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镇江两级法院举行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

扬眼 2024-06-25 19:56:14

6月25日,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镇江两级法院召开打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年来该市两级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情况,公布一批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昭示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一贯立场,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发布现场

镇江市中院刑一庭庭长张云介绍,2023年6月以来,镇江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33件89人,案件数量占同期刑事案件数量的0.86%。

受理案件中,共涉及走私、贩卖、运输毒品及容留他人吸毒两个罪名。其中贩卖、运输毒品罪的案件数量最多,为22件76人;其次是容留他人吸毒罪,为11件13人。审结27件54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有19人,重刑率为21.3%,适用缓刑仅有1人,实刑率为98.9%,重刑率及实刑率明显高于同期刑事犯罪案件的整体水平。

毒品类型上,涉甲基苯丙胺29件,涉新型毒品依托咪酯、“三唑仑”各2件。

目前,镇江市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如下“新”特点:

首先,毒品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毒情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在持续治理和严厉打击下,镇江市毒品犯罪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毒品案件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持续回落,毒品犯罪高发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毒品案件数量分别为73件、56件、34件,平均降幅约26%。一是重大毒品犯罪发案呈逐年递减态势。

中院一审受理的重大毒品案件从2021年的4件,下降到2023年只有1件,涉案毒品数量也从2021年最高6679.9克,下降到2023年108克。二是末端毒品犯罪大幅下降。随着打击管控力度不断增强,毒品终端市场价格不断攀高,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2023年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分别21件、10件,相较于毒品犯罪高峰的2015年的87件、154件,分别下降75.9%、93.5%。

其次,毒品犯罪源头呈现新态势,新型毒品犯罪明显上升。镇江市毒品犯罪的源头一般来自外地,相比之前犯罪分子一般从安徽、湖北、四川、广东等国内省市大宗贩运,近年来直接从境外流入毒品的犯罪案件增多。如中院审结生效的舒方勇等贩卖、运输毒品案中,境外毒贩即利用货车夹带通关方式,直接将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从缅甸贩运至境内。同时涉案毒品呈现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格局,医疗用麻精药品流入涉毒渠道,且新的替代滥用物质不断出现。

再者,毒品犯罪网络化、链条化、智能化特点突出。毒品犯罪网上和网下交织更为紧密,“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犯罪手段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新常态,采取GPS定位追踪监视运毒、利用数字货币洗白毒资等隐蔽犯罪手段增多。

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寄递业态发展,毒品犯罪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犯罪手法更加多样、隐蔽、复杂,给毒品案件审判工作带来新挑战。

通讯员 王天 常文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