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11│来自西西里的小屁孩——世界奇迹腓特烈二世

楚风说国际 2024-06-20 10:08:14

每任德王上台的时候,职称只是国王,必须教皇加冕,才能升级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以德王总是有求于教皇。要么哄教皇开心,要么把教皇揍趴,别无他法。

跟斯陶芬家族闹腾几十年的韦尔夫家族,好不容易做了国王,肯定也想着当皇帝,所以奥托四世得去巴结教皇。淡腚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开出了两个条件:第一,西西里王国控制权归教皇;第二,德国在意大利境内的所有领地,过户给教皇。

这两条件跟割地赔款没啥区别,实属丧权辱国了。西西里王国是靠德王联姻拿下的,其他领地都是德王流血流汗几十上百年打下来的,你一句话就送出去?除了赏你个大逼兜,门都没有!要是红胡子腓特烈知道了,非得从地底下蹦出来杀了教皇不可。

但是奥托四世居然露出了迷人的微笑,风情万种地说:莫说两条,就是一百条,只要臣妾有的,您老人家看上啥开口便是。只是这么大的事不能随便,俺回去翻翻皇历,挑个皇道吉日隆重办理才好。

英诺森三世感动啊,这么多年了,那些德王们个个都不省心,虚情假意阳奉阴违,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揍得教皇鼻青脸肿。瞧瞧这个奥托,多乖多懂事啊,来,好孩子,我帮你把皇冠戴上!

戴上皇冠、身穿盔甲的奥托四世英姿飒爽、虎虎生威。他翻身上马,对着恋恋不舍的教皇回眸一笑,扬鞭而去,飞扬的尘土模糊了教皇的视线,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奥托四世

奥托四世这么着急,他干啥去了呢?

1209年前后,奥托四世率兵攻占了意大利名城托斯卡纳(比萨斜塔所在地),随后挥师南下,剑指斯陶芬家族的西西里王国。

诶!不是答应教皇把西西里和一些领地送给他吗?毛姐大惑不解,奥托四世一脸嫌弃:“教皇你图样图森破啊,德意志祖上的基业怎么能丢呢?”英诺森三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当猴耍了。

教皇气得吐血三升,发下毒誓,不收拾你这王八羔子,我老英就不姓英,等着瞧!愤怒的教皇大手一挥,猛地甩出一张天王炸——西西里王国的小、屁、孩!

(在西西里的腓特烈)

这个小屁孩可不是一般的小屁孩,他是前任皇帝亨利六世的亲生儿子,德意志的正主儿。亨利六世娶了西西里公主康斯坦丝,最终继承了西西里王位,他英年早逝,留下只有3岁的儿子腓特烈。

亨利六世在位时拼命压榨西西里的财富,人们纷纷反抗他,亨利六世铁腕镇压、血流成河,西西里人心里结下了仇恨。夹在老公和乡亲之间的康斯坦丝左右为难,最后选择跟乡亲们一起反抗老公。

亨利六世蹬腿后,德国内部斗得天昏地暗,打得你死我活。为了避免麻烦,康斯坦丝替小屁孩宣布放弃德王之位,脱离西西里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隶属关系,胜出的奥托四世成了唯一的德王。

没两年康斯坦丝也挂了,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了教皇英诺森三世。小屁孩没爹又没妈,爹家的亲戚远在德国,娘家的亲戚也死得差不多了(不然也轮不到他母子俩继承王位),他对德国和西西里两边的实际统治者没有任何威胁。

小屁孩在西西里王宫孤独地长大了,教皇被奥托四世伤透了心,突然就想起了他。说是教皇抚养,实际也是交给别人代养,教皇忙得很,哪有空管小屁孩呢。1209年,当英诺森三世第一次见到15岁的腓特烈时,小屁孩长成了大屁孩。

唉哟喂,我滴小可爱,你长这么大了哇!教皇温和慈爱突然一起上线,可怜起这没爹没妈的娃来,给他寻了门亲事,新娘是比他年长十五岁的阿拉贡公主,也是匈牙利的寡妇王后。

无依无靠的腓特烈,找个姐姐可以少奋斗十年呐,大老婆带来了丰厚的嫁妆,其中包括一支强悍的军队。靠着这支军队,腓特烈平定了西西里,成为实至名归的西西里国王。然后,在教皇的授意下,剑指自己的老家——德意志。

此时的德王是奥托四世,他虽然失去了教皇的支持,但韦尔夫家族毕竟是老牌豪族,身后还站着英王。奥托四世的娘是英国公主,他从小在英国长大,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失地王约翰都是他舅舅。

腓特烈北上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好在法王腓力二世也支持他,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法王的毕生事业就是干-死英王,英王的终极目标就是干-死法王。

为了光复老祖宗的基业,腓特烈横下一条心,出发前给一岁的儿子加冕为西西里王。这就是告诉所有人,即使我回不来了,西西里也后继有人。

英诺森三世的如意算盘打得趴趴响,他提出条件:德意志和西西里两国不能合并,不然把教皇国夹中间,教皇身材太胖,挤得难受哇。腓特烈点头如捣蒜,教皇对他满意极了。

话说前任皇帝亨利六世蹬腿,小主子腓特烈又远在西西里,斯陶芬家族在德意志群龙无首。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上位后,一直压制斯陶芬家族,因此对于腓特烈的回归,家里大伯大爷们翘首以待。

