链、采购等是多年积累下来的,通过和供应商合作、研发,把价格降到极致,同时又保证严格的品质标准;但有些国内商超缺少与供应商共同探讨降低成本的能力,想短期内把价格降下来,就只能在谈判中要求供应商降价。但供应商的利润被削减后,就只能偷工减料,口味、食材也相应下降,消费者也逐渐失去兴趣。

胖东来“神话”可否复制

在外资商超迎来关店潮的同时,本土超市也在收缩战线。

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在福州、厦门、苏州、郑州、广州等城市均有门店关闭。今年7月,北京3家永辉超市也宣布闭店。

冰火两重天,“网红品牌”河南本地商超胖东来却在逆势增长。成立近30年的胖东来,因极致服务被称为“零售界的海底捞”,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公开表示,胖东来2023年原计划盈利2000万元,实际盈利达1.4亿元。

今年6月19日,永辉超市首家胖东来调改店恢复营业。永辉超市方面透露,截至当晚营业时间结束,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日销售额达188万,约为调改之前平均日销售额的13.9倍;当日客流超1.2万人,约为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图源:“河南永辉超市”微信公众号

此后,永辉超市官方宣布将于8月初有序启动全国门店调改工作。同样接受胖东来调改的还有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那么胖东来模式可否大规模复制?

对此赖阳认为很难。“目前消费模式的转型,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逐渐下沉的。因此,传统商超的业态也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最先受到冲击。而胖东来地处四五线城市,目前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少。”他说道。

同时他表示,胖东来在区域上有很强的供应链资源,却没有太强的竞争对手,因此有很强的独家代理经营权优势。此外胖东来的很多商品,是根据当地消费者收入、购买力水平定制的,能兼具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调性但同时拥有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产品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但在一线城市未必畅销。

“有些企业找胖东来帮扶,采取同样的采购模式及货品,但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持续认可以及复购,依然要看是否选择了消费能级与其匹配的城市。”赖阳说。(实习生严尉伦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0 阅读:133

中国城市报

简介: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城市观点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