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希特勒军事才能,到底是战略上的智者还是战术上的愚人?

北街老酒 2024-09-03 14:15:17

在波澜壮阔的二战历史画卷中,阿道夫·希特勒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军事爱好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视他为军事大师,有人却认为他是军事庸才甚至蠢才。那么,希特勒的军事才能究竟处于哪个档次呢?让我们深入剖析这段复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历史。

希特勒在二战初期的军事行动确实令人震惊。他以一国之力在短时间内连下波兰和西欧诸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决断力。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以闪电战迅速席卷欧洲大陆,让世界为之侧目。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希特勒的军事决策开始受到质疑。

1941 年的苏德战争,是希特勒军事才能争议的集中体现。当德军三路大军连战连捷,中路突破斯摩棱斯克、进逼莫斯科时,希特勒却下令中央集团军群掉头向南,协助南方集团军群攻占基辅。这一决策遭到了大部分德军将领的反对,但希特勒却坚持认为自己的“战争经济学”才是正确的选择。

从“战争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的决策并非毫无道理。德国整体国力弱于苏联,持久战对德国极为不利。趁着战争初期的节节胜利,尽快消化占领的土地,获取乌克兰平原的粮食、煤炭和工业资源,将自己提升到与苏联同等的国力水平,或许是德国战胜苏联的关键。

在当时,德军到达斯摩棱斯克时,后勤已达极限,步兵需要跟进,坦克损伤大半急需修整,物资也需运输,实际上已不具备进攻莫斯科的条件。而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方向合围了苏联西南方面军,若德军进攻莫斯科,这近百万的苏联正规军很可能对德军后方构成严重威胁。 暂时放弃莫斯科,集中兵力扫平南方,一来可以拿下乌克兰的资源,二来可让德军的攻势没有后顾之忧。基辅一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围歼战,德军歼灭俘虏苏军 85 万人,分兵南下的好处显而易见。

然而,德军军官普遍反对分兵,他们更多地关注军事和战术层面,或者认为打下首都就万事大吉了。但苏联不是法国,攻下首都并不意味着苏联就会投降。 除了为南下基辅方案外,希特勒在整体战略上的决策也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莫斯科兵败后,大部分将领建议部队尽快撤退,而希特勒下令死守既占土地,不许后退。德军虽然付出了较大伤亡,但最终稳住了防线,避免重蹈 100 多年前拿破仑一溃千里的败局。

1942 年,出于对战争经济学的考虑,德军决定在莫斯科方向保持守势,全力进攻南线的高加索。最精锐的第 6 集团军开始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死磕。这时苏联也没闲着,为了解除首都的威胁,苏军集结重兵进攻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希特勒动员国内力量,拿出众多资源支援前线,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一度被加强到 160 万人,并获得大量坦克火炮等装备。这也是莫德尔能在勒热夫阻挡 200 多万苏联军队长达一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但所有的资源和预备队都给了中央集团军群,南线的保卢斯就遭了大罪。 总的来看,希特勒制定的战略大方向,都是出于保护德国战争资源的考虑。他比德军将领更懂战争经济学,更懂战略上该怎么来。

但在指挥具体战役上,希特勒却成了一个外行。他总喜欢强行插手,随意更改战争计划,甚至代替前线将领下场指挥,这无疑让德军统帅部头疼不已。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霍特的第 4 装甲集群已逼近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命令霍特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

博克元帅想占领沃罗涅日,以彻底歼灭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销博克 B 集团军群司令的职位,改由魏克斯接任。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巨大胜利让希特勒觉得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于是命令霍特的第 4 装甲集群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而隶属 A 集团军群去强渡顿河下游,进攻高加索地区。

就这样,在希特勒的一顿“微操”下,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 6 集团军。等形势不利再想改变部署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在持续 5 年的苏德战争中,希特勒和德军将领经常因为指挥问题争吵不已。希特勒起初不认可莫德尔和海因里希的弹性防御战术,总是命令部队死守阵地,硬扛苏军的火炮洗地。

好在希特勒不会亲眼盯着前方的战况,这让前线将领们多少还有一些自主选择权,而他们大都不会执行这种愚蠢的固守战术。 1944 年 7 月,希特勒召回古德里安担任陆军总参谋长。但回头就在古德里安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下命令把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包括骷髅师和维京师在内的两个党卫队装甲师从华沙以北直接调到巴尔干。

最终苏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像海绵一样吸干了德军的动能,第 4 装甲军没能冲破苏军的包围,也没能给当地的德军解围。这让古德里安十分恼火,他和希特勒因为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发生多次争吵,两人矛盾越积越深,希特勒最终罢免了他的职务。 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矛盾状态。

在战略上,他确实有一定的远见,能够看到战争资源的重要性,制定出一些看似合理的战略大方向。但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他却成了一个外行,强行插手、随意更改战争计划,给德军带来了许多麻烦。用“战略上的强人,战术上的矮子”来形容希特勒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希特勒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政治、经济、道德等多方面的失败。他的野心和疯狂,让德国陷入了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他的军事决策虽然在某些时候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最终却被证明是错误的。他的“战争经济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德国的长远利益,但却忽视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希特勒的军事才能争议中吸取许多教训。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因素。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冲动行事。同时,战争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

2 阅读:177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