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文化不高会以为是夸赞

浅弋道历史 2023-12-15 10:13:28

在天宝三年,年方三旬的文学才子杜甫与年过四旬的诗仙李白相遇于长安。他们如同久别重逢的知己,一见如故。在李白的热情邀请下,杜甫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段浪漫的旅程。

杜甫心怀壮志,渴望一展宏图。相反,李白则是经历了赐金放还的风波,内心深处却沉醉于自由之境。两人虽志向不同,却携手共行,漫游梁、宋等地。杜甫逐渐觉察到大好前程不能轻言浪费在虚无之上,最终选择与李白告别。

隔年,杜甫难以抑制对李白的思念,得知李白在齐鲁时,他急匆匆赶去,两人再次相聚。欢聚之际,酒醉之下,两位文人依然谈论炼丹求仙之事。李白的不羁和对世俗的背离,让杜甫深感他已不再追求官位,而是追逐更为不可捉摸的梦想。

此别终究再难相见,两人依依不舍。杜甫为李白挥泪而别,然后,两人渐行渐远,各自踏上不同的征程。杜甫所选道路崎岖坎坷,艰难险阻令人气馁。他逐渐开创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成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他那首被广为传颂的讽刺诗,后两句被世人常常谈起,如果不懂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在夸奖。那么这两句到底是什么呢?

天宝十一年,长安城弥漫着一场政治的风云。唐玄宗下诏,宣告天下文人,只要胸怀才学,创造力非凡,就可前来参加应试,一旦选拔成功,即可直接入朝为官。这一消息如一股清流,迅速传遍了乾坤大地。

杜甫得知这一喜报,心中喜悦不已。他本着报效国家、理想抱负的初衷,毅然决定踏上征程,与众多文士一同涌向长安。

他未曾料到,这次应试竟成了政治漩涡中的牺牲品。权臣李林甫暗中操控,以展示“野无遗贤”的假象为名,将这群士子全部拒之门外。杜甫愤懑不已,屡次碰壁让他对应试之路感到无望,最终,他只得转而走上权谋推荐的路。

朝廷黑暗腐败,杜甫的理想和愤怒如同烟云般散去。十年过去,杜甫虽迎来朝廷的任命,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河西尉。他拒绝了这份对才华的侮辱,却只能被迫接受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一个形同虚设的官职。

四十四岁的杜甫,身世堂堂,却颓废沦落。他回到故里,却在妻子的哭泣声中得知,小儿子因为饥饿而夭折。杜甫心如刀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无数的苦命人间难以体味。

命运的残酷并未就此收场。在杜甫埋葬儿子的时候,安史之乱如滔滔洪水席卷而来。战乱中,杜甫亲身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却也因此激发出他心底深处的抱负。唐肃宗继位的消息传来,杜甫立即独自北上,豪情满怀,却不曾预料到,途中竟成了叛军俘虏的囊中之物。

被押至长安,由于官职微贱,杜甫却意外地逃过了牢狱之灾。这一转机似乎是幸运,却也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次辗转不安的起点。

在安史之乱的阴霾下,杜甫身处乱世危局,虽饥肠辘辘,却仍怀着报效朝廷的热血。这份热忱最终被朝廷所辜负。战乱平息,唐王朝已步入衰落,朝廷的昏庸依旧,对杜甫的付出却只换来了被贬离长安的下场。

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巨大冲击,为武将们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楷模,各地纷纷涌现叛乱,朝廷备受困扰。

公元761年,梓州刺史段子璋意图谋反,公然自称梁王,朝廷不得不派遣成都尹崔光远麾下的将领花敬定前去平叛。花敬定英勇果断,在短时间内平定了叛乱,段子璋被斩首。胜利过于顺利,使得花敬定傲慢自恃,竟纵兵劫掠,残暴行径不亚于叛逆。

有一次,他目睹一位妇人手戴金钏,便下令将其手腕砍断抢夺,这残忍之举与段子璋有何异?

更令杜甫愤懑的是,花敬定对朝廷礼仪毫不敬重,私自使用天子专属的音乐。这一切触动了一直关心国家大事的杜甫,对花敬定深感反感。

为了唤醒这位胜利军官的良知,杜甫挥毫提笔,创作出了千古传颂的《赠花卿》。诗中写道: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言辞深婉,是杜甫对花敬定行径的痛心呼喊,也是对朝廷腐朽的控诉。而这段时光,成为杜甫心头永远的一抹痛楚。

在长夜漫漫的岁月中,杜甫的心灵始终受到一段诗意而悲凉的旅程的牵引。他的诗篇如同星辰般璀璨,却总是掩盖着内心深处的苦楚。

大历五年,58岁的杜甫身临一条小舟上,回首往事。沿途波光粼粼,却无法掩盖他内心深处的不甘。岁月留下的皱纹在他的脸上编织出一幅丰富而悲壮的画卷。

他曾对那位目无礼制的花敬定提笔谱写了《赠花卿》一诗,柔情中夹杂着刚烈,他期望着花敬定能够幡然醒悟,世间的武夫往往难以领悟文人笔下的深意。花敬定却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走向了他注定的结局——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杜甫的心中或许留有一些许不甘,但面对这无情的现实,他却无可奈何。船行江湖,一切都随着水流而逝。他渐渐远离了世间的喧嚣和痛楚,向着另一个世界驶去。

星辰之下,一片无边的宇宙,杜甫和李白的灵魂或许早已找到了彼此。在这宇宙的虚无中,他们的诗篇如同点点繁星,熠熠生辉,交织成一张超越时光的壮美画卷。

杜甫和李白,一个在大历的年华凋零,一个在天宝的风云散尽。在星辰的映照下,他们的精神却仿佛得到了永恒。彼此灵魂的相遇,不再受限于尘世的纷扰,而是在宇宙的浩瀚中,融为一体。

这是一场虚幻的团聚,穿越千年,跨越时空。他们沉浸在诗与酒的盛宴中,回味曾经山水间的徜徉。星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是古老的诗篇在宇宙中奏响。

在这片宇宙的深邃中,杜甫和李白以灵魂的形式共饮一杯,迎接着星空中的每一颗星辰。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只有诗意和酒香弥漫在虚无的星光中,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了真正的安宁。

或许,这是他们在天地间最美丽的相遇,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融入了星空的宁静,共同航行在永不熄灭的诗意之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97

浅弋道历史

简介:一杯浊酒,一首古诗,畅谈历史 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