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灭楚是制度的胜利和时代的进步?

易文爱历史 2024-08-16 02:39:14

为什么说秦灭楚是制度的胜利和时代的进步?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秦王嬴政

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攻伐楚国,占领了郢陈以南至平舆的地区,并俘虏楚王负刍。于是,昌平君被拥立为楚王,于淮南继续反秦。秦王政二十四年,因王翦、蒙武领秦军击败了楚军,楚国灭亡。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秦国和楚国在战国后期采用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治国制度体系,楚国采用的是几乎可以媲美西周的封建制度体系,而秦国采用的是完全废除西周大封建制度的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秦楚之间的争斗,说到底其实就是两种制度体系的搏杀。

早在楚悼王时期,楚国就任命吴起进行变法,可惜的是,变法随着楚悼王去世而惨遭夭折,此后,不但没有继续尝试变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西周的制度体系的加强版。而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而完全摒弃了西周制度体系,走上了法家治国的道路。

相比之下,战国时期的列国中只有秦国才是最后挤进华夏核心区,反而是秦国完全接受法家理念,走上了集权与选拔的法家路线;而楚国等列国出于世卿世禄制度遗留的血缘贵族政治惯性的作用,集权制改革无不遭遇阻碍,西周制度体系保留的程度反而更高。

其中,楚国又是留存宗亲贵族政治属性最强的国家,国内对秦制路线改革的反对自然是最为激烈的。楚国的吴起变法其实在列国中算是变法比较早的,但随着楚悼王死去,变法就遭遇宗亲贵族的惨烈扼杀,此后,楚国再也没人敢进行集权化改革的任何尝试。

包括后来屈原变法,也是因为再度触及贵族特权的敏感地带而最终惨淡收场。楚国是在周制贵族封建理念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以血缘为纽带的世家贵族政治统治的,要想革这些世家贵族的命,那比登天还难。吴起当年就深恶痛绝地指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是楚国贫国弱兵的根本原因。

到战国后期,楚国最终发展出以景、屈、昭、项、怀、唐等家族为首的地方大贵族,而且,他们又在自己的封地内搞高度自治的那一套,他们的封地又是在楚国的国本腹地。春申君的封地最初是淮北12县那么大,后又改封至楚国腹地的江东。因此,楚国又称为战国版的“小西周”。

如果在秦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春申君这样的封君。也正因此,秦楚两国实行的是截然不同的制度体系,导致两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秦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楚国实行的是西周的分权自治。在列国看来,秦国就是封建天理的大逆不道的叛逆者、挑战者和颠覆者。

当时,列国看秦国就像看一个裸奔的另类,他们瞧不上秦国那一套激进的制度,虽然那一套制度用来治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楚国,是最坚持分封自治的诸侯国,是文化上反对秦制最激进的诸侯国。

从六国覆灭的顺序来看,秦灭楚其实是秦国统一战争的终极之战。但实际上,秦王嬴政灭楚国并不是一蹴而就、顺风顺水的。秦国第一次伐楚,楚国不仅成功反击了秦国,还把战线向西推进到秦国。如果楚国战果再扩大一点,很可能让秦王丢失祖辈几代人打下的江山。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秦王嬴政能不能保住王位都将成问题。在这关键时刻,秦王亲自前往恳请被自己罢黜的老将王翦出马。可以说,秦王此举,是向关中军功世家集团认错与安抚,既是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更是为了稳定危机涌动的朝局。

王翦是谁?是在秦国统一战争中立下首功的名宿老将,是秦国关中军功利益集团与兵学世家的首席代表。那时,世卿世禄的贵族地主阶级逐渐没落,门阀士族阶级还没形成,而且,那也是个没有纸张、基础教育根本不可能普及的时代。

王翦

世家手里垄断了高深的学问,包括兵家的学问都是以兵学世家的家学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的。那时,关中出现了不少王姓名将,他们就算不是近亲,至少也都是兵学世家的同族。这种世家,主要形成于秦代,贯穿了整个汉代。

秦王亲政前,掌握最高统兵权的两位大将军蒙骜和王龁去世后,王翦和蒙武就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秦王执政时期最著名的两大军事支柱。紧接着,秦王称帝后,蒙恬与王离又成为领军人物。三代都是王蒙组合,实际上就是关中军功世家的一种生动体现。

在打统一战争时期,王翦就是这个集团中最有威望的军事代表人物。秦王为什么此前要在伐楚时让王翦回故乡养老?因为伐楚之战已经是统一战争的尾声了,秦王认为,就算是用少壮派的李信,也能顺利完成伐楚任务,所以把王翦的兵权夺了,交给李信。

王翦回到故乡,虽有爵位,却没有封邑。从秦国统一战争到建立秦朝的这一时期,列侯都是虚封,而不是实封。这正是秦王进行的进一步去贵族化的制度改革,他们的侯爵之位是虚封,没有食邑,没有侯国。

秦王在统一过程中就已经在进一步推进中央集权,消除大封建制度的残余。把君侯从实封转为虚封,甚至一度中断了封侯制度,到了后期才恢复为虚封。而这种改革其实就是秦王亲自推动的,秦王虽然把军中官位优先许诺给了几大军功世家,但整个关中军功集团对秦王是有意见的。

这也就导致了秦王亲自推行的中央集权制改革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亲自出马恳请王翦出山,事情就显得格外微妙。王翦要秦王给他六十万兵力的军队才能伐楚,出征时又要秦王赏赐大量田宅给他,他回答秦王,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因此,王翦要在还被秦王重用的时候,多为子孙置办些家业。秦王大笑着同意了,但此后王翦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出使者向秦王讨要田宅。有人问王翦是疯了么,这么频繁向秦王讨要封赏,不怕惹怒了秦王么?

