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并没有一无是处,至少懂得要限制皇帝的权力

易文爱历史 2024-07-24 05:56:47

不少人一说起封建社会就完全持否定态度,其实,封建社会并没有一无是处,比如,至少有时还懂得要限制皇帝的权力!

李沆(剧照)

宋真宗即位,成为宋代第一位真正正常继承大统的皇帝,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对这个崭新的时代而言,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要怎样让君王守住为君之道,不至于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任性妄为。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作为臣子是没有权力限制君主的绝对权力的,如果强行限制,势必会引发君臣之间的尖锐对立和冲突。

对于大臣来说,怎么能够限制君王的权力,又能够不引起君王的反感和冲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唤起君王的对权力的自制意识。这种自制意识要怎么形成呢?最重要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引导君王读书,让君王对儒家的为君之道归心向化,这样才能达到目的。有意思的是,从宋太祖时就提出了要通过读书加强对后世帝王的这种教化和引导。

宋真宗一朝在“大事不糊涂”的前朝宰相吕端的引领下,开启了正式的政治运行。只不过,吕端在真宗一朝只是个过渡,因为才一年多之后,他就因病恳辞引退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每逢军国大事或经久之制都是真宗亲自召见吕端,再由吕端有条有理地一件件当面陈述。吕端引退,那么,谁来担任宰相呢?

这是个极为敏感也极为重大的问题,因为谁来继任宰相,既关系到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角逐问题,更关系到今后的政府执政路线以及怎样与君王相处的问题。作为深受真宗器重的引退宰相,吕端在此事上的话语权无疑是无人能及的,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最终吕端在真宗面前是举荐了李沆的。

而对宋真宗来说,他最钟意的当然也是参知政事李沆,因为李沆曾是宋真宗做太子时的恩师。而同时与李沆当过太子恩师的李至也在吕端引退的当天以眼睛患疾而辞职,这么一来,宋真宗唯一的人选也只有李沆了。只不过,宋真宗最终采取了一条更为稳妥的措施,任命太宗朝宰相张齐贤为首相,或许是用老资格张齐贤来压阵,更好服众。

吕端(剧照)

但很显然,谁都看得出来,张齐贤就是用来过渡的,而且张齐贤当年在太宗朝做宰相时曾维护过李沆,因而,这种设计被认为是非常理想的。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契丹侵犯北宋,宋真宗首次御驾亲征。这时候对宋真宗来说,其实还是有不小的风险的,因为他这皇帝也没当多久,会不会被其他觊觎帝位的兄弟给趁机夺了这宝座去?

在这种非常时期,宋真宗选择了让他最信任的老师李沆担任东京留守,之所以选择李沆而没有选择老资格的张齐贤,原因很简单,李沆更贴心,更放心。果然,李沆让宋真宗非常放心,当宋真宗还朝时,李沆出到郊外来迎接。宋真宗亲自用酒食款待老师李沆,这里面自然就饱含了宋真宗对李沆为自己守护帝位的感激。

对于军事,宋真宗也多听从李沆的意见和主张。宋真宗不比宋太祖和宋太宗,既没有过军旅生涯,也不是强权的皇帝。他没有强烈的独揽大权的欲望,又不敢承担军事失败的责任。所以,对于军事上的大事,他都是让宰相和中书的执政都参与,多以联席会议的形式来讨论军事问题,最后多听从李沆的意见。

这么一来,虽然中书、枢密院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在李沆为相时,作为主要负责政务的中书,实际上已经很多地参与了军事方面的决策,所以,由此就从真宗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惯例:中书参与军事决策。在整个历史中,往往是这样的,一个惯例一旦形成,往往就容易根深蒂固,很难被改变,除非遇到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在大多数情况下,哪怕是帝王,也得受这些惯例的牵制。道理很简单,人们做事情、考虑问题,往往依赖的首先是惯例,因为谁都本能地排斥面对新鲜事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对于不同的利益集团来说,他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惯例,而反对对自己不利的惯例。

宋真宗(剧照)

在宋真宗一朝,中书的宰相和执政参与军事,不但对于强化整个执政集团的权力有利,也符合北宋王朝的总体利益,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宰相都乐意这么做。甚至在李沆去世后,宋真宗依然沿用此惯例,让中书过问军事。而且,此后,中书主兵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了。有这先例,倒是给后来澶渊之盟时寇准以宰相之职主持军政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李沆是宋真宗选择的宰相,宋真宗对李沆可谓处处维护。宋真宗还是太子时,对李沆就极为恭敬。投桃报李,李沆做了宰相之后,时时刻刻不忘要把宋真宗塑造成他理想中的帝王。宋真宗可以算是宋代第一个在和平环境下接受正规帝王教育成长起来的皇帝。因此,对李沆来说,要把宋真宗塑造好,这本身就是件功德无量的功业。

《元城语录解》中记载,宋真宗即位之初,担任参知政事的王旦发现,李沆竟然把哪里有水灾、旱灾,哪里有盗贼这样的琐碎事情也奏报给宋真宗,王旦觉得,这样的小事真没必要去打扰皇上。但李沆用意深远,原来,他担心宋真宗太年轻,就故意要让他知道人间疾苦,要不然,他血气方刚的,就会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声色犬马等之类的事情上去了。

李沆作为宋真宗的老师,总是想尽办法把他塑造成具有强烈危机感的皇帝。因为李沆认为,一个不断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皇帝,多半会听得进宰相与执政集团的意见。对于一个成功的王朝来说,君臣之间的合作越完美,这个王朝才越健康,越完善。但从名义上来说,皇帝是手握至高无上权力的人,要怎样牵制皇帝手上握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是门了不起的学问。

李沆除了通过灌输危机意识之外,他还通过神道设教的方式,以天道来约束宋真宗,其实也就是限制宋真宗手里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外,李沆还通过直截了当地拒绝或者驳回宋真宗的一些要求,来提醒宋真宗,作为君王有些规矩不能破。由于李沆和宋真宗极深的渊源,哪怕宋真宗明明不开心,最终也还是会接受李沆的安排。

1 阅读:30

易文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