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本科生的“四个档次”,前3档毕业有工作,最后一档找工作

高校那些事儿 2024-06-14 17:20:41

“高考录取通知书”这七个字,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

数以万计的孩子们,通过这一考试踏入心仪的大学,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但分数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预设了毕业后的起点。

比如不同的教育层次、比如不同的未来路径等等,相信很多人都曾感同身受。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生普遍被分为四个不同的档次。

这种分层反映了对教育质量的不同期望,也映射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同竞争力。

从顶尖高校的优越资源到普通本科的实用教学,每一层都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容忽视的挑战。

接下来咱们就来深入探究,看看这四档高校分别为什么?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声明一点:没有贩卖焦虑之意。

很多时候需要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企业的老板,985和普通本科的毕业生,你会选择哪个?

问题很现实,答案很现实,无论在什么时候,竞争都会存在,那就意味着“淘汰”。

985高校毕业生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尖,这包括国内最顶尖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这些学校以严格的选拔标准、卓越的教学质量,及前沿的科研实力著称。

对于这一类高校毕业的孩子们,就不能用工作来形容,毕竟这是行业的精英。

说实话,985的毕业证书在全球舞台上都极具竞争力,哪家企业诚意能打动你就去哪家。

至于所谓的“薪资待遇”,那又怎么会成问题?只要合理范围内,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但各位要知道,这些孩子们被聘请过去,绝对不是说过去“养生”,而是要用尽自身所学。

比如推动技术创新、比如解决现有复杂问题等等,没有一家公司资金是大风刮来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企业的“天才少年”招聘计划,最高年薪高达201万元。

很多人说学术标签不重要,那是因为没有吃过这方面的“亏”,或者说没有见过大世面。

以“天才少年”被录取孩子为例,不敢说所有都是985毕业生,但企业不会去普通本科招聘吧?

再说了,一个孩子真的学习能力出色,成绩方面必然是高分,国内高校也是随便选择。

不过咱话说回来,985毕业生压力也很大,他们通常面临着极高的期望。

在领域内表现出色似乎是应该,关键还得在工作中持续展现多项能力,比如团队协作等等。

211高校毕业生

"211工程"涵盖了中国的一流大学,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和开发人才。

这些学校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可以说是很受行业的欢迎,在市场上也占据了大量岗位。

特别是世界前五百强,毕业季很多都来相关高校招生,基本在校期间就已签订了就业协议。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目前211毕业生的机会还是很多,特别是新型专业兴起的趋势下。

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可持续能源领域等,这都为211毕业生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平台。

具体的学校则有很多,例如北京邮电大学,你说这里的毕业生们会发愁找工作吗?

我认为发愁的应该是企业吧?自己能招到几个北邮的毕业生?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所,再例如上海财经大学。

一所坐落于国际大都市的高校,很难想象毕业生们的学术视野有多广阔。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相当于人的认知,你连见过都没见过,你凭什么能在行业中立足?

但上海财大恰恰提供了这种条件,但211高校恰恰提供了这种条件,这就是“竞争力”的体现。

省属重点高校毕业生

从事行业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绝对不容忽略的一份力量。

很多人总有一个“固定思维”,觉得没有学术标签,自然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大部分的省属高校,所学专业直接对应地方的人才需求。

一旦来到毕业季,这必然会有企业向你发出邀请。

就业方面不成问题,但需要额外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这里为各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深圳大学。

深大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只是一所普通的双非高线,但录取分比部分双一流都要高。

你说这是为什么?恰是实力的真实彰显。

在特定的分数段,许多家长们权衡后,毅然将深圳大学作为最终的选择。

各位要有一个概念,能在深圳经营的企业都是什么体量?上市公司?连锁机构?

毫不夸张地讲一句,随便一根“橄榄枝”抛出,都足以改变你全家人的命运。

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广大基础,这些学校提供了广泛的接受教育机会。

从整体上去看,这一类高校着重于教授基础学科知识,为学生进入职场提供必要的准备。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机会,许多普通本科学校与地方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包括提供定制的实训课程,帮助学生直接对接行业需求,但相对来说,没有前三档容易。

许多在求职的初级阶段,就已经感觉到了残酷,大多数都渐渐调整方向到考编、考公等。

这一点在生活中很常见,相信各位都不少听闻。

但考公、考编你能想到,别人同样也能想到,你的本科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罢了。

具体能不能录取,这需要看你的能力,不过由于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可以说相当大。

有的坚持三五年,有的一年就直接放弃,最终只得选择一个和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

社会很残酷,但是金子也会发光,这一路需要更多的汗水铺就,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

写在最后

不同档次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起点不同。

说到底,还得是高考成绩,你的分数越高,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你的未来也会更顺遂。

原来那句说的话一点都不假:曾经的苦与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6 阅读:1859

高校那些事儿

简介:高中生必看!志愿填报经验放送,国内高校分析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