1214年,英法德布汶会战,法王腓力二世大获全胜,大败英德联军。这次会战意义极其深远,奥托四世被打下了台,缩回家族领地养老去了,腓特烈成为无可争议、名正言顺的腓特烈二世,斯陶芬王朝复辟了。

法王腓力二世收回了英王祖辈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成就法兰西大帝的一世英名。英王约翰落了个“失地王”的千古骂名,直接导致了英国宪法的前身、《大宪章》横空出世,大英帝国走向宪政之路。

腓特烈有个闹心事,他以前不是答应过教皇,西西里和德意志不能合并嘛。西西里的王冠给了儿子,自己只能当德王了。可人是感情动物,腓特烈从小在西西里长大,更喜欢西西里的老乡,他不会说德语,也吃不下德国的苞米渣子,又没有熟悉的发小,不习惯呀。

好办,跟儿子换换呗,就这样,腓特烈的儿子成了德王亨利七世,他自己当了西西里国王,同时保留神圣罗马皇帝头衔。

以前的皇帝攻打意大利,目的是集中资源为德国所用,腓特烈刚好反过来,他希望利用德国的资源来壮大西西里。人的精神母国才是真正的祖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腓特烈是如假包换的意大利人。

教皇英诺森三世对腓特烈很满意,不论教皇说啥,皇帝通通点头。不过腓特烈的位置刚坐稳,英诺森就蹬腿了,所以新教皇格里高列九世一上班,就认定皇帝是个软杮子,打算捏一捏了。

教皇要求腓特烈牵头组织第五次东征,腓特烈嘴上答应了,却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迟迟不见行动。好不容易发兵,刚一出门又回来了,说是军队里流行一种疫病,要过一段时间再去。

教皇火冒三丈,认定腓特烈翅膀硬了,不听使唤了,消极怠工了,调戏教廷了,盛怒之下,把他开除教籍了,这下你该来求饶吧?(教皇你能不能整点新鲜玩意儿,怎么来来回回只有这招?)

可是腓特烈既不搭理教皇,也不着急上火,在家该吃吃该喝喝。教皇等啊等,半天没人来,急得直跳脚,一打听,才知道这小子休整完毕带上军队东征去了。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

教皇差点气得脑溢血,T特M么D的你都被开除教籍了,还敢组织圣战?我管不了你,还管不了别人?教皇一声令下,所有教徒都不必对皇帝效忠。也就是说,跟随腓特烈出征的大部队,被教皇解散了。

都没剩几个人了,你东征个毛线啊,还不赶紧打道回府向教皇求饶?腓特烈才不,他长了一身反骨,愣是带着一支人丁寥落的军队,继续前往圣城耶路撒冷。

全欧洲人都在等着看腓特烈的笑话,谁知传来的消息却是:腓特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耶路撒冷。当了鳏夫的他还娶了耶路撒冷公主,找了间破教堂,戴上了耶路撒冷的王冠。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腓特烈嘴皮子厉害呀,他舌灿莲花,活的说成死的,黑的说成白的,把阿拉伯苏丹说得一愣一愣、云里雾里,糊里糊涂签下了和约,将耶路撒冷拱手相让。

腓特烈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大家惊掉了眼珠子,教皇应该高兴吧?然而教皇更生气了,这家伙被开除教籍还能拿回圣城,这让自己的老脸往哪搁?教皇表面上恢复了他的教籍,心里却咬牙切齿,想着非报复他不可。

怎么报复呢?工具是现成的,就是腓特烈的儿子——德王亨利七世,因为这父子俩闹翻了。

腓特烈在西西里大搞集权,启动改革,颁布法典,创办了欧洲第一所国立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当时的西西里政府是中世纪最现代化的政府。加上兵不血刃拿下圣城,他被后人誉为“世界奇迹”。

对德国老乡他就宽容多了。只要不明着反皇帝,德意志的诸侯们在自己地盘上爱铸币铸币,爱收税收税,想咋折腾咋折腾。哎呀,老大这么客气,大家哪能不喜欢他呢。

他忘了,德王亨利七世可是自己的儿子呀,腓特烈把诸侯们养得散漫彪悍,谁还把亨利七世放在眼里呢。在如何治理德意志的问题上,父子俩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反目成仇了。

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亨利七世根本不是老爹的对手,三两下就被逮了,他在牢笼里度过余生,直到坠马身亡。

腓特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皇帝,也是一个功勋卓著的皇帝,但是对于德意志,他实在算不上伟大。德国随后陷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正是从他对诸侯们的放任开始的。

腓特烈二世把教皇得罪狠了,自己也没落个好下场,他因病去世后,教皇找理由废黜了腓特烈的另一个儿子,显赫百年的斯陶芬王朝灰飞烟灭。

霍亨斯陶芬家族徽

0 阅读:13

楚风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