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文读懂炭疽病与褐斑病

三农种植者啊 2024-07-15 01:24:42

炭疽病是柑桔上一种常发的真菌性病害,几乎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侵染。柑桔炭疽病叶片发病症状又分为急性叶枯型和慢性叶斑型炭疽病,该病发生时常伴随着落叶、落花、落果,部分有枯梢、爆皮的症状,感病的柑桔树势衰退严重,产量也随之下降,严重时甚至直接死树。

▲柑桔炭疽病

炭疽病的田间症状表现

柑桔炭疽病对柑桔的叶片、树梢及花果都可以造成危害。

▲慢性叶斑型炭疽病

上图是典型的慢性叶斑型炭疽,一般发生在老叶边缘。病部近圆形,有些呈不规则状,病健交界明显;病斑边缘一圈颜色较深,为深褐色,中部灰白散生黑点,后期有轮纹。

急性炭疽病之危害症状

这类主要发生在新叶上,从叶缘、叶尖开始出现水渍状,逐渐发展至整叶。病斑特点是病健交界不明显,似开水烫,落叶也严重。

▲急性叶枯型炭疽病

顶部嫩梢似开水烫,变黑凋萎,变成黑色光杆。

老叶感病后不变黄直接脱落

危害嫩梢、嫩叶、老叶、花瓣、幼果,严重时满地落叶、落花落果。

柑桔急性炭疽病

病原菌为半知菌炭疽病病菌,柑桔炭疽病在遇到阴雨潮湿天气下,表现为急性型症状,即急性炭疽病。病菌具弱寄生性和潜伏侵染特性,就是俗话说的欺软怕硬,病菌入侵寄主后可处于休眠状态而不显症,只有当寄主组织活力下降或衰退时才表现症状。高温多湿的天有利发病。

笔者在初接触柑桔炭疽病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疑惑,炭疽病为什么会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这次特意查了一下。

炭疽病的病原菌其实包括灰色快生型(FGG)、桔红色慢生型(SGO)和来檬炭疽型(KLA),前者属于胶孢炭疽菌,后两者则属于尖孢炭疽菌。

由于胶孢炭疽菌(诱发急性炭疽的)可以在死体上生活,当气温回升后,可经过雨水、昆虫等传播,所以在新梢发病重。而尖孢炭疽菌(诱发慢性炭疽病)只能通过寄生方式在叶片上越冬,所以老叶率先发病。

此外,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在致病机理上存在差异,也最终导致了病症的不同。

同样,不同病原菌在梢枝上的表征也有所区别,左图为慢性炭疽,右图为急性的,均会引起枯梢,但后者来势更加迅猛!

炭疽病的防治

适时用药防控:春梢在萌发后一个月,枝叶开始潜带病菌,此时就要开始防,往后的各梢期,异常天气来临时均要用药保护。有效药剂包括代森锰锌、甲托、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戊唑醇、苯醚.噻呋酰胺、溴菌腈·克菌丹、嘧菌酯等,注意轮换用药。

柑桔褐斑病的危害症状

柑桔链格孢褐斑病简称柑桔褐斑病,果农俗称"黑疤病"、“黑点病”,是一种由交链格孢菌引起的严重危 害嫩梢、嫩叶及果实的真菌病害,常引起落叶、落果、枯梢。

流行规律:褐斑病发病早、侵染时间长,以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病最重。

在各次新梢中,以春梢发病最重,其次是秋梢,夏梢发病最轻。

主要危害部分桔类,桔与柚、桔与橙的杂交品种,以及葡萄柚等,如在贡柑、茂谷柑、爱媛38、默科特、红桔等柑桔品种上发生较多。

刚萌发的幼叶发病,出现针头状大小的黑褐色油渍状斑点,病斑较为局限,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

新梢发病,先出现针头状黑褐色凹陷小点,病斑上下左右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环绕一周后,其上部分即变黑褐色枯死。

果实上产生灰白色的微隆起痘疮状病斑,隆起部位用指甲刮之易脱落。

刚落花的幼果即可被侵染发病,病斑很小,针头状,黑褐色,凹陷明显,整个果面均可发生,但病斑以近果柄部位较多,幼果一般很快脱落。

幼果、膨大期近成熟的果实发病病斑多为圆形,褐色,中央灰白凹陷。果实不易脱落,但是商品性极低。果实上产生灰白色的微隆起痘疮状病斑,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隆起部位用指甲刮之易脱落。

0 阅读:25

三农种植者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