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红旗派”头目韩爱晶,曾打断彭总两根肋骨,他的结局如何?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2 23:25:34

韩爱晶,文革时期的风云人物,北航“红旗派”带头人,曾带头武斗彭德怀,所做所为让人不齿。

十年浩劫,人性的恶被激发,曾经的无名小卒,借势跳上历史舞台,颠倒黑白,为自己谋取利益。

韩爱晶是江苏涟水人,生父在革命战争中牺牲,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视他为亲子。

从小,韩爱晶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学习成绩很不错,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文革开始,韩爱晶敏锐地觉察到,这是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他知道,要让自己有“名气”,就要闹大的。起初开始参加的活动,是去国防科委“请愿”,在28天的静坐时间里,他一改往日沉静,空前活跃,言辞坚定。

请愿活动还未结束,韩爱晶就如愿成为北航红卫兵队的领头人,号称“红旗”战斗队的“指挥官”。

“造反当官”是当时的斗争主题之一,针对的是当官的人,还有三个原则,“大名,大闹,大权”,批斗的官越大,罪名罗织得越厉害,效果越立竿见影。

韩爱晶深谙其中之道,首先就把矛头指向当时的国家副主席少奇同志。

只有一支红卫兵队伍显然阵势不够,韩爱晶想到借助别人的力量,联合北京建工学院的“新八一”,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名叫“揪刘火线总指挥部”。

指挥部成立后,韩爱晶牵头,以召开批斗会和逼少奇同志写第二封认罪书为名,纠集几十个单位,共几千名人民群众,围堵在中南海的各个通道,誓要将少奇同志逼出来。

幸好周总理及时得到消息,采取强制手段,驱散人群,才避免这场风波闹大。这件事无形中让韩爱晶的“名气”又大了几分,更加无所顾忌,猖狂自大。

为达到个人目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韩爱晶在北京闹,派很多学生出去,到各个地方去建立“联络站”、“调查组”,全国有30多个地方有他派出去的学生。

这些学生到了当地,什么也不做,就是插手当地的红卫兵运动,在每个地方搅风搅雨。

韩爱晶甚至将黑手伸进部队,他的“全国动态组”,就是专门针对部队的黑手。

在他的授意下,“红旗”队无中生有,罗列上百页的黑材料交给“文革小组”的王力,王力据此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特大冤案。

这些都是当时韩爱晶洋洋自得的“功绩”,有这样的名声,做事更加狂妄,最让人不耻的事,是武斗功勋卓著的元帅彭德怀。

彭总当时任西南局建委第三副主任,三线副总指挥,韩爱晶非法带回彭总,声称批斗会要“刺刀见红”。

在批斗会开始前,北京卫戍区的同志特地到场,向韩爱晶宣读周总理的“五不准”原则。韩爱晶听后嗤之以鼻,宣称“周总理的指示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批斗会”。

随后,韩爱晶对彭老总进行逼供,彭老总是战争年代的老人,面对子虚乌有的逼供,挺直腰杆,不做回应。

面对“反对毛主席”的认罪字条,彭老总拒不签字,大声驳斥韩爱晶。

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韩爱晶恼羞成怒,带头殴打彭老总,一巴掌将彭总打倒在地,随即跟别的红卫兵一起,对地上的彭老总拳打脚踢。

彭老总在这场小型批斗会上伤得很重,前额被打破,肋骨断了两根,肺部受内伤。

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十几天后,韩爱晶再次带人批斗彭老总,不顾彭总还有伤在身,再次殴打已年近70的彭老总,搞挂牌游街。

在“四人帮”的授意下,韩爱晶像跳梁小丑一样,带着人带头诬陷栽赃,企图打倒徐向前,同时绑架、迫害叶飞、徐海东等人。

北航院内的“隔离室”监狱共有18处,韩爱晶他们在整个文革期间,共审查400多人,非法关押近200人,其中有20人非正常死亡。

韩爱晶出尽风头,做爪牙,当打手,自以为是,殊不知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再漂亮,一场潮水就能让它恢复原状。

文革结束后,韩爱晶被抓捕,后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出狱后,韩爱晶恢复正常工作,到深圳一家企业上班,做到总经理退休。

韩爱晶曾说:“我一巴掌打了15年。当时我是头头,我一动手,别人就跟着动,没有轻重,打伤彭老总,我被判刑是罪有应得。”

再多的悔恨和自责,当年的受害人彭老总听不见了,这位出身军伍的老帅,如果没有受到那种摧残,寿限可能不会止于74岁。

0 阅读:4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