王翦回答,自己带走了秦国的全部兵马,也就是秦王的全部家当都被他带走了,他当然害怕秦王猜忌他,所以要多为子孙讨要田宅置办家业,避免秦王猜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王翦为了让秦王认为自己贪财而不是贪权才这么做,这样秦王才不会猜忌他。

但王翦此举其实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王翦带走了秦王的全部家当,秦王对他肯定会有所忌惮的;而且,一旦王翦灭楚成功,这傲世之功又该如何封赏?所以,王翦复出,只为自家疯狂讨要田宅奖赏,其实就是做给他背后的军功集团看的,王翦在曲折地帮秦王。

此时,秦国已经暂停了分封或者虚封列侯,王翦自己都没有封地。在这种节骨眼上,王翦其实完全可以代表他身后的军功集团要挟秦王给予封地,但他没有这么做,其实就等于反过来为秦王化解了难题。秦王很聪明,他大笑,就是因为他看出来了王翦还是在替他着想。

要不然,如果王翦讨要的是爵位与食邑的裂土封侯,而不是家宅私田等财政支出性质的赏赐,那么,秦王又该如何面对自己发起的改革?秦王该何以自处?如果答应王翦,改革破产;如果不答应王翦,大概率会导致战事失败。

昌平君(剧照)

而王翦数次向秦王讨要封赏,其实就是为了让秦王放心。为什么他这么做了,秦王就会放心?大家都是聪明人,王翦此举就是要吃独食让别人眼红,为自己招惹骂名,其实也是自黑,主动与身后的关中军功集团划清界限,无异于是替秦王压制关中军功集团。

可以说是再没有比王翦此举更让秦王感到贴心的了,所以秦王才会放心。由此也就证明,王翦对年轻的秦王是非常支持的。事实证明秦王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在这种激烈的利益斗争之下,他哪里能拿得出自己的嫡系?秦王是个厉害的实用主义者,是个能屈能伸的政治变色龙。

久处秦国,且与秦王交好的楚国质子昌平君深谙秦国当时政局的微妙变化,但他之所以敢反叛秦国,占领秦国东南部旧楚的秦土,敢于进攻秦国本土,从外部而言,他认为秦国不得关东地区的人心,所以,他要分裂秦土争取楚国王位,这就能成为一面号召力巨大的政治旗帜。

如果再顺利一点,还能遏制秦国的灭国势头,实现战国再平衡。到那时,他将成为关东的反秦领袖,也将成为楚国的中兴之主。从内部而言,他既知道军功集团内王翦等老人与少壮派之争,秦王与本土军功、外戚两大利益集团之争,他更知道李信的水平和秦国处于一个新老交替时期。

出于这种分析,昌平君认为自己至少不会输。但遗憾的是,昌平君分析秦国似乎都分析得有道理,唯独对楚国的情形他却掌握得并不准确。秦王能够顺利安抚以王翦为代表的关中军功集团,能够动员全国的力量,而楚国却根本做不到。

昌平君本以为王翦与秦王此番的冲突必然如同当年白起和秦昭王的冲突,白起不听王命最终被逼死,王翦此番结局应该也类似。他没想到王翦会放下集团利益之争,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心甘情愿向秦王妥协。这就是秦国制度的优势,一切依法依令,而不是依据所谓情势。

楚国和秦国差距太大,楚国此时仍然内斗与掣肘不断。楚国实行的是大封建体制,春申君可以有十几个县的封地,在楚国腹地建立国中之国。这样的体制,怎么可能做到全国动员?楚国国土不断丢失,王室不断东移,地方贵族只想自保,并不出全力抵抗秦军。

做不到全国动员,局面就变成,各大板块,谁先上,谁就先死;大家都不上,那就最后大家一起慢慢死,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内部博弈的内耗。包括率领楚军对抗秦军的项燕,其实本质上也只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战。

项燕家族的封地世世代代都在项城,此地距离郢陈只有五十里,一旦秦军攻入郢陈,项家封地必然不保。所以,项家为了不沦为丧家之犬,就必须坚决抗秦。楚国其他贵族都只眼看着项燕一家抗秦,他们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只是出嗓子干吆喝,却不真正出力。

王翦很聪明,他知道攻打楚国不是打楚王一家,而是要对付遍地的楚国贵族,所以,他才会坚持向秦王讨要六十万大军。聪明的王翦还知道,对付楚国这种遍地的贵族势力,不能硬碰硬,还不如等他们内讧。所以,他以六十万大军面对楚军挑战坚守不出,这其实就是在等他们内讧。

短期内楚国可以同仇敌忾,时间一久,他们就泄了气。因为打仗一直消耗的是项家的钱粮,腹地的贵族们却坐山观虎斗,项燕坐不住了,引兵向东,王翦抓住机会追击项燕,大败楚军,楚国灭亡,这就是楚国最后仍然内斗不止带来的结局。换言之,秦灭楚就是制度的胜利和时代的进步!

2 阅读:44
评论列表
  • 2024-08-18 18:02

    楚国世族林立,屈景昭三家最为独大,另外楚国的兵大多是私兵,国君掌管的兵马20万顶天了,楚国对秦用兵,从来都是有所保留的,不会顷全国之兵!

易文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